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已按“事 → 叓事”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豫事
(1).參與謀事。豫,通“ 與 ”。 漢 荀悅 《漢紀·平帝紀》:“ 莽 聞之曰:‘ 雄 素不豫事,何故在此間,請問其故?’”
(2).謂對事情的成敗預先有所謀劃。 清 張惠言 《與左仲甫書》:“識足以察之,權足以致之,是之謂豫事。”
《漢語大詞典》:謨士(謨士)
(1).謂用計謀招徠士人。一說謀事,謀慮事情。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郭象 注:“縱心直前,而羣士自合,非謀謨以致之者也?!?陳鼓應 今注:“謨士,‘謀事’的同音借字。”
(2).謀士。 晉 陸機 《辨亡論》下:“卑宮菲食,以豐功臣之賞;披懷虛己,以納謨士之算?!?/div>
《國語辭典》:投門路(投門路)  拼音:tóu mén lu
托人謀事。如:「到處投門路,總算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div>
《漢語大詞典》:啖飯?zhí)?/div>
1.亦稱"啖飯地"。
2.指就職謀事而得以維持生活的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