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燒割(燒割)
古代一種食品。禽畜肉整體烤熟,食時(shí)以刀割切。 明 張居正 《謝恩疏》:“朕實(shí)惓惓竚望,特賜燒割一分,手盒二副,長春酒十瓶,用示眷懷?!?明 張居正 《給假謝恩疏》:“今日伏蒙天恩,賜銀一百兩,蟒衣一襲,甜食二盒,乾點(diǎn)心二盒,燒割一分?!?清 翟灝 通俗編·飲食:“釋名:‘貊炙,全體炙之,各自以刀割食?!矗捍藙t 漢 時(shí)有燒割矣?!?/div>
《國語辭典》:面杖(麵杖)  拼音:miàn zhàng
做面用的工具。長條形,像棍子般。《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說那先生撒帳未完,只見翠蓮跳起身來,摸著一條面杖,將先生夾腰兩面杖。」
《漢語大詞典》:咤食
進(jìn)食時(shí)口中作聲。禮記·曲禮上:“毋放飯,毋流歠,毋咤食,毋嚙骨。” 孔穎達(dá) 疏:“咤,謂以舌口中作聲也?!?明 劉若愚 酌中志·飲食好尚紀(jì)略:“凡攢坐飲食之際,其固獲揚(yáng)飯流歠,共食求飽,咤食,嚙骨,或膝上以哺弄兒,或棄肉以飼貓犬,真可笑也?!?/div>
《漢語大詞典》:魚打花(魚打花)
魚浮游覓食時(shí)在水面激起波紋或浪花。比喻浮光掠影、不深入。《收穫》1981年第1期:“光是看看走走,那是蜻蜓點(diǎn)水、魚打花,沒有用?!?/div>
《國語辭典》:聞雷失箸(聞雷失箸)  拼音:wén léi shī zhù
本指三國蜀主劉備進(jìn)食時(shí),聽到曹操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大吃一驚,筷子遂掉落地上,此時(shí)正逢雷雨,劉備乃托言是因打雷受到驚嚇。見《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注引《華陽國志》。后比喻利用巧言掩飾真情。
《漢語大詞典》:四食時(shí)(四食時(shí))
佛教語。指諸天、三世諸佛、畜生、鬼神之食時(shí)。法苑珠林卷五五:“食有四種:旦,天食時(shí);午,法食時(shí);暮,畜生食時(shí);夜,鬼神食時(shí)?!?/div>
《漢語大詞典》:焰口經(jīng)(焰口經(jīng))
泛指向餓鬼施食時(shí)所誦的經(jīng)文。有《焰口餓鬼經(jīng)》、《焰口儀軌經(jīng)》《焰口施食儀》等。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僧所誦《焰口經(jīng)》,詞頗俚。然聞其召魂施食諸梵咒則實(shí)佛所傳?!?清 袁枚 新齊諧·曹阿狗:“其鄰 曹 姓,大族也,於前夕果延僧人誦《焰口經(jīng)》?!眳⒁姟?焰口 ”。
《國語辭典》:焰口  拼音:yàn kǒu
一種佛教修行儀式。焰口本是一餓鬼名,源于唐代翻譯的密教典籍。據(jù)說一次夜里,阿難正在修行時(shí)看到口吐火焰的餓鬼焰口,為免自己墮入餓鬼道,及使諸餓鬼解除痛苦,向佛陀請示。佛陀說出此種施食的方法。后人稱向餓鬼施食的儀式為「焰口」。有關(guān)焰口的儀式,由于傳承不一,相互徑庭。也稱為「放焰口」、「施食」。
分類:餓鬼佛事
《國語辭典》:饑虎撲食(饑虎撲食)  拼音:jī hǔ pū shí
1.饑餓的老虎在捕食時(shí),動(dòng)作迅速猛烈。后比喻來勢兇猛?!缎咽酪鼍墏鳌返诹鸹兀骸杆亟阋灰姖h子進(jìn)去,通是饑虎撲食一般,抓到懷里,口咬牙嘶了一頓?!挂沧鳌葛I虎撲食」。
2.比喻非常貪婪。如:「他只要見到發(fā)財(cái)?shù)臋C(jī)會,即如饑虎撲食般不放過?!挂沧鳌葛I虎撲食」。
《漢語大詞典》:圜壺(圜壺)
古代飲器名。 周 代士旅食時(shí)所用之壺。儀禮·燕禮:“士旅食于門西,兩圜壺?!?鄭玄 注:“尊,士旅食者用圜壺,變於卿大夫也。”
《漢語大詞典》:劑子(劑子)
做饅頭、餃子等面食時(shí),從和好的大塊面上分出來的小塊兒。
《漢語大詞典》:擊杖(擊杖)
古代迷信習(xí)俗。日月食時(shí),大夫之妻敲打棒杖以救。 漢 班固 《白虎通·災(zāi)變》:“故角尾交日月食,救之者,謂夫人擊鏡,孺人擊杖,庶人之妻楔搔。”
《漢語大詞典》:擊鏡(擊鏡)
古代迷信習(xí)俗。日月食時(shí),諸侯夫人敲打鏡子以救。 漢 班固 《白虎通·災(zāi)變》:“故角尾交日月食,救之者,謂夫人擊鏡,孺人擊杖,庶人之妻楔搔。”
《國語辭典》:鼻飼(鼻飼)  拼音:bí sì
病人不能用嘴飲食時(shí),用特制的管子通過鼻腔插入胃內(nèi),把流質(zhì)的食物從管子里灌進(jìn)去。
《漢語大詞典》:笪日
日食時(shí),白天昏暗如夜, 契丹 人稱為“笪日”。 宋 陸游 《南唐書·盧文進(jìn)傳》:“ 文進(jìn) 在 金陵 為客言:‘昔陷 契丹 ,嘗獵於郊,遇晝晦如夜,星緯燦然,大駭,偶得一胡人問之。曰:“此謂之笪日,何足異,頃自當(dāng)復(fù)?!绷季霉缙溲裕辗轿缫?。’”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予謂即日食也,彼中不知,故呼笪日耳。笪是竹箔,當(dāng)取覆蔽之意?;蛟缓I洗篝~過,遂能蔽日,名笪日。”
天食時(shí)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參見:四食時(shí))
【三藏法數(shù)】
天食時(shí)者,謂清旦時(shí),即諸天所食之時(sh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