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9詞典 3分類詞匯 76
《國語辭典》:戰(zhàn)戰(zhàn)兢兢(戰(zhàn)戰(zhàn)兢兢)  拼音:zhàn zhàn jīng jīng
因畏懼而顫抖。形容戒懼謹(jǐn)慎的樣子?!对娊?jīng)。小雅。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驀聽的人言馬嘶,威風(fēng)也那猛勢,諕的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慌慌張張?!?/div>
《漢語大詞典》:戰(zhàn)巍巍(戰(zhàn)巍?。?/div>
顫抖貌。 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沉醉的詩人忽又戰(zhàn)巍巍地站起了,東倒西歪地挨到池邊望著那晶波。” 郭沫若 《橄欖·三詩人之死》:“﹝兔子﹞凍得戰(zhàn)巍巍地一點也不能活動。”
《漢語大詞典》:巍顫顫(巍顫顫)
顫抖貌。 茅盾 《秋收》一:“ 老通寶 氣得說不出話來,捧了一碗南瓜就巍顫顫地踱到‘廊檐口’,坐在門檻上慢慢地吃著,滿肚子是說不明白的不舒服。” 廬隱 《兩個小學(xué)生》:“一個小孩子巍顫顫的聲音叫道:‘……那邊的兵又拿著刀,砍 堅生 的頭了,噯呀!’”
《漢語大詞典》:索瑟
猶瑟縮。因寒冷驚懼而蜷縮顫抖。 葉圣陶 《火災(zāi)·被忘卻的》:“她們的手和手里的東西,給圍巾蒙著,看不見了。其他不披圍巾的,因為衣袖短,衣領(lǐng)低,不免現(xiàn)出索瑟的神態(tài)?!?葉圣陶 《倪煥之》四:“一個校役擎著一盞白磁罩的臺擺煤油燈,索瑟地站在旁邊。”
《漢語大詞典》:索碌碌
猶索索。顫抖貌。白雪遺音·玉蜻蜓·詰真:“ 志貞 聽,好心焦,索碌碌抖做一團糟?!?/div>
分類:顫抖
《國語辭典》:擻抖抖(擻抖抖)  拼音:sǒu dǒu dǒu
顫慄的樣子。如:「一只兔子被槍聲嚇得縮在草叢里擻抖抖的打顫?!?/div>
《漢語大詞典》:鐵屑屑(鐵屑屑)
方言。顫抖貌。 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黑婁婁潮上涎,鐵屑屑手腕軟,直挺挺腿怎拳?!?/div>
《國語辭典》:汗洽股慄  拼音:hàn xiá gǔ lì
汗流浹背,兩腿顫抖。形容害怕、恐懼的樣子。宋。陸游〈跋韓立道所藏蘭亭序〉:「雖單于不覺自失,況馀子有不汗洽股慄者?」
《國語辭典》: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  拼音:sān shí liù ge yá chǐ,zhuō duì ér sī dǎ
形容極度驚嚇、顫抖不已的樣子。《水滸傳》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樹根底下,諕得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div>
《國語辭典》:戰(zhàn)戰(zhàn)搖搖(戰(zhàn)戰(zhàn)搖搖)  拼音:zhàn zhàn yáo yáo
因恐懼而全身顫抖。元。紀(jì)君祥《趙氏孤兒》第三折:「見孩兒臥血泊,那一個哭哭號號,這一個怨怨焦焦。連我也戰(zhàn)戰(zhàn)搖搖,直恁般歹做作?!?/div>
《國語辭典》:打牙戰(zhàn)(打牙戰(zhàn))  拼音:dǎ yá zhàn
上下兩道齒列碰擊作聲。比喻顫抖。如:「明明已是春天,怎么還冷得叫人直打牙戰(zhàn)。」「因為中風(fēng),他的嘴巴無法闔攏,不斷地打牙戰(zhàn)?!?/div>
《國語辭典》:戰(zhàn)索索(戰(zhàn)索索)  拼音:zhàn suǒ suǒ
因恐懼而顫抖不止?!段饔斡洝返谌兀骸改巧賾?zhàn)索索的高叫道:『那借宿的長老,我這小荒山不方便,不敢奉留,往別處去宿罷?!弧?/div>
《國語辭典》:哆啰哆嗦(哆啰哆嗦)  拼音:duō luo duō suo
哆嗦、顫抖的樣子。如:「一輛車突然暴沖過來,嚇得她哆啰哆嗦,說不出半句話?!?/div>
分類:哆嗦顫抖
《國語辭典》:打牙巴骨  拼音:dǎ yá bā gǔ
牙巴骨,即牙床骨?!复蜓腊凸恰怪甘艿襟@嚇時,上下牙齒因顫抖而互相撞擊。如:「這部電影太恐怖了,嚇得他直打牙巴骨?!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谖宥兀骸傅蚁j悋樀哪悄樝炞宜频慕裹S,戰(zhàn)戰(zhàn)的打牙巴骨,回不上話來?!?/div>
《國語辭典》:舞蹈病  拼音:wǔ dào bìng
一種發(fā)作時會使手足或身體其他部位不自主的扭曲、舞動或顫抖的神經(jīng)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