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97詞典 2分類詞匯 495
共495,分3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禪那
茶毗
窣堵波
累劫
博羅
因明
支提
羯磨
兜率天
圓寂
那吒
桫欏
法新
者別
禪偈
《國語辭典》:禪那(禪那)  拼音:chán nà
靜慮或思惟修。梵語dhy?。睿岬囊糇g。指修行者高度集中精神,緣一對象或主題作思惟而達到定,這個過程稱為「禪那」。禪那按修習(xí)層次共分成四種,稱為「四禪」或「四靜慮」。在中國,禪那通常和定沒什么區(qū)別,合為「禪定」一詞?!赌υX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三:「須菩提言:『般若波羅蜜是法無所有,不可得;禪那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密、檀那波羅蜜是法無所有,不可得。』」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卷五下。滇游日記三》:「師獨留正殿,無具無龕,澈夜禪那不休?!?/div>
《國語辭典》:茶毗  拼音:chá pí
梵語jhāpita的音譯。意為焚燒、火葬。原為印度葬法之一。在中國專指出家人圓寂后的火葬。茶、荼二字音、形皆近似,故「茶毗」也作「荼毗」。
《漢語大詞典》:窣堵波
亦作“ 窣堵坡 ”。 梵語stūpa的音譯。即佛塔。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呾蜜國:“諸窣堵波及佛尊像,多神異,有靈鑒。”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釋之西天謂之窣堵波,中華謂之塔。塔制以層,增其敬也。” 宋 王安石 《草堂懷古》詩:“ 周顒 宅作阿蘭若, 婁約 身歸窣堵波。” 清 黃遵憲 《錫蘭島臥佛》詩:“遙望窣堵坡,相約僧躋攀。”亦省作“ 窣堵 ”。新唐書·西域傳上·天竺:“﹝ 中天竺 ﹞死者燔骸取灰,建窣堵,或委野中及河,餌鳥獸魚鱉,無喪紀?!?宋 陸游 《予數(shù)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今始見之》詩:“窣堵招提俱昨夢, 祝融 、 回祿 尚餘威?!?清 曹寅 《句容館驛》詩:“胥徒復(fù)傳舍,窣堵尚斜陽?!?/div>
《漢語大詞典》:累劫
連續(xù)數(shù)劫。謂時間極長。劫,梵語kalpa之音譯劫波的略稱。《弘明集·正誣論》:“今以其能掘眾惡之栽,滅三毒之燼,修五戒之善,盡十德之美,行之累劫,倦而不已?!?唐 王維 《故大德凈覺禪師碑銘并序》:“天資義性,半字敵于多聞;宿植圣胎,一瞬超於累劫?!?明 于謙 《祈雨丹誠文》:“赦小民累劫之愆,宥臣等曠官之罪。”
《漢語大詞典》:博羅(博羅)
(1).芋頭的異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蔬穀上:“博羅,《蔬譜》:大者謂之芋頭, 嘉定 名之博羅,旁生小者謂之芋嬭?!?br />(2).蒙古語boru音譯。青色;灰褐色。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蒙古語:“孛羅者,青也。亦作博羅。”
《國語辭典》:因明  拼音:yīn míng
佛教邏輯學(xué),也包含部分認識論的內(nèi)容。源于印度的辯論術(shù),后來成為佛教哲學(xué)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五世紀末形成印度學(xué)術(shù)研究重點之一,至七世紀法稱達到頂點。從形式上和現(xiàn)代邏輯比較,因明有先立結(jié)論,再溯求理由的特徵?!洞筇莆饔蚯蠓ǜ呱畟鳌>硐隆罚骸赶蚴勾速t致意因明者,我復(fù)何顏之有乎!」
