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英睿
(1).猶明智。多用于頌揚(yáng)人主。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辨命論》:“覩 湯 武 之龍躍,謂龕亂在神功;間 孔 墨 之挺生,謂英睿擅奇響?!?宋 王安石 《西帥》詩:“吾君英睿超 光武 ,良將西征捍 隗囂 ?!?span id="fhelszb" class="book">《明史·李默傳》:“﹝ 默 ﹞言:‘ 漢武 、 唐憲 以英睿興盛業(yè),晚節(jié)用匪人而敗。’”
(2).指英明之君。 唐 吳筠 《覽古》詩之十四:“ 鯀 瞍誕英睿, 唐 虞 育昏孽?!?/div>
《漢語大詞典》:褒德
亦作“褒德”。 頌揚(yáng)德行。《漢書·武帝紀(jì)》:“夫本仁祖義,襃德祿賢,勸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繇昌也?!?唐 白居易 《李愬等咸賜爵一級(jí)制》:“封爵之設(shè),在乎賞勸,有以褒德,有以序勤:聳善興功,實(shí)由茲道?!?清 朱琦 《書歐陽永叔答尹師魯書后》:“吾觀自古圣人褒德録賢,而論語所記,如 吳太伯 、 微子 、 比干 、 伯夷 、 柳下惠 之屬,詳矣?!?/div>
《漢語大詞典》:采藻
(1).采集水藻。詩·召南·采蘋:“于以采藻?于彼行潦?!?span id="k75wc6z" class="book">《〈詩〉序》謂《采蘋》是贊美“大夫妻能循法度”的詩,故后世以“采藻”用作頌揚(yáng)婦德的典故。宋史·樂志十四:“化以婦道,覲于內(nèi)宮。采蘋澗濱,采藻澗中?!?br />(2).采集辭藻。三國(guó)志·蜀志·秦宓傳:“君子懿文德,采藻其何傷!”
《漢語大詞典》:射蛟
指 漢武帝 射獲江蛟事。漢書·武帝紀(jì):“﹝ 元封 ﹞五年冬,行南巡狩……自 尋陽 浮 江 ,親射蛟 江 中,獲之。” 唐 李白 《永王東巡歌》之九:“ 祖龍 浮海不成橋, 漢武 尋陽 空射蛟?!焙笤娢闹凶鳛轫灀P(yáng)帝王勇武的典故。
《漢語大詞典》:詩頌(詩頌)
(1).頌揚(yáng)功德的詩歌。一說,詩,指僅為徒歌之風(fēng)、雅;頌,指樂章而兼有舞容者。禮記·樂記:“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德音。” 孔穎達(dá) 疏:“弦歌詩頌者,謂以琴瑟之弦,歌此詩頌也。”漢書·佞幸傳·李延年:“是時(shí)上方興天地諸祠,欲造樂,令 司馬相如 等作詩頌。 延年 輒承意弦歌所造詩,為之新聲曲。”
(2).泛指詩歌。《文選·袁宏〈三國(guó)名臣序贊〉》:“夫詩頌之作,有自來矣,或以吟詠情性,或以述德顯功。” 李善 注:“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眳⒁姟?六義 ”。參閱 清 阮元 揅經(jīng)室一集·釋頌。
《國(guó)語辭典》:頌美(頌美)  拼音:sòng měi
稱揚(yáng)他人的功德?!缎绿茣?。卷一二八。齊浣傳》:「唯倪若水與浣以清毅聞,吏民頌美?!?/div>
《漢語大詞典》:推揚(yáng)(推揚(yáng))
推崇頌揚(yáng)。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凡彼輕薄之徒,雖便辟偶俗,廣結(jié)伴流,更相推揚(yáng),取達(dá)速易,然率皆皮膚狡澤,而懷空抱虛。”高齋漫錄引 宋 黃樵仲 《祭鄧潤(rùn)甫文》:“中臺(tái)三月,功名已遂於推揚(yáng);東府?dāng)?shù)宵,魂魄俄歸於寂寞?!?元 蒲道元 《偶記少時(shí)小年能綴文》詩:“穎悟過 長(zhǎng)吉 ,推揚(yáng)自 少陵 ?!?清 劉大櫆 《程書原傳》:“賴秋官之賢,能推揚(yáng)其先人之隱行,使之表著於當(dāng)時(shí),而因得以傳於后世?!?/div>
