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革條(革條)
即革帶。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健啖》:“某不幸抱飢疾,小官俸薄,終歲未嘗得一飽,未免以革帶束之腹間。昨蒙宴賜,不覺果然,革條為之迸絶,故有聲耳。”參見“ 革帶 ”。
分類:革帶
《漢語大詞典》:革帶(革帶)
皮做的束衣帶。禮記·玉藻:“肩革帶,博二寸。” 鄭玄 注:“凡佩繫於革帶?!?span id="big4cnc" class="book">《晉書·輿服志》:“革帶,古之鞶帶也,謂之鞶革,文武眾官牧守丞令下及騶寺皆服之。共有囊綬,則以綴於革帶?!?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京師窮市上,有古鐵條,垂三尺許,闊二寸有奇。形若革帶之半,中虛而外銹澁?!眳⒁姟?鞶帶 ”。
分類:革帶衣帶
《國語辭典》:長纓(長纓)  拼音:cháng yīng
1.長帶子?!段倪x。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二》:「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文選。陸機。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詩》:「輕劍拂鞶厲,長纓麗且鮮?!?br />2.比喻達官貴人?!段倪x。江淹。雜體詩。陸平原》:「朱黻咸髦士,長纓皆俊人?!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div>
《國語辭典》:大帶(大帶)  拼音:dà dài
1.古代以絲編成的腰帶。也稱為「絲絳」。
2.適用于錄放影機VHS系統(tǒng)的錄影帶,因形體較大,故稱為「大帶」。
《漢語大詞典》:鉤膺(鉤膺)
馬頷及胸上的革帶,下垂纓飾。《詩·小雅·采芑》:“簟茀魚服,鉤膺鞗革?!?毛 傳:“鉤膺,樊纓也。” 馬瑞辰 通釋:“《周官·巾車》:‘玉路,鍚樊纓。金路,鉤樊纓?!t為五路所同,而言‘鍚’言‘鉤’各異,則鉤與樊纓不得為一。蓋鍚當面,最上;鉤當頷,次之;樊纓當胷,又次之。”文選·張衡〈東京賦〉:“方釳左纛,鉤膺玉瓖?!?薛綜 注:“鉤膺,當胸也?!?唐 劉禹錫 《傷我馬詞》:“烈火之具舉,鉤膺之疊舞?!?/div>
分類:革帶下垂
《漢語大詞典》:馬秋(馬鞦)
駕車時絡于馬后的革帶。 宋 蘇軾 《詔令郡吏分往屬縣寄子由》詩:“羽客知人意,瑤琴繫馬鞦?!?/div>
《國語辭典》:帶鉤(帶鉤)  拼音:dài gōu
古代用于扣攏腰帶的鉤,多用金屬制作?!妒酚?。卷三二。齊太公世家》:「魯聞無知死,亦發(fā)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鉤。」
《漢語大詞典》:龍牽(龍牽)
(1).即靷。引車前行的革帶。一端系于馬頸的皮套上,一端系于車軸之上。
(2).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劉整》:“婢 采音 偷車欄、夾杖、龍牽?!焙笥脼楦`物之典。 王闿運 《嚴通政庶母任氏壽頌》:“蓋訴臺起于龍牽,誶語由于箕帚?!?/div>
《漢語大詞典》:鞶厲(鞶厲)
束腰的革帶及其下垂部分。后亦泛指束腰的大帶。語本左傳·桓公二年:“鞶、厲、游、纓,昭其數也?!?杜預 注:“鞶,紳帶也;一名大帶。厲,大帶之垂者?!?漢 張衡 《東京賦》:“火龍黼黻,藻繂鞶厲?!?晉 陸機 《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詩:“輕劍拂鞶厲,長纓麗且鮮?!币徽f鞶為小囊,裂帛為之飾。厲、裂,古通,義同。參見“ 鞶裂 ”。
《漢語大詞典》:鞶裂
鞶囊的邊飾。禮記·內則“男鞶革,女鞶絲” 漢 鄭玄 注:“鞶,小囊……有飾緣之,則是鞶裂與?” 孔穎達 疏:“言男女鞶囊之外,更有繒帛之物飾而緣之,則是春秋·桓二年所稱鞶裂者與……按傳作鞶厲。 鄭 此注云:鞶裂、厲裂義同也,祇謂鞶囊裂帛為之飾?!?/div>
分類:邊飾
《國語辭典》:鞶鑒(鞶鑑)  拼音:pán jiàn
皮帶上裝飾的鏡子。引申為清楚、明顯?!蹲髠?。莊公二十一年》:「鄭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鑒予之?!箷x。杜預。注:「后,王后也。鞶帶而以鑒為飾也?!挂沧鳌疙Q鑒」。
《國語辭典》:鞶鑒(鞶鑒)  拼音:pán jiàn
皮帶上裝飾的鏡子,引申為清楚明顯。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銘箴》:「及崔胡補綴,總稱百官,指事配位,鞶鑒可徵?!挂沧鳌疙Q鑒」。
《漢語大詞典》:鋈續(xù)(鋈續(xù))
給馬車飾以白色金屬的革帶環(huán)。《詩·秦風·小戎》:“游環(huán)脅驅,陰靷鋈續(xù)。” 鄭玄 箋:“鋈續(xù),白金飾續(xù)靷之環(huán)?!?/div>
《漢語大詞典》:征纓(征纓)
遠行的馬車。纓,套馬的革帶,駕車用,借指馬車。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 南田 畫《拙修堂讌集圖》,題詩云:‘花殘江國滯征纓,緑浦紅潮柳岸平。’”
《漢語大詞典》:車靷(車靷)
引車前行的革帶。后漢書·方術傳上·郭憲:“車駕西征 隗囂 , 憲 諫曰:‘天下初定,車駕未可以動。’ 憲 乃當車拔佩刀以斷車靷。帝不從,遂上 隴 ?!?李賢 注:“靷在馬胷?!?/div>
《漢語大詞典》:鈿秋(鈿鞦)
鑲嵌金、銀、玉、貝等物,勒于牛馬股后的革帶。 明 徐渭 《十六夜踏燈與璩仲玉王新甫飲于大中橋之西樓》:“青衫白馬無聊甚,望斷黃金小鈿鞦。”
《國語辭典》:玉勒雕鞍  拼音:yù lè diāo ān
用玉裝飾的控馬革帶和雕飾精美的馬鞍。借指馬。宋。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詞:「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div>
《漢語大詞典》:鋼刀布
磨快剃刀的皮革帶,皮帶后面襯有帆布。例如:他在鋼刀布上鋼了幾下刀,又接著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