《漢語大詞典》:支提
梵語caitya(巴利語cetiya)的音譯。也譯作“制底”、“制多”等。原義集聚,佛火化后以土石、香柴積聚而成的紀念物。亦為塔、剎的別名。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大士亦還其里舍,貨貿(mào)妻兒,營締支提,繕寫尊法?!?唐 玄應(yīng) 一切經(jīng)音義卷三:“支提……此云聚相,謂累寳及石等,高以為相也。” 唐 顏真卿 《使過瑤臺寺有懷圓寂上人》詩:“及爾不復(fù)見,支提猶岌然?!?/div>
《國語辭典》:羯磨  拼音:jié mó
僧團依照戒律的規(guī)定,處理僧侶個人或僧團事務(wù)的各種活動。為梵語Karma的音譯。意譯為「業(yè)」或「辦事」。羯磨和業(yè)梵語雖同一字,但在漢譯佛典中不只是音譯和意譯的差別,用法也不同。如:「懺悔羯磨」、「受戒羯磨」。
《國語辭典》:兜率天  拼音:dōu shuài tiān
妙足、知足。梵語Tusita的音譯。欲界六天之一。此天一晝夜相當(dāng)于人間四百年。住此的天人澈體光明,但未斷欲,故仍屬欲界。大乘佛教認為,此天有內(nèi)院和外院,外院是欲界天,內(nèi)院則是隬勒居住的凈土,為彌勒信仰者追求的往生去處。唐。白居易 答客說詩:「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yīng)歸兜率天?!挂沧g作「兜率陀」、「睹史多」。
《國語辭典》:圓寂(圓寂)  拼音:yuán jí
佛教用語:(1)修行人滅除煩惱,不再生死輪回的境界。尤其指證悟解脫的佛或阿羅漢的去世。〈一百五十贊佛頌〉:「栗粒以分身,爾乃居圓寂?!挂沧鳌改鶚劇?、「寂滅」。(2)中國一般習(xí)慣稱出家人的去世?!队魇烂餮浴>矶?。月明和尚度柳翠》:「道罷,老道人自去殿上燒香掃地,不知玉通禪師已在禪椅上圓寂了?!挂沧鳌笢缍取埂ⅰ改鶚劇?。
《漢語大詞典》:那吒
亦作“ 那叱 ”。 佛教護法神名。梵文Nalakūvara、或Nalakūbala的音譯, 那吒俱伐羅 的省稱。相傳為 毗沙門天王 ( 多聞天王 )之子,析骨還父,析肉還母,運大神力,為父母說法。《西游記》、《封神演義》中的 哪吒 即由此演化而來。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 宣律 方知是神異人也,乃少年也。 宣律 遽問:‘弟子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 毗沙王 之子 那吒太子 也。護法之故,擁護和尚久矣?!?明徐復(fù)祚《投梭記·魔見》:“則除千手 如來 能化誨,誰怕你八臂 那叱 逞陸梁,永坐山堂?!?/div>
《國語辭典》:桫欏(桫欏)  拼音:suō luó
植物名:(1)桫欏科桫欏屬,常綠木本。干高數(shù)公尺至十馀公尺,下方密被交纏不定根。三回羽狀裂葉,長一至二公尺,叢生干頂,葉總柄有細刺,小裂片背生孢子囊群。多生于濕暖的地方。(2)山茶科紫莖屬,落葉喬木。干高六至七公尺,樹皮平滑,赤褐色,葉互生,橢圓形,細鋸齒緣。夏季葉腋開白花,瓣五片,形似山茶,蒴果廣卵形。木料堅實。也稱為「夏椿」、「沙羅」。
《國語辭典》:法新  拼音:fǎ xīn
英國最小的貨幣單名。為英語Farthing的音譯。值四分之一辨士。
《漢語大詞典》:者別
蒙古語“箭”的音譯。元朝秘史卷四:“當(dāng)初 者別 本名 只兒豁阿歹 ,因他射死戰(zhàn)馬能的上頭,賜名‘者別’;如戰(zhàn)馬般用著他?!邉e’,軍器之名也。”按, 只兒豁阿歹 用箭射斷了 成吉思汗 戰(zhàn)馬的頸脊,故 成吉思汗 改其名為“者別”。
《漢語大詞典》:禪偈(禪偈)
佛教的偈頌。偈為梵語偈陀音譯之略,義譯為頌。偈語常用詩句形式,表達佛理、禪機。不論三言、四言或多言,一般都為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