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淮河  拼音:huái hé
河川名。為黃河和長江間的大川,發(fā)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主流全長約九百公里,流經(jīng)河南、安徽、江蘇三省。也稱為「淮水」。
《國語辭典》:狼山  拼音:láng shān
山名:(1)狼居胥山的簡稱。參見「狼居胥山」條。(2)位于江蘇省長江北岸。
《國語辭典》:秭歸(秭歸)  拼音:zǐ guī
位于湖北省西境的一縣。西臨四川,隔長江與巴東縣相望,為三峽中要地。
《國語辭典》:峽江(峽江)  拼音:xiá jiāng
1.長江自瞿塘峽以東,至奉節(jié),因兩岸夾聳,蔽日遮天,且江流湍急,故稱為「峽江」。
2.冰河谷伸入海里,在海岸處所形成的陡峻深谷,每易成為良港。北歐斯堪地的納維亞半島,特多此種地形。
《漢語大詞典》:江湘
長江 和 湘江 。也指 長江 和 湘江 流域。《楚辭·九章·涉江》:“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濟乎 江 湘 ?!?漢 張衡 《南都賦》:“穢 長沙 之無樂,歷 江 湘 而北征?!?span id="r1oqmo2" class="book">《晉書·王鑒傳》:“時 杜弢 作逆, 江 湘 流弊, 王敦 不能制,朝廷深以為憂。 鑒 上疏勸帝征之?!?/div>
《漢語大詞典》:二江
(1).指 四川 境內(nèi)之 郫江 、 流江 。史記·河渠書:“ 蜀 守 冰 鑿 離碓 ,辟 沫水 之害,穿二江 成都 之中?!?張守節(jié) 正義引 任豫 《益州記》:“二江者, 郫江 、 流江 也。” 晉 左思 《蜀都賦》:“帶二江之雙流,抗 峨眉 之重阻?!?唐 杜甫 《大雨》詩:“三日無行人,二江聲怒號?!?br />(2).借指 成都 一帶。隋書·于文仲傳:“ 王謙 竊居二江,叛換 三蜀 。”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詞》:“ 蜀王 扶天茂績,命世雄姿,八國二江,早列封圻之內(nèi); 黔 城 楚 硤,皆歸陶冶之中?!?br />(3).相當(dāng)于 北宋 的 江南東路 與 江南西路 。 宋 王安石 《金陵懷古》詩之一:“ 霸祖 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br />(4). 四川 宜昌 段 長江 中有 葛洲壩 和 西壩 兩個洲,將 長江 分成三條水流,即大江、二江和三江。二江介于兩洲之間。
《國語辭典》:洞庭湖  拼音:dòng tíng hú
湖泊名。位于湖南省北部,長江的南側(cè),納湘、資、沅、澧四水,有松滋、太平、藕池、調(diào)弦四口與長江相通,而在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夏季洪水期間湖面較大,冬季則湖面縮小,具有調(diào)節(jié)長江水量的作用。為淡水養(yǎng)殖漁業(yè)的重要地區(qū)之一。
《漢語大詞典》:蠻荊(蠻荊)
古代稱 長江 流域中部 荊州 地區(qū),即 春秋 楚國 的地方。亦指這一地區(qū)的人。《詩·小雅·采芑》:“蠢爾 蠻荊 ,大邦為讎。” 朱熹 集傳:“ 蠻荊 , 荊州 之蠻也?!?span id="n5ebx7v" class="book">《后漢書·李膺傳》:“ 緄 前討 蠻荊 ,均 吉甫 之功?!?宋 歐陽修 《金雞》詩:“ 蠻荊 鮮人秀,厥美為物怪?!?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序說:“一直到 周宣王 的時候, 長江 流域的中部都還是所謂 蠻荊 ,所謂南蠻?!?/div>
《國語辭典》:京江  拼音:jīng jiāng
1.揚子江的別名。參見「揚子江」條。
2.鎮(zhèn)江的別名。參見「鎮(zhèn)江市」條。
《國語辭典》:外水  拼音:wài shuǐ
主要的、正常的薪給以外的收入。也稱為「外快」、「外快子」。
《漢語大詞典》:鵲尾(鵲尾)
(1).“鵲尾爐”的略稱。亦泛指香爐。 宋 姚述堯 《念奴嬌·瑞香》詞:“醉面勻紅,香囊暗惹,鵲尾煙頻炷?!?元 王逢 《雨坐梧溪精舍》詩:“別巷鶯聲歇,香煙鵲尾橫?!?清 陳玉堪 《摸魚兒·落花》詞:“傷春瘦,寶篆慵飄鵲尾?!?br />(2).地名。 安徽 銅陵 至 繁昌 長江 中,有 鵲洲 。 鵲頭 為 銅陵 西南 鵲頭山 , 鵲尾 為 繁昌 東北 三山 。宋書·張興世傳:“時臺軍據(jù) 赭圻 ,南賊屯 鵲尾 ,相持久不決?!?唐 楊炯 《李懷州墓志銘》:“ 吳王 舊邑, 楚國 先封, 江 廻 鵲尾 之城,山枕海根之治?!?清 吳偉業(yè) 《讀史雜感》詩:“六師屯 鵲尾 ,雙闕表 牛頭 ?!?吳翌鳳 箋注引 馮智舒 《綱目質(zhì)寔》:“ 鵲尾 ,渚名,在 廬州府 舒城縣 治西北。”
《國語辭典》:滟滪堆(灩?jié)硕眩 ?span id="voqr7np" class='label'>拼音:yàn yù duī
地名。在四川瞿塘峽口。巉崖矗立江中,堆旁水勢湍急,湍成漩渦,往往為舟行之患。也稱為「英武石」。
《漢語大詞典》:河濟(河濟)
亦作“ 河泲 ”。 黃河 與 濟水 的并稱。與 長江 、 淮河 合稱四瀆。周禮·夏官·職方氏:“ 河 東曰 兗州 ……其川 河 泲 ?!?span id="iqsprxj" class="book">《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夏桀 之居,左 河 濟 ,右 泰 華 ?!?王闿運 《珍珠泉銘》序:“昔在 周公 ,論列 河 泲 ,以成四瀆?!?/div>
《漢語大詞典》:紅船(紅船)
(1).彩繪的畫船。 宋 蘇軾 《與胡祠部游法華山》詩:“使君年老尚兒戲,緑棹紅船舞澎湃?!?宋 袁正真 《長相思》詞:“采芙蓉,賞芙蓉,小小紅船西復(fù)東,相思無路通?!?br />(2). 明 代載囚犯的船。 明 楊循吉 《吳中故語·三學(xué)罵王敬》:“ 劉 次日召諸生責(zé)之曰:‘ 王敬 家有三條玉帶,汝輩小兒何能與之抗?且説 永樂 間秀才駡內(nèi)使,皆發(fā)充軍,汝謂無紅船載汝輩耶?’”
(3).舊時 長江 一帶的救生船。凡 江 行遇風(fēng)濤之險,均由紅船任拯救之責(zé)。見《清會典·工部三·都水清吏司》。《文明小史》第二三回:“ 定輝 感激不盡,再三稱謝。次日,用紅船渡 江 ,上了招商局的船?!?/div>
《國語辭典》:巢湖  拼音:cháo hú
湖泊名。位于安徽省中部,長江北岸。形如雞心,為斷層陷落所形成,周圍四百五十里,為淮西大湖。盆地北部有皖山、北峽山、大峴山,諸山流水,如肥水、海河等,皆由西側(cè)向巢湖匯聚,再由湖東端的運漕河注入長江。也稱為「焦湖」、「漅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