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詞源三峽
 
三峽詞源
 
倒流三峽
 
倒峽詞源
 
筆底三江
 
筆端舌噴長江
 
倒挽峽流歸筆底
 
高吟三峽動
 
沙頭醉玉瓶
  
倒挽峽流
 
詩思翻三峽
 
文傾三峽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醉歌行〉【案:原注。別從侄勤(勤一作勸)落第歸?!?/span>
陸機二十作文賦,汝更小年能綴文。總角草書又神速,世上兒子徒紛紛。驊騮作駒已汗血,鷙鳥舉翮連青云。詞源倒流三峽水【詞源倒傾三峽水】【詞賦倒流三峽水】【詞賦倒傾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只今年才十六七【只今生才十六七】,射策君門期第一。舊穿楊葉真自知,暫蹶霜蹄未為失。偶然擢秀非難取,會是排風有毛質(zhì)。汝身已見唾成珠【汝身即見唾成珠】,汝伯何由發(fā)如漆。春光澹沱秦東亭【春光潭沱秦東亭】,渚蒲牙白水荇青。風吹客衣日杲杲,樹攪離思花冥冥。酒盡沙頭雙玉瓶,眾賓皆醉我獨醒【眾賓已醉我獨醒】。乃知貧賤別更苦,吞聲躑躅涕淚零。
典故
變春江
 
風月不用一錢買
 
清風不用一錢買
 
買得風光不著錢
 
明月清風何用買
 
難變春江
 
傾江變酒
 
三萬六千排日醉
 
舉長江變香醪
 
拍手笑人醉如泥
 
市人拍手攔街笑
  
峴山落日客猶迷


《全唐詩》卷一百六十六〈襄陽歌〉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翁醉似泥【笑殺山公醉似泥】。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恰似葡萄初撥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筑糟丘臺,千金駿馬換小妾【千金駿馬換少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醉坐雕鞍歌落梅】,車傍側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摧,咸陽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龜龍剝落生莓苔】,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案:一本此下有:誰能憂彼身后事。金鳧銀鴨葬死灰二句?!?。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
典故
澄江如練
 
江似練
 
練江詩
 
綺散馀霞
 
殘霞成綺
 
練靜江澄
 
清淮鋪練
 
晴綺散馀霞
 
長江澄練
 
吳波靜練


《昭明文選》卷二十七〈詩戊·行旅下·晚登三山還望京邑〉~263~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馀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有情知望鄉(xiāng),誰能縝不變?
典故
長江飛鳥外


《全唐詩》卷五百七十三〈謝令狐绹【謝令狐相公賜衣九事】〉
長江飛鳥外,主簿跨驢歸。逐客寒前夜,元戎予厚衣。雪來松更綠,霜降月彌輝。即日調(diào)殷鼎【即入調(diào)殷鼎】,朝分是與非。
典故
長江能限
 

《南史》卷七十七〈恩倖列傳·孔范〉~94~
隋師將濟江,群官請為備防,文慶沮壞之,后主未決。范奏曰:「長江天塹,古來限隔,虜軍豈能飛度?邊將欲作功勞,妄言事急。臣自恨位卑,虜若能來,定作太尉公矣。」或妄言北軍馬死,范曰:「此是我馬,何因死去。」后主笑以為然,故不深備。
典故
河如帶
 
衣帶中分
 
長江衣帶水


《南史》卷十〈陳本紀下·后主〉~307~
隋文帝謂仆射高颎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命大作戰(zhàn)船。人請密之,隋文帝曰:「吾將顯行天誅,何密之有!使投?于江,若彼能改,吾又何求?!辜凹{梁蕭瓛、蕭巖,隋文愈忿,以晉王廣為元帥,督八十總管致討。乃送璽書,暴后主二十惡。又散寫詔書,書三十萬紙,遍喻江外。
典故 
秦鞭斷江
 
