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89
典故
7
詞典
399
分類詞匯
53
佛典
4
其它
26
共399,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2
23
24
25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逼麥
半減麥緡
啖麥終身
丹麥
丹麥人
丹麥戰(zhàn)爭
東驢西磨,麥城自破
冬大麥
赤麥
春小麥
春大麥
蘧麥
青稞麥
菽麥不分
黍油麥秀
《分類字錦》:
逼麥(逼麥)
廣志:破藏稷,逼麥稷也。此二者以四月熟。
分類:
黍稷
《分類字錦》:
半減麥緡(半減麥緡)
元稹
旱災自咎詩
惻惻詔書下,半減麥與緡。
分類:
蠲賑
《分類字錦》:
啖麥終身(啖麥終身)
南史徐孝克傳:孝克性至孝,陳亡,隨例入長安。家道壁立,所生母患,欲粳米為粥,不能常辦。母亡后,孝克遂常啖麥。有遺粳米者,孝克對而悲泣,終身不復食焉。
分類:
孝
《國語辭典》:
丹麥(丹麥)
拼音:
dān mài
Denmark
國名。位于歐州的西北部。參見「丹麥王國」條。
分類:
丹麥
北歐
國家
波羅的海
北海
海處
日德
半島
大部
島嶼
《國語辭典》:
丹麥人(丹麥人)
拼音:
dān mài rén
丹麥的主要民族,占丹麥王國全國人口約百分之九十六點五,由古代日耳曼族中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和丹麥人等結(jié)合而成。大部分分部于丹麥王國,另外散布于美國、加拿大、挪威、德國等地。操丹麥語,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有文字,多信仰路德教派的基督教。主要從事工業(yè),農(nóng)業(yè)以畜牧業(yè)為主。也稱為「北蠻人」。
分類:
丹麥
主體
民族
另有
少數(shù)
分布
美國
加拿大
和德
德國
《漢語大詞典》:
丹麥戰(zhàn)爭
1864年普魯士聯(lián)合奧地利對丹麥發(fā)動的戰(zhàn)爭。結(jié)果丹麥戰(zhàn)敗,被迫放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等地。這是普魯士通過王朝戰(zhàn)爭統(tǒng)一德意志的第一步。
分類:
普魯士
聯(lián)合
奧地利
丹麥
發(fā)動
戰(zhàn)爭
《漢語大詞典》:
東驢西磨,麥城自破(東驢西磨,麥城自破)
相傳 春秋 吳 伍子胥 造 驢 磨 二城,自東、西兩方夾攻 楚國 的 麥城 ,克之。 驢 磨 二城舊址在今 湖北省 當陽縣 東南。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沮水
》
:“傳云:‘ 子胥 造 驢 磨 二城,以攻 麥 邑?!粗V所云‘東 驢 西 磨 , 麥城 自破’者也?!卑矗f時多用驢拉磨磨麥,故有此諺。
分類:
伍子胥
《高級漢語詞典》:
冬大麥
拼音:
dōng dà mài
一種在秋季播種,來年春季或夏季成熟的大麥
《韻府拾遺 陌韻》:
赤麥(赤麥)
廣志:有赤麥,赤色而肥。
《國語辭典》:
春小麥(春小麥)
拼音:
chūn xiǎo mài
春末夏初播種,當年秋季收穫的小麥。生長期間不需低溫環(huán)境,即能抽穗開花。也稱為「春麥」。
分類:
播種
當年
秋
小麥
四月
三月
《國語辭典》:
春大麥(春大麥)
拼音:
chūn dà mài
于春天播種的大麥。
分類:
春天
播種
大麥
《駢字類編》:
蘧麥(蘧麥)
爾雅:大菊,蘧麥。疏:大菊,一名蘧麥,藥草也。郭云:一名麥句姜,即瞿麥。廣雅云:茈萎,麥句姜,蘧麥。按本草云:瞿麥,一名巨句麥,一名大菊,一名大蘭。陶注云:今出近道,一莖生細葉,花紅紫赤可愛,子頗似麥,故名瞿麥。
《漢語大詞典》:
青稞麥(青稞麥)
(1).大麥的一種。子實粒大,皮薄,麥麩少。主要產(chǎn)于 西藏 、 青海 等地,為當?shù)鼐用裰饕臣Z,可做糌粑,又可釀酒。 北魏
賈思勰
《
齊民要術(shù)·大小麥
》
:“青稞麥與大麥同時熟??白黠埣帮烇€,甚美。磨,總盡無麩?!?br />(2).指此種植物的子實。 謝方祠
《九個炊事員》
:“在這里每人又準備了十天干糧,我們炊事班還多準備了一些青稞麥?!?/div>
分類:
青稞麥
大麥
種植
植物
子實
《高級漢語詞典》:
菽麥不分
豆、麥不分。亦指是非、好壞不分
《漢語大詞典》:
黍油麥秀(黍油麥秀)
《
尚書大傳
》
卷二:“ 微子 朝 周 ,過 殷 故墟,見麥秀之蘄蘄兮……曰:此父母之國。乃為
《麥秀之歌》
,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按,
《史記·宋微子世家》
亦載此事,“微子”作“箕子”。后因以“黍油麥秀”為亡國之痛的感嘆。 清
程秉釗
《瓊州雜事詩》
之九七:“大海西流近 越裳 ,黍油麥秀事堪傷?!?/div>
分類:
亡國
感嘆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