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416
典故
34
詞典
886
佛典
458
其它
38
共1416,分9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眾論
輿論
定論
論薦
無論
何論
共論
至論
言論
論定
讜論
勿論
經(jīng)論
論人
著論
《國語辭典》:
眾論(眾論)
拼音:
zhòng lùn
眾人的言論。《三國演義》第四回:「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div>
分類:
眾人
議論
《國語辭典》:
輿論(輿論)
拼音:
yú lùn
代表公眾意見的言論。如:「國際輿論」、「社會輿論」。《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設(shè)其傲狠,殊無入志,懼彼輿論之未暢者,并懷伊邑?!?/div>
分類:
輿論
公眾
言論
《國語辭典》:
定論(定論)
拼音:
dìng lùn
確切不變的論斷?!盾髯?。王制》:「為不善于幽而蒙刑于顯也,夫是之謂定論?!埂度辶滞馐贰返谒牧兀骸高@個朝野自有定論,老先生也不必過謙了?!?/div>
分類:
定論
確定
結(jié)論
原則
決定
論斷
《漢語大詞典》:
論薦(論薦)
選拔推薦。論,通“ 掄 ”。 晉
葛洪
《
抱樸子·刺驕
》
:“所論薦則蹇驢蒙龍駿之價,所中傷則 孝己 受 商臣 之談?!?宋
陸游
《江西到任謝表》
:“特旨造廷,非出公卿之論薦。”
《
清史稿·文苑傳一·吳偉業(yè)
》
:“侍郎 孫承澤 、大學(xué)士 馮銓 相繼論薦,授秘書院侍講,充修
《太祖》
、
《太宗圣訓(xùn)》
纂修官?!?/div>
分類:
選拔
推薦
《國語辭典》:
無論(無論)
拼音:
wú lùn
1.不論、不管?!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笭柕扔诎l(fā)榜后,無論中與不中,且來鎮(zhèn)署要緊!」《文明小史》第一八回:「無論他是什么人,我等皆當(dāng)平等相看,把他引而進之,豈宜疏而遠之?」
2.何論,更不必說的意思。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聊齋志異。卷一一。竹青》:「無論妾不能往;縱往,君家自有婦,將何以處妾乎?」
3.不追究。如:「戰(zhàn)地違紀分子格殺無論?!?/div>
分類:
無論
連詞
不必
不止
追究
不論
不管
在任
下結(jié)
結(jié)果
《漢語大詞典》:
何論(何論)
唐 宋 進士應(yīng)試的一種文體名。 宋
陸游
《
老學(xué)庵筆記
》
卷一:“國初,
《韻略》
載進士所習(xí)有何論一首。 施肩吾
《及第勑》
亦列其所習(xí)何論一首。何論蓋如‘三杰佐 漢 孰優(yōu)’,‘四科取士何先’之類?!?/div>
分類:
進士
應(yīng)試
文體
《國語辭典》:
共論(共論)
拼音:
gòng lùn
共同商談、討論?!度龂萘x》第一○回:「遂啟操徵聘郭嘉到兗州,共論天下之事?!?/div>
分類:
共同
商談
討論
《漢語大詞典》:
至論(至論)
指高超的或正確精辟的理論。
《淮南子·精神訓(xùn)》
:“藏
《
詩
》
《
書
》
,修文學(xué),而不知至論之旨,則拊盆叩瓴之徒也?!?漢
徐干
《
中論·貴言
》
:“或有周乎上哲之至論,通乎大圣之洪業(yè),而好與俗士辨者何也?” 清
袁枚
《
隨園詩話
》
卷八:“ 阮亭 奉為至論, 馮鈍吟 笑為謬談:皆非知詩者?!?/div>
分類:
高超
正確
精辟
理論
《國語辭典》:
言論(言論)
拼音:
yán lùn
言談議論。《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四》:「言論準宣尼,辭賦擬相如?!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嘎犚娝茄哉撠S采,倒底是個正經(jīng)人?!?/div>
分類:
言論
言談
言詞
輿論
發(fā)表
談?wù)?/a>
議論
意見
《國語辭典》:
論定(論定)
拼音:
lùn dìng
衡量人、物、事而給予評斷。如:「蓋棺論定」。
分類:
論定
編次
判決
考校
確定
個人
校定
一生
功過
是非
出結(jié)
結(jié)論
《國語辭典》:
讜論(讜論)
拼音:
dǎng lùn
正直的言論?!端问贰>砣?。蘇軾傳》:「自為舉子至出入侍從,必以愛君為本,忠規(guī)讜論,挺挺大節(jié),群臣無出其右?!挂沧鳌更h論」。
分類:
正直
直言
《漢語大詞典》:
勿論(勿論)
不追究;不談。
《
舊唐書·裴度傳
》
:“上曰:‘前事勿論,直言此時如何處置?’” 宋 孫光憲
《
北夢瑣言
》
卷一:“﹝ 唐宣宗 ﹞初聽政,謂宰相曰:‘佛者雖異方之教,深助理本,所可存而勿論,不欲過毀,以傷令德?!?span id="nr308bp"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九回:“姑勿論提倡出甚么道理,先問他被提倡的懂得不懂,再提倡不遲?!?/div>
分類:
追究
《漢語大詞典》:
經(jīng)論(經(jīng)論)
佛教指三藏中的經(jīng)藏與論藏。
《
梁書·謝舉傳
》
:“為 晉陵郡 時,常與義僧遞講經(jīng)論?!?唐
王維
《輞川別業(yè)》
詩:“ 優(yōu)婁比丘 經(jīng)論學(xué),傴僂丈人鄉(xiāng)里賢?!?宋
馬永卿
《
嬾真子
》
卷二:“ 顯慶 元年正月, 玄奘 法師在 大慈恩寺 翻譯西天所得梵本經(jīng)論。”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
第六篇:“佛教既漸流播,經(jīng)論日多,雜説亦日出?!?/div>
分類:
經(jīng)論
佛教
三藏
經(jīng)藏
《漢語大詞典》:
論人(論人)
評論人。 唐
韓愈
《送石處士序》
:“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dāng)否,論人高下,事后當(dāng)成敗,若 河 決下流而東注?!?明
黃淳耀
《吾師錄·恕物》
:“故曰論人,當(dāng)於有過中求無過,不當(dāng)於無過中求有過?!?魯迅
《書信集·致蕭軍》
:“ 中國 的論客,論事論人,向來是極苛酷的。”
選拔人才。論,通“ 掄 ”。
《
墨子·所染
》
:“故善為君者,勞於論人,而佚於治官?!?孫詒讓 間詁引 高誘 曰:“論猶擇也?!?/div>
分類:
評論
選拔
選拔人才
論人
人才
《國語辭典》:
著論(著論)
拼音:
zhù lùn
撰文以闡述自己的論點?!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朔因著論,設(shè)客難己,用位卑以自慰諭。」《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一》:「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div>
分類:
撰文
闡述
自己
論點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