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佛教菩薩名,梵文Maňju?rī的音譯,略稱“文殊”,意為“妙德”“妙吉祥”等,新譯“曼殊室利”。文殊師利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以論述“般若性空”和“般若方便”的理論著稱。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專司智慧,與司“理”的右脅侍普賢菩薩并稱。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yán)三圣”。
人物簡介
【介紹】: 春秋時(shí)齊國人。齊桓公獵于杜山。往見。公賜免租與役,不謝。公問何所欲,請賜富貴壽考,謂選良吏平法度,可得壽;賑之以時(shí),可得富;令少敬長,可得貴?;腹刀c管仲修政教,齊以霸。
人物簡介
【生卒】:?—前542 【介紹】: 春秋時(shí)齊國人。莊公近臣。崔杼殺莊公之亂,嬰以帷縛其妻載之,與申鮮虞乘而出奔。申鮮虞以為不德,遂推嬰妻下車。
人物簡介
【生卒】:前551—前479 【介紹】: 春秋時(shí)魯國陬邑人,名丘,字仲尼。先世為宋貴族。少貧賤,曾任委吏、乘田、中都宰,魯定公時(shí)官至司寇。因不滿魯國執(zhí)政季桓子所為,去魯而周游衛(wèi)、宋、陳、蔡、齊、楚等國,皆不為所用。晚年返魯,聚徒講學(xué),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余人。傳曾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xiàn),刪定魯史《春秋》,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史著作。為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者,其學(xué)說以“仁”為核心,以“禮”為規(guī)范。漢代以后,儒家學(xué)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鬃颖蛔馂槭ト耍瑲v代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先師”等號。今存《論語》,為研究其思想學(xué)說之資料。全上古三代文·卷三
子諱丘,字仲尼。其先宋人,殷之后,避難奔魯,為魯人。初仕季氏,為委吏乘田,定公以為中都宰、司空、司寇。去職,遍游諸國,不遇。哀公十六年卒,年七十三,或云年七十二。司馬遷尊為至圣,今稱「至圣先師。」贊《易》,刪《書》、《詩》,正禮樂,作《春秋》《孝經(jīng)》。弟子紀(jì)錄緒言為《論語》,皆在學(xué)官,唯《樂經(jīng)》不傳。
人物簡介
【介紹】: 春秋時(shí)齊國人。景公時(shí)為大夫,有寵。公病瘧疾,一年不愈。據(jù)以為乃祝固、史嚚之罪,事鬼神不效,請誅之。景公問晏嬰,諫止之。魯定公十年,齊魯夾谷之會(huì)時(shí),據(jù)亦從景公赴會(huì)。
人物簡介
【生卒】:?—前184 【介紹】: 西漢人。以連敖從劉邦起于薛。以三隊(duì)將入漢。定三秦,遷都尉。破項(xiàng)羽,為將軍。高祖六年封柳丘侯。卒謚齊。
人物簡介
【生卒】:?—前176 【介紹】: 西漢人。以舍人從劉邦起于豐。以左司馬入漢,以亞將破項(xiàng)羽。高祖六年,封成武侯。為漢中尉。及破英布,改封斥丘侯。卒謚懿。
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