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收錄(收錄)  拼音:shōu lù
錄取、登錄?!逗鬂h書。卷二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侯霸》:「霸明習故事,收錄遺文,條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時者,皆施行之?!埂度龂萘x》第二四回:「望乞收錄,誓當圖報。」
《漢語大詞典》:甄錄
(1).甄別錄用;選擇采用。陳書·袁憲傳:“ 高宗 曰:‘卿處事已多,可謂清白。別相甄録,且勿致辭?!?宋 蘇洵 《上皇帝書》:“臣所著《權書》、《衡論》《幾策》二十篇,乞賜甄録?!?明 唐順之 《告病疏》:“臣某本樗櫟粗材,過蒙陛下甄録,使得待罪翰林。此寵榮之至極?!?葉圣陶 《窮愁》:“急投廠中,效 毛先生 自薦,念廠中工作,皆所素習,具辭以告,必見甄録也。”
(2).猶選錄。《四庫全書總目·〈小說家〉序》:“近甄録其近雅馴者,以廣見聞?!?/div>
《國語辭典》:竊取(竊?。 ?span id="a3nctkd" class='label'>拼音:qiè qǔ
偷竊盜取。如:「這些是本公司重要的商業(yè)機密資料,必要妥善保管,謹防不肖分子竊取牟利?!?/div>
《國語辭典》:畬田  拼音:yú tián
新田。唐。李德?!粗啂X南道中作〉詩:「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部潮雞?!?/div>
《國語辭典》:信用  拼音:xìn yòng
1.以誠信用人?!蹲髠鳌P辍罚骸钙渚芟氯?,必能信用其民?!?br />2.聽信而納用。唐。韓愈 順宗實錄四:「吾諫官也,不可令天子殺無罪之人,而信用奸臣?!?br />3.誠實不欺的美德。如:「他是個講信用的人,既然說過要幫你,就一定會幫你的?!?br />4.不需要提供物資保證,而以按期償還的借貸活動。借入者除按期償還所借貸的貨幣資金或商品物資外,還要根據(jù)時間長短,支付給借出者一定的利息。主要分為商業(yè)信用的賒銷、預付,銀行信用的商業(yè)放款,國家信用的發(fā)行國庫券及消費信用的購屋分期付款等。
《國語辭典》:聽用(聽用)  拼音:tīng yòng
聽從采用?!稌?jīng)。大禹謨》唐??追f達。正義:「無孝,無信驗。不詢專斷,終必無成,故戒勿聽用?!埂段饔斡洝返诙嘶兀骸笇懥①H書為照,永不聽用了。」
《漢語大詞典》:用權(用權)
采用權變的辦法。 漢 桓寬 鹽鐵論·復古:“故志大者遺小,用權者離俗?!?明 徐渭 《雌木蘭》第二出:“論男女席不沾,沒奈何才用權。巧花枝穩(wěn)躲過蝴蝶戀?!?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由歷史所指示,凡有改革,最初,總是覺悟的智識者的任務……他也用權,卻不是騙人,他利導,卻并非迎合。”
《國語辭典》:拍板  拼音:pāi bǎn
1.歌唱時拍打歌曲的節(jié)奏。如:「他看得津津有味,跟著一邊拍板,一邊哼?!?br />2.拍賣貨物時所用的一塊板子。如:「一個小販拿著一塊拍板在路邊吆喝叫賣?!?br />3.樂器名。打擊樂器。又名檀板:(1)由三塊長方形紫檀或黃楊木板組成,前二塊木板以細弦捆縳,再以布帶連結后面的單塊木板。敲擊時,左手持后板,使下端突起的部分撞擊前面兩塊木板發(fā)聲。用于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常與板鼓合用,由鼓手兼操。也稱為「的谷板」、「歌板」、「象板」、「牙板」。(2)南管音樂所使用的拍板稱為「拍」,常為五片,演奏時右手執(zhí)兩片,左手執(zhí)三片,互擊之。
《國語辭典》:委禽  拼音:wěi qín
古代婚禮用雁作為訂婚的聘禮,故稱下聘為「委禽」?!蹲髠鳌U压辍罚骸膏嵭煳岱钢妹?,公孫楚聘之矣,公孫黑又使強委禽焉?!埂妒c頭。卷一二。候官縣烈女殲仇》:「彼以委禽相誘,女以完璧自堅?!?/div>
《漢語大詞典》:行風(行風)
指采用某種措施來教育感化。逸周書·大聚:“先誘之以四郊,王親在之,賔大夫免列以選,赦刑以寬,復亡解辱,削赦輕重皆有數(shù),此謂行風?!?孔晁 注:“行風化也?!?br />流動的風。 南朝 宋 鮑照 《與荀中書別》詩:“勞舟厭長浪,疲斾卷行風?!?/div>
《漢語大詞典》:克伐(剋伐)
(1).攻打,討伐。《后漢書·章帝紀》:“克伐 鬼方 ,開道 西域 。威靈廣被,無思不服。”
(2).損害。鏡花緣第六一回:“可惜這兩宗美品,世人不知,視為棄物;反用無益之苦茗,聽其克伐?!?br />(3).中醫(yī)學名詞。指使用性峻傷元的攻破消導藥物。《醫(yī)宗金鑒·內(nèi)治雜證法·脅肋脹痛》:“若行克伐,則虛者益虛,滯者益滯,禍不旋踵矣。”
(1).征服;克服。 晉 王嘉 拾遺記·周:“ 武王 資圣智而剋伐,觀天命以行誅?!?br />(2).中醫(yī)采用的驅(qū)除、攻逐等治療方法,稍過即傷元氣,因有“剋伐”之稱。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四》:“譬如有人病積痞者,無不劑而救之之理,即使驟畏剋伐,亦必漸次破除其壘塊,盪滌其腸胃,而后徐養(yǎng)之以和平?!?/div>
《漢語大詞典》:公量
(1).古代國定的量制。左傳·昭公三年:“ 陳氏 三量,皆登一焉,鐘乃大矣,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br />(2).國際市場買賣生絲、羊毛等商品所采用的一種重量標準。此類商品在空氣干濕不同的地方,隨含水量不同而生變化,因此國際通行方法是先將此類商品的樣品,烘凈水分,得出干量,再加一定比例的標準水分(公定回潮率),得其準確的重量作為重量標準,即為公量。
《漢語大詞典》:甄采
鑒別采用,選擇采用。宋史·選舉志一:“其屢不中科則衰邁而無成……故常數(shù)之外特為之甄采。” 清 曾國藩 《〈湖南文徵〉序》:“茲編所録,精於理者,蓋十之六,善言情者,約十之四,而駢體亦頗有甄采?!?黃侃 《漢唐玄學論》:“此時道家言論可供甄采者,良堇堇也?!?/div>
《國語辭典》:散兵  拼音:sǎn bīng
1.遣散或逃散的兵。《史記。卷九五。夏侯嬰傳》:「漢王既至滎陽,收散兵,復振?!?br />2.舊時軍中供役而未經(jīng)正式編制的兵士?!端鍟?。卷八。禮儀志三》:「事畢,大將、亞將等,各就牙帳。其馬步隊與軍中散兵,交為兩蕃,五日而代?!?br />3.戰(zhàn)斗時各個散開,以分散目標而進攻的兵士。
《漢語大詞典》:頗采(頗采)
稍微采用。史記·六國年表序:“獨有《秦記》,又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然 戰(zhàn)國 之權變亦有可頗采者,何必上古。”
分類:稍微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