符堅投箠
 
深塹投鞭
 
天塹投鞭
  
投鞭絕流
 
長江著鞭


《晉書》卷一百十四〈苻堅載記下〉~29~
晉將軍朱綽焚踐沔北屯田,掠六百馀戶而還。堅引群臣會議,曰:「吾統(tǒng)承大業(yè)垂二十載,芟夷逋穢,四方略定,惟東南一隅未賓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嘗不臨食輟餔,今欲起天下兵以討之。略計兵杖精卒,可有九十七萬,吾將躬先啟行,薄伐南裔,于諸卿意何如?」秘書監(jiān)朱彤曰:「陛下應天順時,恭行天罰,嘯?則五岳摧覆,呼吸則江海絕流,若一舉百萬,必有征無戰(zhàn)。晉主自當銜璧輿櫬,啟顙軍門,若迷而弗悟,必逃死江海,猛將追之,即可賜命南巢。中州之人,還之桑梓。然后回駕岱宗,告成封禪,起白云于中壇,受萬歲于中岳,爾則終古一時,書契未有。」堅大悅曰:「吾之志也?!棺笃蜕錂嘁磉M曰:「臣以為晉未可伐。夫以紂之無道,天下離心,八百諸侯不謀而至,武王猶曰彼有人焉,回師止旆。三仁誅放,然后奮戈牧野。今晉道雖微,未聞喪德,君臣和睦,上下同心。謝安、桓沖,江表偉才,可謂晉有人焉。臣聞師克在和,今晉和矣,未可圖也。」堅默然久之,曰:「諸君各言其志。」太子左衛(wèi)率石越對曰:「吳人恃險偏隅,不賓王命,陛下親御六師,問罪衡越,誠合人神四海之望。但今歲鎮(zhèn)星守斗牛,褔德在吳。懸象無差,弗可犯也。且晉中宗,藩王耳,夷夏之情,咸共推之,遺愛猶在于人。昌明,其孫也,國有長江之險,朝無昏貳之釁。臣愚以為利用修德,未宜動師。孔子曰:『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辉副>仇B(yǎng)兵,伺其虛隙?!箞栽唬骸肝崧勎渫醴ゼq,逆歲犯星。天道幽遠,未可知也。昔夫差威陵上國,而為句踐所滅。仲謀澤洽全吳,孫皓因三代之業(yè),龍驤一呼,君臣面縛,雖有長江,其能固乎!以吾之眾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
典故
帝子閣
 
佩玉鳴鸞
 
檻外長江空自流
  
高閣臨江渚
 
簾捲西山雨
 
珠簾暮捲
 
云雨珠簾畫棟
 
畫動朝云西山雨
 
霧幕西山珠簾捲


《全唐詩》卷五十五〈滕王閣〉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捲西山雨。閒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典故
千尋鐵鎖
 
王浚樓船
  
千尋鎖
 
鐵鎖沈江
 
晉龍驤
 
樓船鐵鎖
 
鐵索千尋
 
鐵鎖樓船
 
連江鎖
 
龍驤下三蜀
 
難鎖長江斷
 
千尋橫鐵鎖
 
益部龍驤
 
鐵索千尋沉江底
  
鐵鎖沈天塹

相關人物
王浚


《晉書》卷四十二〈王浚列傳〉~209~
太康元年正月,浚發(fā)自成都,率巴東監(jiān)軍、廣武將軍唐彬攻吳丹楊,克之,擒其丹楊監(jiān)盛紀。吳人于江險磧要害之處,并以鐵鎖橫截之,又作鐵錐長丈馀,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祜獲吳間諜,具知情狀??D俗鞔蠓?shù)十,亦方百馀步,縛草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鐵錐,錐輒著筏去。又作火炬,長十馀丈,大數(shù)十圍,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鎖,然炬燒之,須臾,融液斷絕,于是船無所礙。二月庚申,克吳西陵,獲其鎮(zhèn)南將軍留憲、征南將軍成據(jù)、宜都太守虞忠。壬戌,克荊門、夷道二城,獲監(jiān)軍陸晏。乙丑,克樂鄉(xiāng),獲水軍督陸景。平西將軍施洪等來降。乙亥,詔進浚為平東將軍、假節(jié)、都督益梁諸軍事。

