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47,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雉膏
雉場(chǎng)
雉樓
一雉
朝雉
喝雉
粉雉
雉盧
雉驚
雉羹
雉雞
盧雉
下雉
越雉
桑雉
《漢語大詞典》:雉膏
肥美的野雞肉。《易·鼎》:“雉膏不食?!?宋 黃庭堅(jiān) 《贈(zèng)惠洪》詩:“數(shù)面欣羊胛,論詩喜雉膏?!?/div>
《漢語大詞典》:雉場(chǎng)(雉場(chǎng))
圍獵雉的場(chǎng)地。南史·褚炫傳:“﹝ 褚炫 ﹞從 宋明帝 射雉,帝至日中無所得,甚猜羞。召問侍臣曰:‘吾旦來如皋,遂空行,可笑?!吣?。 炫 獨(dú)曰:‘今節(jié)候雖適,而云霧尚凝……’ 帝 意解,乃於雉場(chǎng)置酒?!?/div>
《漢語大詞典》:雉樓(雉樓)
城樓。 清 趙翼 《題褒忠錄》詩:“雉樓月暗燈無光,緣梯萬蟻上女墻?!?清 趙翼 《施秉縣》詩:“數(shù)家邑小雉樓崇,舊設(shè)中丞幕府雄?!?/div>
分類:城樓
《駢字類編》:一雉
唐 元稹 雉媒 一雉獨(dú)先飛,沖開芳草綠。
《駢字類編》:朝雉
劉禹錫 荊州歌 渚宮楊柳暗,麥城朝雉飛??蓱z踏青伴,垂暖著輕衣。
《漢語大詞典》:喝雉
泛指賭博。雉,骰色的一種。 清 陳維嵩 《留春令·感舊》詞:“燈前喝雉,樓頭繫馬,山腰射虎,曾放顛狂百千塲?!?清 梁紹壬 《桐陰清話》卷三:“聲聲喝雉與呼盧,闤闠功名賤丈夫。”參見“ 呼盧喝雉 ”。
分類:賭博
《國(guó)語辭典》:呼盧喝雉(呼盧喝雉)  拼音:hū lú hè zhì
古代用五木骰賭博,一面黑色,上刻牛犢;一面白色,上刻雉雞。盧、雉皆為骰子的花色名,一擲五骰若皆全黑,為最大,稱為「盧」;四黑一白,次之,稱為「雉」。呼盧喝雉形容賭博時(shí)的呼聲,亦指賭博。《野叟曝言》第一五回:「自從嗣了進(jìn)門,喪事一毫不管,終日呼盧喝雉?!挂沧鳌负蕊艉舯R」。
《駢字類編》:粉雉
曹唐 長(zhǎng)安客舍敘邵陵舊宴懷寄永州蕭使君詩 粉雉彤軒畫障西,水云紅樹窣璇題。
《漢語大詞典》:雉盧(雉盧)
(1).古代摴蒱戲五種采色中的兩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丐仙:“或擲骰為令, 陳 每代 高 呼采,雉盧無不如意?!?br />(2).代指博戲。 宋 方夔 《送春》詩:“此生歲月隨泡影,末路功名等雉盧?!?/div>
分類:博戲采色
《駢字類編》:雉驚(雉驚)
唐 韓愈 雉帶箭 地形漸窄觀者多,雉驚弓滿勁箭加。
《駢字類編》:雉羹(雉羹)
禮記內(nèi)則:蝸醢而菰食,雉羹。疏謂:以蝸為醢,以菰米為飯,以雉為羹,三者味相宜。 天問:彭鏗、斟雉,帝何饗?注:彭鏗,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堯,帝堯美而饗食之。
《國(guó)語辭典》:雉雞(雉雞)  拼音:zhì jī
動(dòng)物名。鳥綱鶉雞目。形似雞,雄雉羽長(zhǎng)而美麗。善走,不能久飛,食谷類和蟲類。
分類:野雞
《漢語大詞典》:盧雉(盧雉)
(1).古代樗蒲戲中兩種貴采之名。 唐 李肇 唐國(guó)史補(bǔ)卷下:“ 洛陽 令 崔師本 ,又好為古之樗蒲……其骰五枚,分上為黑,下為白。黑者刻二為犢,白者刻二為雉。擲之全黑者為盧,其采十六;二雉三黑為雉,其采十四;二犢三白為犢,其采十;全白為白,其采八,四者貴采也。”
