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鎮(zhèn)江府丹陽人,字冶原。萬歷二十八年舉人。歷官攸縣知縣,升巴州知州。天啟初以參預(yù)鎮(zhèn)壓奢崇明之叛,升夔州府同知。入為南京戶部員外郎,出為廣西慶遠知府,平定當(dāng)?shù)赝凉匍g仇殺事件。官至廣西按察副使。
人物簡介
維基李景賢,陜西漢中府南鄭縣民籍洋縣人。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聯(lián)捷己未科進士,授河南西華縣知縣,擢主事,崇禎二年二月考察,以素行不謹(jǐn),冠帶閑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30
【介紹】:
明人。萬歷末為甘肅裴家營守備。天啟間為參將,守鎮(zhèn)番,屢挫來犯各部落之鋒。崇禎元年擢山海北路副總兵,三年清兵由撫寧向山海,惟賢與戰(zhàn),互有殺傷,旋奉馬世龍命援遵化,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維基常任賢,號復(fù)所,陜西米脂縣高渠鄉(xiāng)高廟山人,明朝末期政治人物、進士出身。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授戶部主事,歷官山東東昌府知府、四川順慶府知府、成都府知府、安綿兵備道副使等。崇禎二年,升任四川按察使,平定盜亂,后改任山西布政使,因病致仕。
人物簡介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號浮石。平湖趙氏子。受密老人付囑。住報恩。臘八示云。自舍皇宮入雪山。六年冷坐絕追攀。誰知今夜蒲團上。紺目無端發(fā)眚斑。山僧恁么告報。祇要諸人拈卻炙脂帽子。脫下鶻臭布衫。便見古釋迦不先。今彌勒非后。一切時中。不倚一物。凈裸裸上無攀仰。赤灑灑下絕己躬。千圣不能知。萬靈安可測。一切坐斷。不漏絲毫。又新正解制示云。才拴意馬不多時。頃刻隆冬又過之。耳畔只聞鑼鼓鬧。聲聲敲入??成絲。大眾。還有不隨聲色轉(zhuǎn)變者么。等閒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到恁么地??芍^知歸。若有人問從甚處來。切莫道報恩來。因甚如此。不將平實對。正要使他疑。故道泰不傳天子令。時清休唱太平歌。復(fù)舉世尊一日。與阿難行次。路見古塔。世尊便作禮。阿難云。此何人塔。世尊云。過去諸佛塔。阿難云。是誰弟子。世尊云。是我弟子。阿難云。應(yīng)當(dāng)如是。大眾。既是過去諸佛。為何又是現(xiàn)在世尊弟子。既是世尊弟子。為何又作禮。如是推求。一一相反。阿難為何又言。應(yīng)當(dāng)如是。能向這里。明得透得。一切有為法當(dāng)體即無為。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十二釋通賢,字浮石,姓趙氏,當(dāng)湖人也。生有奇秉,性厭薰惺。稍長志學(xué),便懷出世,年十九潛越南海,禮紹宗薙染,因歸省父母,以獨子苦留。稍自蓄發(fā),貌為慰解。后投武源普凈庵乘白重相剃度,受沙彌戒于云棲蓮,圓具于海寧湛然澄,隨侍嘉禾東塔,聞同堂舉七賢女尸陀林?有省。歸葬二親,復(fù)參證于云門,及聞金粟密道風(fēng)崇峻,決志歸依。明崇禎辛未,密遷天童,隨入侍寮。未幾,思出掩關(guān)武原,請辭,密語之曰:“汝三年關(guān)后,可隨處開堂,厚自保重。”去經(jīng)二載,密過嘉禾,破關(guān)執(zhí)侍,一日集眾,以拂子屬賢曰:“付汝為眾去?!弊允牵?dāng)湖青蓮請賢開法。甲申冬,主席遁村報昌,順治戊子,遷海門廣慧。甲午,牧云謝事天童,延賢主持。丁酉,遷嘉禾棲真。己亥,遷宜興善權(quán)。庚子,住虞山福城,退老西山支公之白馬澗。丁未七月二十五日入滅,世壽七十有五,塔于徑山之鵬搏峰下,著有語錄行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齊仲。天啟中由國子監(jiān)生授內(nèi)閣中書舍人。楊漣劾魏忠賢疏出,懷賢書其上云:“宜如(宋)韓魏公(琦)治任守忠故事,即時遣戍。”又與吳昌期書,有“事極必反,反正不遠”語。忠賢偵知之,大怒,矯旨下詔獄,拷掠死。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翊明,休寧人。官中書舍人及珰禍贈工部主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嘉興府秀水人,字圣徵。礪行績學(xué),天啟中舉賢良方正,不就。明亡自殺。有《濟荒書》、《榮樹堂集》。
人物簡介
維基白貽清,字希賢,號惠風(fēng),直隸武進縣(今屬江蘇常州市)人,明末政治人物,進士出身。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進士,授河南彰德府知府。天啟六年(1626年)升陜西按察使副使,負(fù)責(zé)西寧兵備道。崇禎元年(1628年)改陜西參政。崇禎四年(1631年)以右僉都御史銜兼甘肅巡撫。后以戶部右侍郎,任宣大總督。
人物簡介
維基楊時薦(1598年—1666年),字仲升,號賢甫,直隸鉅鹿(今河北省巨鹿縣)人,進士出身。順治三年,登進士,授山東聊城縣知縣。順治十五年,升任兵部主事、兵部郎中。順治十八年,擔(dān)任山東鄉(xiāng)試副主考,后處理鹽務(wù)。升任鴻臚寺卿、宗人府丞,官至左副都御史。后升任兵部右侍郎??滴跷迥耆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湖廣益陽人,字天門。天啟二年進士。崇禎中官至兵部侍郎。后見義軍四起,南都政局濁亂,知勢不可為,乃剃發(fā)為僧,隱于玉沙湖,號頑石,又號些庵。種菊自娛。竟客死。性恬退謙和,工詩文,擅書法,兼能繪事,寫竹尤妙。有《補山堂詩集》、《些庵雜著》。
