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
詞典
1
分類詞匯
9
分類詞匯
本人
那邊
過來
書會
銀字兒
唱諢
雄辯社
第一人稱
第三人稱
《國語辭典》:
本人
拼音:
běn rén
1.稱自己。如:「這點(diǎn)小問題,難不倒本人?!乖?。關(guān)漢卿《金線池》第四折:「俺分離自去年,謝尊官哀憐,看本人顏面,得相公周全。」
2.當(dāng)事人、此人?!端疂G傳》第二九回:「等明日,先使人去那里探聽一遭。若是本人在家時,后日便去?!?br />3.在某種法律關(guān)系中,為實(shí)際權(quán)利義務(wù)主體之人,如代理人對于所代理之人、輔佐人對于所輔佐之人等,都稱為「本人」。
分類:
本人
自稱
當(dāng)事人
自己
說話人
提到
自身
《漢語大詞典》:
那邊
在那里;(不在說話人這里而在別處)例如:站到那邊去,等我叫你。
分類:
那邊
那里
不在
說話人
別處
《國語辭典》:
過來(過來)
拼音:
guò lai
1.由他處到此處?!毒劳ㄑ?。卷二八。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正沒擺布處,只見一個老兒,搖著一只船過來?!埂都t樓夢》第四二回:「過來,我替你把頭發(fā)攏一攏?!?br />2.連接在動詞后,表示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如:「經(jīng)過急救,車禍傷患終于醒過來了?!?br />3.連接在動詞后,表示能力、時間、數(shù)量等充分。如:「如果家事忙不過來,可以請個外傭幫忙?!?/div>
分類:
蘇醒
動詞
地點(diǎn)
說話人
時間
來到
自己
原來
能力
所在
敘述
數(shù)量
正常
充分
狀態(tài)
所在地
《國語辭典》:
書會(書會)
拼音:
shū huì
1.宋、元時小說、戲曲作者與藝人共同組織的團(tuán)體。《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一二出》:「真字能抄掌記,更壓著御京書會?!埂肚迤缴教迷挶尽:嗁N和尚》:「當(dāng)日推出這和尚來,一個書會先生看見,就法場上做了一只曲兒,喚做南鄉(xiāng)子?!?br />2.鄉(xiāng)村學(xué)塾。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jì)勝。三教外地》:「都城內(nèi)外,自有文武兩學(xué),宗學(xué)、京學(xué)、縣學(xué)之外,其馀鄉(xiāng)校、家塾、舍館、書會,每一里巷須一二所。弦誦之聲,往往相聞?!?br />3.書法同好組成的團(tuán)體。如:「今年書會要辦展覽,請大家要及早準(zhǔn)備作品。」
分類:
鄉(xiāng)村
學(xué)塾
說話人
戲曲
作者
藝人
行會
組織
《國語辭典》:
銀字兒(銀字兒)
拼音:
yín zì ér
宋人平話家之一。講說煙粉、靈怪、傳奇之事。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jì)勝。瓦舍眾伎》:「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埂锻ㄋ拙?。俳優(yōu)》引《古杭夢游錄》:「說話有四家:一銀字兒,謂煙粉靈怪之事?!?/div>
分類:
說話人
演述
《漢語大詞典》:
唱諢(唱諢)
宋 代說唱文學(xué)之一。 宋 時說話人有小說、說經(jīng)、講史書、合生四家。合生中有以說諢話為名的,叫唱諢。 明
陶宗儀
《
輟耕錄·院本名目
》
:“ 唐 有傳奇; 宋 有戲曲、唱諢、詞説; 金 有院本、雜劇、諸宮調(diào)?!眳㈤?宋 孟元老
《
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
》
、 宋 周密
《
武林舊事·諸色伎藝人
》
。
分類:
說唱文學(xué)
時說
說話人
說經(jīng)
合生
《漢語大詞典》:
雄辯社(雄辯社)
宋 代說話人的同業(yè)組織。 宋
周密
《
武林舊事·社會
》
:“二月八日為 桐川 張王 生辰, 震川行宮 朝拜極盛,百戲競集,如緋緑社(雜?。R云社(蹴球)……英畧社(使棒),雄辯社(小説)?!?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
第十二篇:“且謂小説有雄辯社(卷三),則其時説話人不惟各守家數(shù),且有集會以磨煉其技藝者矣?!?/div>
分類:
說話人
同業(yè)
組織
《國語辭典》:
第一人稱(第一人稱)
拼音:
dì yī rén chēng
1.語法上指代自己的詞為第一人稱。如我、吾、余等。
2.一種敘述法。以我的位置來描述事件。意謂自己即是事件的主角,參與事件的進(jìn)行。此方法可用于小說、電影的創(chuàng)作。如:「以第一人稱為主的創(chuàng)作,通常主觀意識很濃厚。」
分類:
言語
書面
口頭
動中
稱說
說話人
自己
《國語辭典》:
第三人稱(第三人稱)
拼音:
dì sān rén chēng
1.你、我以外的第三者,稱為「第三人稱」。
2.一種小說敘述法。作者立于旁觀者的地位,以描寫第三者的情節(jié)。這種體裁就稱為以第三人稱敘述的小說。如《西游記》、《紅樓夢》等古典小說,就是采第三人稱敘述的小說。
分類:
言語
動中
稱說
說話人
聽話
三方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