(2).泛稱擲骰賭博為“盧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寶:“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且如粉花蕩產(chǎn),盧雉傾家,顧癡人之事哉!” 清 鈕琇 觚賸·雪遘:“躭游盧雉,失業(yè)蕩產(chǎn)?!?/div>
《駢字類編》:下雉
漢書地理志江夏郡縣下雉。吳志孫權(quán)傳:權(quán)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尋陽、陽新、柴桑、沙羨六縣為武昌郡。水經(jīng):江水又東過下雉縣北,刋水從東陵西南注之。
《漢語大詞典》:越雉
(1).鷓鴣的別名。禽經(jīng):“隋陽,越雉,鷓鴣也?!?賈祖璋 《鳥與文學(xué)·鷓鴣》:“越雉當(dāng)以形似雌雉,并產(chǎn)于南方之故。”參閱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禽二·鷓鴣。
(2).古代 越裳 所產(chǎn)的白雉。相傳 武王 伐 紂 ,四夷聞之,各修職貢,“ 越裳 以三象重譯而獻(xiàn)白雉”。事見《太公金匱》、后漢書·南蠻傳。后遂用為進(jìn)貢典。 北周 庾信 《齊王進(jìn)白兔表》:“光鮮 越 雉,色麗 秦 狐。”參見“ 越裳 ”。
分類:鷓鴣白雉
《漢語大詞典》:越裳
亦作“ 越常 ”。亦作“ 越嘗 ”。古南海國(guó)名。 漢 王充 論衡·恢國(guó):“ 成王 之時(shí), 越常 獻(xiàn)雉?!卑矗?span id="dq1cogt" class="book">《漢書·賈捐之傳》 顏師古 注引此作“越嘗”。 漢 張衡 《東京賦》:“北燮 丁令 ,南諧 越常 ?!?span id="dbe6uc6" class="book">《后漢書·南蠻傳》:“ 交趾 之南,有 越裳國(guó) 。 周公 居攝六年,制禮作樂,天下和平, 越裳 以三象重譯而獻(xiàn)白雉?!?唐 杜甫 《諸將》詩之四:“ 越裳 翡翠無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明 唐寅 《白燕》詩:“ 越裳 雉尾 姬周 化,瀚海烏頭 漢 使歸。”
《漢語大詞典》:桑雉
(1).上古 商 帝太戊 時(shí),“祥桑”朝生而暮大如拱, 太戊 懼,大臣 伊陟 勸 太戊 修德而“祥桑枯死”。 殷帝武丁 時(shí),雉登鼎耳而鳴, 武丁 懼,賢臣 祖己 勸 武丁 “修政行德,天下咸驩, 殷 道復(fù)興”。事見書·高宗肜日、史記·殷本紀(jì)。后因用“桑雉”為帝王修德國(guó)以復(fù)興的典實(shí)。北史·崔昂傳:“故桑雉之戒,實(shí)啟中興;小鳥孕大,未聞福感?!?br />(2). 漢 魯恭 (字 仲康 )為 中牟令 ,行德政。上司遣使察訪, 恭 與來使行至田間,坐桑下小憩,有雉停身旁。旁有兒童。使曰:“兒何不捕之?”兒曰:“雉方將雛?!笔观侨欢穑①?魯恭 “化及鳥獸”,使“豎子有仁心”。事見后漢書·魯恭傳。后因以“桑雉”為施行仁政,普及教化的典實(shí)。 唐 羅隱 《寄前戶部陸郎中》詩:“出馴桑雉入朝簪,蕭灑清名映士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