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不惠  拼音:bù huì
1.不仁慈?!对娊洝P⊙?。節(jié)南山》:「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2.愚笨、不聰明?!读凶印珕枴罚骸干跻?!汝之不惠!」也作「不慧」。
3.不順?!稘h書。卷三○。藝文志》:「德勝不祥,義厭不惠?!固啤n亷煿?。注:「惠,順也。」
《漢語大詞典》:柔服
(1).溫柔順服。左傳·昭公三十年:“若好 吳 邊疆,使柔服焉,猶懼其至。” 前蜀 杜光庭 《謝恩宣示修丈人觀殿功畢表》:“文風遐布,殊庭効柔服之誠;武烈光宣,異俗稟雪霜之令?!?br />(2).謂安撫順服者。左傳·宣公十二年:“伐叛,刑也。柔服,德也?!?楊伯峻 注:“對已服者用柔德安撫之?!?晉 劉琨 《勸進表》:“柔服以德,伐叛以刑?!?/div>
《國語辭典》:降服  拼音:jiàng fú
1.釋服謝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子懼,降服而囚。」晉。杜預。注:「去上服自拘囚以謝之。」
2.衣著樸素?!蹲髠?。文公四年》:「楚人滅江,秦伯為之降服,出次,不舉,過數。」晉。杜預。注:「降服,素服也。」《國語。晉語五》:「故川涸山崩,君為之降服,出次,乘縵,不舉。」
3.舊時指喪服降低一等為「降服」。如子女為父母服三年之喪,若已過繼給他人,則對于親生父母只服一年之喪。
《漢語大詞典》:降物
古代遇有災患病故或天象變異時,帝王及大臣皆脫下盛裝換上素服,謂之“降物”。左傳·昭公十七年:“在此月也,日過分而未至,三辰有災。於是乎百官降物?!?杜預 注:“降物,素服。” 孔穎達 疏:“降物謂減其物采也。《昏義》曰:‘日食則天子素服?!俟俳滴?,亦素服也。”《晉書·禮志上》:“災祥之發(fā),所以譴告人君,王者之所重誡,故素服廢樂,退避正寢,百官降物,用幣伐鼓,躬親而救之?!?/div>
《漢語大詞典》:服遠(服遠)
使遠方順服。《逸周書·謚法》:“辟土服遠曰桓。”晉書·荀勗傳:“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杖正義以伐違貳;而名以刺客除賊,非所謂刑于四海,以德服遠也?!?/div>
分類:遠方順服
《國語辭典》:懷服(懷服)  拼音:huái fú
心悅誠服?!侗笔?。卷一。魏本紀。思帝》:「政崇寬簡,百姓懷服?!?/div>
《漢語大詞典》:叛服
叛變或順服。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惟 西羌 夏 人,叛服不常?!?明 宋濂 《使南稿序》:“然予聞序事之體,志其大而舍其細,故特取蠻夷叛服之由,圣世明良之盛,書之于首簡?!?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部族繁伙,叛服不常?!?/div>
分類:叛變順服
《漢語大詞典》:來服(來服)
(1).前來順服。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夫諸侯望信於 楚 ,是以來服?!?漢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既誅 袁譚 ,則 幽州 大將 焦觸 攻逐 袁熙 ,舉事來服?!?晉 陸云 《贈顧驃騎·有皇》詩:“思我懿范,萬民來服。”
(2).即萊菔。蘿卜。
《漢語大詞典》:訓教(訓教)
(1).謂施教化,使順服。呂氏春秋·執(zhí)一:“ 吳起 曰:‘治四境之內,成訓教,變習俗,使君臣有義,父子有序,子與我孰賢?’”一本作“馴教”。
(2).教導;教訓。后漢書·馬援傳:“及帝崩, 竇太后 臨朝, 嚴 乃退居自守,訓教子孫?!?元 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差貧道降臨凡世,訓教此人?!?柳青 《銅墻鐵壁》第五章:“老婆有點舍不得,他還常訓教她?!?br />(3).指諭告的文書。普曜經·降神處胎品:“或有説言:‘太子圣明,善制訓教,端正殊妙,年幼難及?!?/div>
《國語辭典》:頑梗(頑梗)  拼音:wán gěng
固執(zhí)不通。如:「他這么頑梗而不知通權達變,看來只有請老祖父來相勸了。」
《國語辭典》:獸伏(獸伏)  拼音:shòu fú
1.趴在地上?!读凝S志異。卷一。畫皮》:「睹此狀,大懼,獸伏而出。」
2.降服、順服。明。徐渭《白母傳》:「有不訟于官而謀于母者,即桀猾,母一言,冰解而獸伏?!?/div>
《漢語大詞典》:安順(安順)
(1).平安順遂。 清 曾國藩 《求闕齋記》:“ 國藩 不肖,備員東宮之末,世之所謂清秩,家承餘蔭,自王父母以下并康彊安順?!?br />(2).安分順服。 歐陽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二場:“你們還可以留有用之身為國家出力,將來封妻蔭子,就是做一個安順良民,也不枉人生一世。”
(3).安全順暢。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五節(jié):“遠行數千里,無須帶兵器。上列諸城市都是 西京 以外的四方交通樞紐,從這些樞紐再到其他城市,同樣安順?!?/div>
《漢語大詞典》:請服(請服)
表示愿意順服。左傳·僖公八年:“ 鄭伯 乞盟,請服也?!?span id="l11ie2w" class="book">《左傳·襄公三年》:“秋, 叔孫豹 及諸侯之大夫及 陳 袁僑 盟, 陳 請服也?!?/div>
分類:愿意順服
《漢語大詞典》:向服(嚮服)
仰慕佩服。 漢 袁康 越絕書·吳內傳:“ 管仲 張弓射 桓公 ,中其帶鉤, 桓公 受之,赦其大罪,立為 齊 相,天下莫不向服慕義?!?br />(1).謂對質其事。《楚辭·九章·惜誦》:“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王逸 注:“嚮,對也;服,事也。言己愿復令六宗之神對聽己言事可行與否也?!?br />(2).歸向順服。晉書·索綝傳:“ 綝 有威恩,華夷嚮服?!?span id="mp6g8z1" class="book">《明史·楊寧傳》:“暇則詢民疾苦,境內嚮服?!?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 達賴三世 ﹞名益著, 青海 河套 諸 蒙古 罔不嚮服?!?/div>
《漢語大詞典》:服化
順服歸化。三國志·魏志·常林傳:“北方吏民,樂安厭亂,服化已久,守善者多?!?span id="00pnkce" class="book">《晉書·羊祜傳》:“今天下自服化已來,方漸八年?!?/div>
分類:順服歸化
《漢語大詞典》:低折
低頭折腰。指屈心順服。 五代 齊己 《勉吟僧》詩:“忍著袈裟把名紙,學他低折五侯門?!?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依冰山:“進士 張彖 者, 陜州 人也,力學有大名,志氣高大,未嘗低折於人?!?宋 林逋 《寄孫仲簿公》:“低折 滄洲 簿,無書整兩春。馬從同事借,妻怕罷官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