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射頻(射頻)  拼音:shè pín
可發(fā)生連續(xù)的電磁輻射的頻率。普通指由二十仟赫至幾億赫之間的頻率范圍內(nèi)的電磁波。
《國語辭典》:聲波(聲波)  拼音:shēng bō
當物體發(fā)生振動時,其周圍的空氣,因震動而生波動,此波觸耳而成聲,故稱為「聲波」。也稱為「音波」。
《漢語大詞典》:倍頻
使獲得頻率為原頻率整數(shù)倍的方法。利用非線性器件從原頻率產(chǎn)生多次諧波,通過帶通濾波器選出所需倍數(shù)的那次諧波。在數(shù)字電路中則利用邏輯門來實現(xiàn)倍頻。
《國語辭典》:復音(復音)  拼音:fù yīn
答覆、回函。如:「靜候復音」。
《國語辭典》:復音(複音)  拼音:fù yīn
由兩種以上不同頻率的正弦波結合所產(chǎn)生的聲波,稱為「復音」。如:「樂器所發(fā)出的聲音大都是復音?!?/div>
《漢語大詞典》:原子時
由原子內(nèi)部能級躍遷相伴的電磁波振蕩頻率所建立的時間標準。其秒長定義為銫原子躍遷頻率9192631770周所經(jīng)歷的時間。其起點定為1958年1月1日世界時0時。廣泛用于天文領域、空間技術和物理計量。
《漢語大詞典》:音撇
按基準音的自然比,用不同方式調(diào)諧一個音所產(chǎn)生的音調(diào)誤差(不應大于80∶81)
自然音階中較大一個全音和較小一個全音之間的頻率差,相應的頻率比為81/80
《漢語大詞典》:透熱療法(透熱療法)
電療的一種。利用高頻率電流的作用使人體內(nèi)部受熱,對神經(jīng)痛、炎癥、痙攣等有療效。通稱烤電。
《國語辭典》:極低頻輻射(極低頻輻射)  拼音:jí dī pín fú shè
高壓電線通電時,頻率在六十赫茲左右所產(chǎn)生的輻射。此輻射進入人體,產(chǎn)生熱的效應,能影響人體細胞膜里外鈣、鉀、鈉離子的移動等。如高壓電線、電視機、終端機等均會產(chǎn)生輻射,故要保持距離。
《國語辭典》:無線電對講機(無線電對講機)  拼音:wú xiàn diàn duì jiǎng jī
指早期利用音波與電波振動頻率相同的原理,傳送談話的無線電通訊工具。
《國語辭典》:無線電發(fā)射機(無線電發(fā)射機)  拼音:wú xiàn diàn fā shè jī
可產(chǎn)生高頻率電磁波發(fā)射信號的無線電裝置。也稱為「發(fā)送機」。
《國語辭典》:行動電話(行動電話)  拼音:xíng dòng diàn huà
一種利用頻率來接收的無線電通訊系統(tǒng)。也稱為「大哥大」。
《國語辭典》:特高頻率(特高頻率)  拼音:tè gāo pín lǜ
頻率介于三十到三百兆赫(MHZ)之間的無線電波,由英語Very High Frequency翻譯而來。為廣播、電視臺播放節(jié)目所用的載波,其波長在一公尺到十公尺之間,屬于超短波。也稱為「特高頻」、「超高頻」。
《國語辭典》:超音波  拼音:chāo yīn bō
人耳所能聽到的聲波頻率在二十赫到兩萬赫之間,故稱頻率高于兩萬赫的聲波為「超音波」。超音波的波長比普通音波短,在空氣中易被吸收,因此傳播距離短。由于它的定向性較好,近來被廣泛用于魚群、冰山、潛艇、深水、金屬缺陷及人體病理的偵測上。也稱為「超聲波」。
《國語辭典》:常用詞(常用詞)  拼音:cháng yòng cí
在某一時段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語詞。此種頻率可經(jīng)統(tǒng)計求得。
《國語辭典》:兆赫  拼音:zhào hè
量詞。計算波動頻率的單位。赫(Hz)為赫茲的簡稱。1兆赫(MHz)=1000千赫。見「千赫」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