例句

千尋鐵鎖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

《國語辭典》:長江(長江)  拼音:cháng jiāng
河川名。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脈,由最長的正源沱沱河、水量最大的當曲河、以及尕爾曲、布曲與楚瑪爾河,共同組成江源水系。至上海出吳淞口,注入東海。全長六千四百零三公里,為世界第三大河。也稱為「大江」、「揚子江」。
《漢語大詞典》:飲馬長江(飲馬長江)
在 長江 邊給戰(zhàn)馬喝水。謂渡 江 南下進行征伐。南史·檀道濟傳:“ 道濟 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 長城 ?!?魏 人聞之,皆曰‘ 道濟 已死, 吳 子輩不足復憚?!允穷l歲南伐,有飲馬 長江 之志。” 明 張四維 《雙烈記·虜驕》:“神兵到來誰敢阻,飲馬 長江 滸?!币嗍∽鳌?飲江 ”。 宋 魏了翁 《與李舍人書》:“此處正當衝要,若放令韃騎南牧,則 廬信 、 黃蘄 最切,莫不有飲 江 之慮矣?!?/div>
《漢語大詞典》: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國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長江三角洲。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20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國淡水湖最集中地區(qū),河網(wǎng)稠密,有“水鄉(xiāng)澤國”之稱。中國重要農(nóng)業(yè)基地,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沿江為中國重要工業(yè)帶。
《漢語大詞典》:長江中上游防護林
中國在長江中上游流域各省區(qū)實施的林業(yè)生態(tài)工程。規(guī)劃造林667萬公頃,以恢復和擴大森林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建設時間為1989-2015年。
《漢語大詞典》:長江萬里圖
中國畫。張大千作。絹本長卷。水墨設色。長近20米,從長江上游的四川省起筆,繪出浩瀚長江自都江堰鐵索橋至崇明島外匯入東海的全景。技巧上既有傳統(tǒng)山水畫的用墨之法,又有西方現(xiàn)代繪畫的潑彩之法,形成“潑寫兼施,色墨交融”的新風格。
《漢語大詞典》:長江三峽工程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1995年開工建設。大壩建于湖北宜昌以西長江西陵峽東段的三斗坪,高185米。上游河道形成庫容393億立方米的大水庫。電站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年發(fā)電847億千瓦小時。兼有防洪、發(fā)電、航運等綜合效益。
《漢語大詞典》:倒峽(倒峽)
(1).謂江水傾峽而出。 宋 朱熹 《同子澄及諸僚友游三峽過山房登折桂分韻得萬字》:“散目山崔嵬,縱轡路脩蔓。憑欄快倒峽,躋壑困脫輓?!?br />(2).比喻文章氣勢磅礴。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搆》:“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而后鬼神效靈,予以生花之筆,撰為倒峽之詞,使人人贊美,百世流芳。”
《國語辭典》:筆掃千軍(筆掃千軍)  拼音:bǐ sǎo qiān jūn
形容筆鋒銳利,無可匹敵?!对x外編。醉寫赤壁賦。第二折》:「他兩個文施翰墨,筆掃千軍,臨危世亂,勢盡時休?!埂毒劳ㄑ?。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論他的才學,便是董仲舒、司馬相如也不看在眼里,真?zhèn)€是胸藏萬卷,筆掃千軍?!?/div>
《國語辭典》:筆陣(筆陣)  拼音:bǐ zhèn
詩文寫作時,于謀篇布局擘畫等有如軍陣。比喻寫文章。南朝梁。蕭統(tǒng)〈錦帶書十二月啟。太簇正月〉:「談叢發(fā)流水之源,筆陣引崩云之勢?!固?。杜甫〈醉歌行〉:「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
《漢語大詞典》:銅鞮(銅鞮)
