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
詞典
4
分類詞匯
7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險 → 礆險”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詞典
險不
險不忘順
負險不賓
負險不臣
分類詞匯
戎夷
嶄巖
險途
損陰
兇訊
馭朽索
臨崖失馬
《漢語大詞典》:
險不(險不)
差點兒。
《水滸傳》
第三二回:“又將來攛在水里,頭臉都磕破了。險不凍死。”
《西游記》
第二一回:“唿喇喇,乾坤險不炸崩開,萬里江山都是顫。”
分類:
險不
差點兒
《分類字錦》:
險不忘順(險不忘順)
晉書禮志:零陵李繁姊先適南平郡陳詵為妻,產(chǎn)四子,而遭賊于賊,請活姑命。賊略去詵,更娶嚴氏。繁后得姊消息,往迎還詵。及李亡,詵疑制服。王愆期議曰:李能臨危請活姑命,險不忘順,可謂孝婦矣。
分類:
舅姑
《漢語大詞典》:
負險不賓(負險不賓)
猶言負固不服。
《晉書·陶璜傳》
:“夷帥 范熊 世為逋寇,自稱為王,數(shù)攻百姓;且連接 扶南 ,種類猥多,朋黨相倚,負險不賓。”
《漢語大詞典》:
負險不臣(負險不臣)
猶言負固不服。
《
明史·林潤傳
》
:“ 龍文 卜筑深山,乘軒衣蟒,有負險不臣之心?!?/div>
《漢語大詞典》:
戎夷
(1).戎和夷。古民族名。泛指少數(shù)民族。
《
禮記·王制
》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span id="a99pibv" class="book">《敦煌曲子詞·望江南》:“若不遠仗天威力, 河 湟 必恐陷戎夷?!?明
李贄
《覆梅客生書》
:“士民仰 蓋公 之臥治,戎夷賴 李牧 之在邊?!?br />(2).謂艱險不寧。
《
三國志·蜀志·許靖傳
》
:“世路戎夷,禍亂遂合,駑怯偷生,自竄蠻貉?!?/div>
分類:
艱險
險不
不寧
民族
少數(shù)民族
《漢語大詞典》:
嶄巖(嶄巖)
亦作“嶃巖”。
(1).高峻的山崖。 漢
班固
《西都賦》
:“超洞壑,越峻崖,蹷嶃巖,鉅石隤?!?br />(2).尖銳貌;峻險不齊。
《
漢書·司馬相如傳上
》
:“深林巨木,嶄巖參差?!?顏師古 注:“嶄巖,尖鋭貌?!?唐
宋之問
《龍門應制》
詩:“山壁嶄巖斷復連,清流澄澈俯 伊川 ?!?宋
程大昌
《
演繁露·浮石
》
:“石之出水也,本甚嶄巖不齊。 紹興 甲子歲,兩 浙 大水漫滅垠岸,浮石沒焉。水退石仍出,而嶄巖者皆去,蓋為猛浪沙石之所淙鑿乃此圜渾也?!?/div>
分類:
高峻
尖銳
山崖
峻險
險不
不齊
《國語辭典》:
險途(險途)
拼音:
xiǎn tú
危險不安的路。如:「奇萊山上多險途,沒有萬全的準備,切莫貿(mào)然攀登?!?/div>
分類:
危險
險不
不安
《漢語大詞典》:
損陰(損陰)
謂抑制陰險不祥和之氣。
《宋史·謝絳傳》
:“固宜策告殃咎,變更理化,下罪己之詔,修順時之令,宣羣言以導壅,斥近倖以損陰?!?/div>
分類:
抑制
陰險
險不
不祥
祥和
和之
《國語辭典》:
兇訊(兇訊)
拼音:
xiōng xùn
死訊。如:「電話那頭傳來兇訊后,家人不禁放聲大哭?!?/div>
分類:
兇險
險不
不幸
消息
《漢語大詞典》:
馭朽索(馭朽索)
《
書·五子之歌
》
:“予臨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孔穎達 疏:“我臨兆民之上,常畏人怨,懍懍乎危懼,若腐索之馭六馬。索絶則馬逸,言危懼之甚。”后因以比喻帝王治國,艱險不易。 唐
白居易
《辨興亡之由策》
:“安人者,敬其下也,懍乎若馭朽索,猶懼其末也?!币嗍∽鳌?馭朽 ”。
《
陳書·世祖紀論
》
:“及國禍奄臻,入承寶祚,兢兢業(yè)業(yè),其若馭朽?!?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唐書·代宗紀》:“朕所以馭朽懸旌,坐而待曙,勞懷罪己之念,延想安人之策?!?span id="6umdska" class="book">《
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四
》:“馭朽納隍,夕惕之心罔怠。”
分類:
帝王
治國
艱險
險不
不易
《漢語大詞典》:
臨崖失馬(臨崖失馬)
喻臨到危險不能及時回頭。 明
沈受先
《三元記·錯認》
:“我且回程,又不是臨崖失馬,有何勞頓?”參見“ 臨崖勒馬 ”。
分類:
臨到
危險
險不
及時
回頭
《國語辭典》:
臨崖勒馬(臨崖勒馬)
拼音:
lín yá lè mǎ
瀕臨懸崖而能及時勒住奔馬。引申為人們警悟險境,及時回頭。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三折:「這廝不識咱運機,將人來緊追襲,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埂兑佰牌匮浴返谖辶兀骸柑澋美辖笳膳R崖勒馬,不然,以祖父世傳之產(chǎn)業(yè),而換幾根籌馬,豈不傷心?」也作「懸崖勒馬」。
分類:
臨危
及時
悔悟
回頭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