《漢語大詞典》:旰昃
天晚。多用于頌揚(yáng)帝王勤于政事。南齊書·明帝紀(jì):“永言古昔,無忘旰昃?!?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唐書·僖宗紀(jì)》:“旰昃勞懷,寢興思理,涉道猶淺,導(dǎo)化未孚?!?宋 蘇舜欽 《詣匭疏》:“臣竊觀國(guó)史,見祖宗逐日視朝,旰昃方罷?!?/div>
《國(guó)語辭典》:贊美(讚美)  拼音:zàn měi
稱揚(yáng)。《三國(guó)演義》第七五回:「使他人卑辭贊美關(guān)公,以驕其心?!?/div>
《漢語大詞典》:感頌(感頌)
感激頌揚(yáng)。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致劉次白撫部鴻翱書:“凡薄海含生負(fù)氣之倫,無不感頌皇仁,而咨嗟太息於臣工措理之失當(dāng)也?!?/div>
《國(guó)語辭典》:吊鶴(弔鶴)  拼音:diào hè
相傳晉人陶侃的母親去世,有二客來吊,隨而化為雙鶴飛去。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劉孝標(biāo)注引《陶侃別傳》。后用來指吊喪的人。唐。駱賓王〈樂大夫挽詞〉五首之四:「寧知荒隴外,吊鶴自裴徊?!?/div>
《漢語大詞典》:頌祝(頌祝)
頌揚(yáng)祝福。 宋 陸游 《天申節(jié)進(jìn)奉銀狀》:“效頌祝於萬年,適逢盛際?!?清 嚴(yán)有禧 《漱華隨筆·先文靖》:“嘗搆小樓於室之東北隅,既落成矣,賓朋酒酣,相為頌祝?!?阿英 《漫談初期報(bào)刊的年畫和日歷》:“其他大小報(bào)紙,也大都有‘賀年小啟’和頌祝新年文章。”
《漢語大詞典》:頌魯(頌魯)
春秋 魯僖公 臣 公子魚 ,字 奚斯 ,作《魯頌·閟宮》,頌揚(yáng)自己的君主與國(guó)家,“頌美 僖公 能復(fù) 周公 之宇”。見詩·魯頌·閟宮 鄭 箋 孔 疏。后因以“頌魯”謂人臣頌揚(yáng)君主功德的美行。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故 皋陶 歌 虞 , 奚斯 頌 魯 ,同見采於 孔氏 ,列于,其義一也?!?李善 注:“《韓詩·魯頌》曰:新廟奕奕, 奚斯 所作。 薛君 曰:‘ 奚斯 , 魯 公子也。言其“新廟奕奕”然盛,是詩公子 奚斯 所作也?!?span id="xz3wp0w" class="book">《后漢書·曹褒傳》:“昔 奚斯 頌 魯 , 考甫 詠 殷 。夫人臣依義顯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
《國(guó)語辭典》:橘頌(橘頌)  拼音:jú sòng
《楚辭》九章的篇名。戰(zhàn)國(guó)楚屈原所作。作者稱頌橘樹,以橘來自比,言己之志節(jié)堅(jiān)貞,眷戀故國(guó)。
《國(guó)語辭典》:德政碑  拼音:dé zhèng bēi
稱頌政府德政而建立的石碑;亦指地方官任滿,地方鄉(xiāng)紳為他豎碑。本意至善,然后世多流于形式,成為應(yīng)酬性質(zhì),而無法反映事實(shí)。唐。白居易新樂府。青石〉:「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鐫實(shí)錄鐫虛辭?!埂段拿餍∈贰返谝灰换兀骸高€要請(qǐng)一個(gè)會(huì)做古文的孝廉公、進(jìn)士公,替他做一篇德政碑的碑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