(1). 春秋 晉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晉平公 曾筑 銅鞮宮 于此。 漢 置縣,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北魏 以后屢有遷移。 明 洪武 初廢入 沁州 。左傳·成公九年:“秋, 鄭伯 如 晉 , 晉 人討其貳於 楚 也;執(zhí)諸 銅鞮 ?!?杜預 注:“ 銅鞮 , 晉 別縣,在 上黨 ?!?楊伯峻 注:“據(jù)《嘉慶一統(tǒng)志》, 銅鞮 在今 山西 沁縣 南?!?br />(2). 春秋 晉 離宮名。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今 銅鞮 之宮數(shù)里,而諸侯舍于隸人?!?杜預 注:“ 銅鞮 , 晉 離宮?!?楊伯峻 注:“ 銅鞮宮 在 山西 沁縣 南二十五里?!?br />(3).指 襄陽 。 唐 李端 《代棄婦答賈客》詩:“ 玉壘城 邊爭馬走, 銅鞮 市里共乘舟。” 宋 張孝祥 《醉落魄》詞:“桃花庭院光陰速, 銅鞮 誰唱大堤曲。歸時想是櫻桃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公文介公詩:“《襄陽》云……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見 銅鞮 歌舞無?”
(4).曲名。 明徐復祚《投梭記·敘飲》:“唱罷《銅鞮》日欲脯,花前醉樽前起舞?!眳⒁姟?銅鞮曲 ”。
(5).亦作“ 銅鍉 ”。復姓。 春秋 時有 銅鍉伯華 。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漢語大詞典》:銅鞮曲(銅鞮曲)
《白銅鞮歌》。也稱《襄陽蹋銅蹄》。樂府清商曲名。隋書·音樂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鎮(zhèn) ,有童謡云:‘ 襄陽 白銅蹄,反縛 揚州 兒?!R者言,白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 揚州 之士,皆面縛,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又令 沈約 為三曲,以被絃管。” 宋 梅堯臣 《送周諫議知襄陽》詩:“里兒尚唱《銅鞮曲》,耆舊爭隨畫鹿車?!?/div>
《國語辭典》:天塹(天塹)  拼音:tiān qiàn
天然的河海險要地?!端鍟?。卷二三。五行志下》:「長江天塹,古以為限隔南北,今日北軍豈能飛渡耶?」宋。柳永 望海潮。東南形勝詞:「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div>
《國語辭典》:投鞭  拼音:tóu biān
軍隊士兵眾多。宋。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落日塞塵起〉詞:「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態(tài)。」《幼學瓊林。卷一。武職類》:「苻堅自誇將廣,投鞭可以斷流?!?/div>
《國語辭典》:投鞭斷流(投鞭斷流)  拼音:tóu biān duàn liú
東晉時,前秦苻堅打算大規(guī)模進侵,石越以東晉有長江天險阻隔,不宜興兵。苻堅卻說:「以吾之眾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沟涑觥稌x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后比喻軍隊眾多,兵力強大。
《國語辭典》:投鞭斷流(投鞭斷流)  拼音:tóu biān duàn liú
東晉時,前秦苻堅打算大規(guī)模進侵,石越以東晉有長江天險阻隔,不宜興兵。苻堅卻說:「以吾之眾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沟涑觥稌x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后比喻軍隊眾多,兵力強大。
《漢語大詞典》:雨簾云棟(雨簾雲(yún)棟)
唐 王勃 《滕王閣》詩:“晝棟朝飛南浦云,朱簾暮捲西山雨。”后因以“雨簾云棟”形容高敞華美的樓閣。 宋 徐寶之 《水調(diào)歌·湘陰簿新居》詞:“雨簾云棟深窈,歌笑靄春生?!?/div>
《國語辭典》:鐵鎖(鐵鎖)  拼音:tiě suǒ
1.鐵制的枷鎖,常指刑具?!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其男子檻車,兒女子步,以鐵鎖瑯當其頸?!埂?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一二回:「只見兩個人走來,拿鐵鎖把他套住,拉了就走。」
2.用鐵環(huán)連綴而成的鎖鏈。如:「鐵鎖橫江」、「鐵鎖沉江」。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國語辭典》:鐵鎖橫江(鐵鎖橫江)  拼音:tiě suǒ héng jiāng
三國時,王浚伐吳,吳以鐵鎖橫截江中,又作鐵錐長丈馀,暗置江中,以逆距船。浚作筏,上縛草人先行以去鐵錐,然后燒斷鐵鎖,率軍直下,吳國遂降。典出《晉書。卷四二。列傳。王浚》。后喻雖防衛(wèi)嚴密,亦不能挽救覆滅的命運。宋。朱敦儒〈水龍吟。放船千里〉詞:「鐵鎖橫江,錦帆沖浪,孫郎良苦。」也作「鐵鎖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