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詞典 4分類詞匯 14
《漢語大詞典》:幽司
即陰司。陰間的官府。南史·沈僧昭傳:“自云為 泰山 録事,幽司中有所收録,必 僧昭 署名……復(fù)謂人曰:吾昔為幽司所使,實為煩碎,今已自解?!?/div>
《漢語大詞典》:注解(註解)
神鬼名。民間傳說指陰司第一閻王殿中職掌解送鬼魂并令其注冊者。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一為 關(guān)帝 、二十四功曹、二十四註解、北極、五祖、天師出跡。”
《國語辭典》:小鬼  拼音:xiǎo guǐ
1.俗稱在陰間供閻王差使的吏役。
2.罵人的話,亦比喻小人。如:「閻王好惹,小鬼難纏?!?br />3.對小孩子親昵或不客氣的稱呼。也稱為「小鬼頭」。
《漢語大詞典》:磨研
細磨。亦指磨研至損。 五代 齊己 《謝人墨》詩:“只應(yīng)真典誥,消得苦磨研?!?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三:“磨研清且厲,玉瑟鳴風牖?!?明 馬愈 《馬氏日抄·李廷珪墨》:“若用一分,先以水依分數(shù)漬一宿,然后磨研,乃不傷研?!?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題二世瑯琊臺石刻詩》:“豈有鬼神護,得免列缺鞭。良由選石精,歲月無磨研?!?br />用石磨研碎。迷信傳說陰司懲治惡鬼的一種酷刑。《醒世姻緣傳》第六九回:“若是甚么上刀山,下苦海、碓擣、磨研的惡趣,當真就像那亡過的人在那里受苦一般,哭聲震地,好不悽慘!”
《漢語大詞典》:死籍
迷信謂陰司登錄人死期的冊籍。 唐 白居易 《寄盧少卿》詩:“《老》誨心不亂,《莊》誡形太勞,生命既能保,死籍亦可逃?!?唐 白居易 《同微之贈別郭虛舟煉師五十韻》:“嗟我天地間,有術(shù)人莫知。得可逃死籍,不唯走三尸。”
《漢語大詞典》:玄臺(玄臺)
(1).神話中天帝藏書之臺。漢武帝內(nèi)傳:“﹝《五岳真形圖》﹞書形祕於玄臺,而出為靈真之信?!眳⒁姟?玄景 ”。
(2).指 元 代的司天監(jiān)。 元 耶律楚材 《用張道亨韻》:“玄臺密表告天道,災(zāi)妖變異無不該?!?br />(3).猶泉臺,指陰司。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共消宿障,復(fù)隸玄臺?!?br />(4).草名。玄參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玄參
《漢語大詞典》:玄景
(1).黑影;夜影。《文選·傅玄〈雜詩〉》:“玄景隨形運,流響歸空房。” 呂向 注:“景,影也。謂鴈影映於月光而色玄也。” 晉 殷晉安 《文殊師利贊》:“近一遇正覺而靈珠內(nèi)映;玄景未移,遂超登道位?!?span id="or6ikn5"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十六:“明梵飛玄景,開度長夜魂?!?br />(2).比喻蔭庇他人的恩德。 晉 陸云 《盛德賦》:“陛下紹 軒轅 之叡哲,膺有圣之玄景。”
(3).神話中天帝藏書臺。《漢武內(nèi)傳》:“此書上帝藏於 玄景之臺 ,子其寶秘焉?!?/div>
《漢語大詞典》:玄景
夜色;夜景。 明 陳子龍 《八月廿夜歸庭中眺月》詩:“云涂無阡陌,玄景湛華光?!?明 楊慎 《笠澤寺三解為潘參藩父壽》:“中宵明,玄景煥,展國容,拜家宴?!?/div>
分類:夜色夜景
《漢語大詞典》:冥追
迷信謂陰司對有過失之人追拿索命。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明日晨起,令人覘之,某夜暴死矣。人命至重,爾輩其慎之,稽緩僅七日,遂致冥追?!?/div>
《漢語大詞典》:嚇魂臺(嚇魂臺)
迷信指陰司中折磨鬼魂之處。借指令人失魂落魄的地方。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敬臨山寨,行一步如上嚇魂臺。”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我向嚇魂臺把文案偷窺視,見一人高聲叫屈?!?明 湯顯祖 《牡丹亭·婚走》:“這歡眠自在,抵多少嚇魂臺?!?/div>
《漢語大詞典》:胡判
指迷信傳說中陰司的判官。胡,形容多須。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破儒巾,欠時樣,藍衫補孔重重綻。你也瞧,我也看,若還冠帶象胡判?!?/div>
《漢語大詞典》:酆都城
舊時迷信傳說中的陰司地府,人死后的去處。《西游記》第六八回:“ 魏徵 又寫書一封,與我王帶到陰司,寄與 酆都城 判官 崔玨 ?!?清 洪升 《長生殿·冥追》:“奸賊,俺奉閻王之命,特來拿你,還不快走……向小小的 酆都城 一座,教你去劍樹刀山尋快活。”
《漢語大詞典》:輪回磨(輪迴磨)
指迷信傳說中的陰司十殿轉(zhuǎn)輪王。磨,就是輪回。意謂死后還魂。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圓駕》:“你夫妻趕著了輪迴磨,便君王使的箇隨風柁,那平章怕不做賠錢貨。”
《漢語大詞典》:福判
傳說中陰司地府的判官。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略:“廠中舊有香匠塑造香餅獸炭,又塑將軍或福判、仙童、 鐘馗 各成對。”
《漢語大詞典》:掠剩使
古人迷信,謂人之收入皆有前定,過此將被陰司所掠。陰司主其事者為“掠剩使”,亦稱“ 掠剩鬼 ”。類說卷十一引 唐 牛僧孺 《幽怪錄·隴右山川掠剩使》:“ 韋元方 外兄 裴璞 卒, 元方 見武吏躍馬而來,乃 璞 也。曰:‘吾為 隴右 山川掠剩使。生人一飲一啄,無非前定,況財寶陰司所籍,其獲有限,過數(shù)則陰吏狀使乃掠之?!?span id="dqnkrz6" class="book">《類說》卷十二引 唐 呂道生 《定命錄·揚州掠剩鬼》:“ 廣陵 寺僧 珉楚 與賈客 章棋 親熟, 章 死數(shù)月, 楚 忽遇於市。曰:‘吾以小罪配為 揚州 掠剩鬼。凡市入買販利息,皆有常數(shù),過之得掠。人間如吾輩甚多?!?/div>
《國語辭典》:麻線道(麻線道)  拼音:má xiàn dào
像麻線一樣細長的窄路。比喻孤獨難行的黃泉路。元。關(guān)漢卿《調(diào)風月》第三折:「小的每多謝承,本待麻線道上不和你一處行?!乖?。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做的鬼到黃泉,我和你麻線道兒上不相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