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95,分3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檀那
堵波
涅盤
本生
可可
進武
培根
不花
維那
尉遲
波羅蜜
以脫
大食
一剎那
極微
《國語辭典》:檀那  拼音:tán nà
1.布施。為梵語d?。睿岬囊糇g。《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顧阿秀喜舍檀那物,崔俊臣巧會芙蓉屏。」
2.施主。明。李昌祺《剪燈馀話。卷三。武平靈怪錄》:「檀那一去寺久荒,清宵賦詠來諸郎?!?/div>
《漢語大詞典》:堵波
梵語stūpa(窣堵波)音譯之省。即塔。 唐 李紳 《修龍宮寺碑序》:“堵波已傾,法輪莫轉?!?/div>
分類:梵語音譯
《國語辭典》:涅槃  拼音:niè pán
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理想。為梵語nirvā?a的音譯。意譯為滅、滅度、寂滅。指滅一切貪、瞋、癡的境界。因為所有的煩惱都已滅絕,所以永不再輪回生死。涅槃并非死時才能證得,肉身尚在者稱有馀依涅槃,肉身已死者稱無馀依涅槃。一般也用來尊稱出家人去世。唐。李華〈荊州南泉大云寺故蘭若和尚碑〉:「報年之限,涅槃之時,同于如來。」也作「寂滅」、「圓寂」。
《國語辭典》:本生  拼音:běn shēng
1.養(yǎng)子對親生父母的稱呼。如:「本生父母」。《隋書。卷五七。列傳。薛道衡》:「與道衡偏相友愛,收初生,即與孺為后,養(yǎng)于孺宅。至于成長,殆不識本生。」《唐律。卷一二。戶婚》:「若自生子及本生無子,欲還者,聽之。」唐。長孫無忌。疏義:「若養(yǎng)處自生子及雖無子,不愿留養(yǎng),卻遣還本生者,任其所養(yǎng)父母?!?br />2.人名。(Robert Wilhelm Bunsen,西元1811~1899)德國化學家。發(fā)明碳鋅電池、本生燈、鎂光燈,與克希何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始創(chuàng)光譜分析法。
《國語辭典》:可可  拼音:kě kě
1.恰好、正巧。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一折:「今日買賣十分苦,可可撞見大官府?!乖?。鄭光祖《三戰(zhàn)呂布》第三折:「我領著元帥將令,將著衣袍鎧甲,正走中間,可可的撞著個大眼漢當住我?!?br />2.不經(jīng)心的樣子。五代十國。薛昭蘊浣溪沙。簾外三間出寺墻〉詞:「瞥地見時猶可可,卻來閒處暗思量?!顾?。柳永定風波。自春來〉詞:「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br />3.植物名。梧桐科可可樹屬,常綠小喬木。葉互生,全緣。花簇生樹干或主枝,帶黃色。果肉質,不開裂,橢圓狀卵形,長二十五至三十公分。為英語cocoa的音譯。原產(chǎn)南美洲,熱帶地區(qū)栽培頗眾。種子去皮,焙炒碾粉,即可可亞,除供制造巧克力糖外,且可作飲料。
《漢語大詞典》:進武(進武)
唐 時南詔語王妃的音譯。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上:“王母曰信么,亦曰九么。妃曰進武?!?/div>
《國語辭典》:培根  拼音:péi gēn
1.人名。(Francis Bacon,西元1561~1626)英國政治家、哲學家兼文學家。自幼博覽群書,畢業(yè)于劍橋大學。曾任律師、國會議員、大法官等。首倡科學實驗為一切知識的基礎,成為經(jīng)驗派哲學的鼻祖。著有《論文集》、《學術進步論》、《新大西洋》等,其學術思想對后世影響至深且鉅。
2.熏肉、火腿。為英語bacon的音譯。
《漢語大詞典》:不花
蒙 語音譯。牛的別名。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詞曲·蔡中郎:“胡語以牛為不花也?!?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蒙古語:“ 元 人以本國語命名……或取物類,如不花者牯牛也?!?/div>
《國語辭典》:維那(維那)  拼音:wéi nà
1.南北朝時,統(tǒng)管一州僧務的僧官?!段簳?。卷一一四。釋老志》:「自今已后,不得專委維那、都尉,可令刺史共加監(jiān)括?!?br />2.佛教寺院中的職稱,為三綱之一。負責掌管僧眾內外事務,并在早晚課時擔任起腔唱誦、敲引磬領眾的事宜?!峨沸薨僬汕逡?guī)》卷四:「維那,綱維眾僧,曲盡調攝,堂僧掛搭、辨度牒真?zhèn)?,眾有爭競遺失,為辨析合會?!?/div>
分類:梵語音譯
《國語辭典》:尉遲(尉遲)  拼音:yù chí
復姓。如唐代的尉遲恭。
《國語辭典》:波羅蜜(波羅蜜)  拼音:bō luó mì
1.從生死輪回的苦海至解脫的彼岸。為梵語的Pāramitā音譯。晉。支遁〈大小品對比要鈔序〉:「夫般若波羅蜜者,眾妙之淵府、群智之玄宗、神王之所由、如來之照功?!挂沧g作「波羅蜜多」。
2.植物名。桑科波羅蜜屬,常綠喬木。樹皮灰褐色,樹干具有白色黏質乳液。葉互生,橢圓或倒卵形?;▎涡?,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狀,雌花序球形或橢圓形,花被幾乎全部陷入于肉質花序軸中。果實為聚合果,也稱為「波羅蜜」,長橢圓形,大如冬瓜,肉似鳳梨而味甜,可食。也稱為「菠蘿蜜」、「婆那娑」。
《國語辭典》:以脫(以脫)  拼音:yǐ tuō
一種無色透明的揮發(fā)性液體。為英語ether在化學上的音譯。參見「乙醚」條。
《國語辭典》:大食  拼音:dà shí
國名。即阿拉伯帝國,回教教祖穆罕默德所創(chuàng)建?!缎绿茣?。卷二二一。西域列傳下。大食》:「大食,本波斯地。男子鼻高,黑而髯。好白皙,出輒鄣面。」
《國語辭典》:一剎那(一剎那)  拼音:yī chà nà
很短的時間。為梵語k?a?a的音譯。
《漢語大詞典》:極微(極微)
(1).研求幾微。 漢 蔡邕 《太尉陳球碑》:“凡墳素遺訓,圣賢立言,掬精極微,無□不究?!?br />(2).極其微小。
(3).佛教語。梵文的意譯,音譯“阿拏”、“阿菟”、“阿耨”。指色的最小單位,為色的不可再分的原素。《俱舍論》卷十二:“分析諸色至一極微,故一極微為色極少?!?五代 齊己 《山中春懷》詩:“心魂役役不曾歸,萬象相牽向極微?!?br />(4).引申為最小單位的物質或指化學元素。 章炳麟 《無神論》:“鞞世師之説,建立實性,名為地、水、火、風、空、時、方、我、意。九者皆有極微。我、意雖虛,亦在極微之列,此所謂惟物論也。”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若以物言,亦可執(zhí)有邊無邊之見。所以者何?現(xiàn)有六十四種極微積為地球,推而極之以至恒星世界,此恒星世界極微之量果有邊際乎,抑無邊際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