維基郭都賢(1599年—1672年),字天門,庵號些庵,又號頑石道人,湖廣桃江三堂街合水橋人,天啟壬戌進士。歷任吏部稽勛司、驗封司、考功司主事、文選司員外郎、四川參議、江西學(xué)政、江西巡撫等,為官有賢聲,曾提拔史可法、洪承疇。清兵入關(guān)后出家,暗中抗清。工詩文、書法、繪畫,善于畫松、蘭、竹。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中秀才,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中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進士。三年授行人,丁憂歸。六年復(fù)除原職,七年,分校順天府鄉(xiāng)試,錄取史可法等六人。崇禎三年(1630年)升吏部稽勛司主事,郭都賢在吏部為官時,洪承疇被彈劾而罷免,郭都賢極力為洪承疇辯誣,要起用洪承疇。洪承疇視郭都賢為恩師。崇禎十年(1637年)起補四川參議,改江西,十四年升江西副使,分守嶺北道,十五年(1642年)升廣東督糧道參政,十六年出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江西,當(dāng)時張獻忠已入境內(nèi),敵兵充斥。都賢晝夜日夜修理防御工事,并把所有幕僚的薪資都捐獻給軍隊。左良玉駐兵九江,軍紀(jì)敗壞,搶劫百姓,于是郭都賢命左良玉離開,自己募兵抵抗張獻忠。當(dāng)時有人阻撓他,于是他辭官隱居廬山。崇禎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變時,郭都賢一度絕食,但沒死,史可法在揚州開府抗清,要封郭都賢,郭都賢不答應(yīng)。清順治三年(1646年)出家,入桃江浮邱觀為道士,一說為僧。組織了浮邱山“三千道士下洞庭”的抗清活動,即「洞庭舉事案」。桂王在肇慶即位,是為永歷帝,以兵部尚書一職召郭都賢,而郭都賢已出家,法號禎石。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八麟瑞,字石袍,號秋圃,海鹽人,萬歷己未進士歷官江西參政著有閒草己巳詩諸刻其詩清真婉暢頗近中唐風(fēng)調(diào)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思王,海鹽人。萬歷己未進士,除常州推官徵授南禮部主事改吏部歷江西右布政以僉都御史撫偏沅有哀鴻秋蟀諸集
維基吳麟瑞(16世紀(jì)—1644年),字在賢,號秋浦,浙江嘉興府海鹽縣人,軍籍。吳麟瑞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的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成進士,獲授常州府推官,上疏剔除白糧及織造的弊端;葉明生、馬道人煽動人民作亂,他擒拿其首領(lǐng)誅殺。之后他遷任南京禮部儀制司主事,歷官吏部考功司員外郎、稽勛司員外郎,升郎中,出為湖廣參議,再調(diào)江西參議、兵備常鎮(zhèn)。當(dāng)時地方軍隊懈怠,吳麟瑞加以整頓,親自督守清理丹陽練湖淤塞、丈量田畝,官民安樂。不久改任江西副使、兵備九江,一上任就到羅明德祠謁拜,并與諸生講學(xué)。崇禎六年(1633年),龜峰渡風(fēng)濤驟至,溺死者三十馀人,吳麟瑞惻然,捐建修筑萬年橋,與太平橋相望。升江西參政、兵備湖西后,移駐袁州府,因雙親去世辭官歸鄉(xiāng);其后起用為廣東參政,再次調(diào)任江西參政,升江西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他若發(fā)現(xiàn)貪污的官吏,不論有無才干必定罷黜,人民一致稱頌;十六年(1643年)升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巡撫偏沅,北京失陷后回歸家鄉(xiāng),十七年(1644年)冬季憤恨而去世。著有哀鴻、蟋蟀諸集。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五又性遇,字賢宗,昆明李氏子。幼而慧悟,卓爾不群。父見其行,止孤僻舍,依正覺既從染剃,勤修道業(yè),受具于野愚及正覺。本公示寂,性遇感念法乳,廬墓三載。時司馬傅公向其德行,延主慧光,恒以凈土化人。諸山仰慕,聞名起敬。誦禮之暇,尤工書法。寺中聯(lián)額,多其筆跡。清康熙甲辰歲示微疾,合掌而逝。年六十四,僧行五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02—1668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平湖人,字允和,號和衷。明崇禎十二年舉人。工書畫。明亡后出家杭州法華山,法名宏任,自號宗賢。
人物簡介
維基李紹賢(?—1643年),原名李紹芳,號印渚,山西平陽府蒲州民籍。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中舉后,更名李紹賢,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六月考選庶吉士,五年六月授翰林院編修,八月充實錄纂修官。崇禎元年會試同考,歷官中允、諭德、左庶子、詹事府少詹士兼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十三年升戶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督理錢法。十四年改禮部右侍郎,掌詹事府事,加從二品服俸,十六年養(yǎng)病卒。著有《館課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46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錢塘人,字寤伊。明諸生。明亡,于里社私立崇禎帝木主,每日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