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音高  拼音:yīn gāo
聲音頻率的高低程度。由發(fā)音體在一定時間內所發(fā)生的顫動次數或音波次數而決定。音波振動次數多,聲音就高,反之則低。此種振動數稱為「頻率」,故也稱為「音頻」。
《國語辭典》:波道  拼音:bō dào
1.通信電路中的特定頻率范圍。
2.通信網或通信系統中通信設施的一部分。一個通信系統或通信網內的獨立波道數目(由頻率區(qū)分或時間區(qū)分而得),依其所能供給的各獨立通信設施的數量而定。也稱為「頻道」。
《漢語大詞典》:倒相
用于放大器電子管的陰極或陽極電路中的扼流圈,以便獲得一個反相電壓,用以激勵一個推挽輸出級
在相同頻率的兩個相似波形之間,形成180°的位相差
《國語辭典》:音頻(音頻)  拼音:yīn pín
聲音頻率的表現情形,為發(fā)音體在一定時間內音波振動的次數。也稱為「聲頻」。
《國語辭典》:泛音  拼音:fàn yīn
振動體所發(fā)出聲音的頻率,高于基音頻率、且為基音頻率的整數倍者。
《國語辭典》:童聲(童聲)  拼音:tóng shēng
兒童未變聲以前的嗓音。
《國語辭典》:低音  拼音:dī yīn
1.指頻率較低的音。
2.樂曲或和聲中最低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次聲
頻率低于聽覺下限(20赫)的聲波。波長有數百至數千米,能繞過一般障礙物而傳得很遠,大氣對次聲的吸收也很少?;鹕絿姲l(fā)、海嘯、臺風、地震、核爆炸等都會產生很強的次聲。
《國語辭典》:波速  拼音:bō sù
波形前進的速度,也就是波的擾動或能量傳遞的速度。
《國語辭典》:駐波(駐波)  拼音:zhù bō
兩列波長、頻率和振幅皆相同的波動,相向行進相遇時,疊合形成的波形。
《國語辭典》:千赫  拼音:qiān hè
量詞。計算無線電波頻率的單位。
《漢語大詞典》:兆周
電磁波頻率單位,每秒一百萬周的頻率叫一兆周。
《國語辭典》:赫茲(赫茲)  拼音:hè zī
1.人名:(1)(Heinrich Rudolph Hertz,西元1857~1894)德國物理學家。證實光波與電磁波相同,證明了馬克士威的電磁理論,建立后來無線電發(fā)明的基礎,故學者稱電磁波為赫茲波。(2)(Gustav Hertz,西元1887~?)德國物理學家。與夫然克氏用電子撞擊原子,證實波耳原子理論,獲西元一九二五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量詞。計算頻率的單位。為英語hertz的音譯。指每秒振動一次為一赫茲,簡稱為「赫」。
《國語辭典》:調頻(調頻)  拼音:tiáo pín
1.頻率調變(Frequency Modulation,FM)的簡稱。為電子通訊中常使用的一種訊號調變方法,常用于無線電載波通訊。在頻率調變中,其射頻載波之振幅維持不變,而頻率則隨著調變訊號電壓之大小而成比例變化。
2.在電力系統中,用以調整發(fā)電或供電設備輸出功率的一種操作方法??墒菇涣靼l(fā)電機或供電設備隨系統負載變動,調整其輸出功率,以維持系統功率平衡,并確保頻率在一定范圍內變化,以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轉。
《漢語大詞典》:諧振(諧振)
無線電接收機中調諧回路的振蕩頻率與無線電發(fā)射臺的振蕩頻率相同時,接收機就可以收到發(fā)射臺的無線電波,這種現象叫做諧振。有時也稱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