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6
詞典
4
分類詞匯
32
共32,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皋比
講貫
講修
課講
講道
講讀
講武
閱武
講磨
講師
講切
素講
訓武
武校
治禮
《國語辭典》:
皋比
拼音:
gāo pí
1.虎皮?!蹲髠?。莊公十年》:「自雩門竊出,蒙皋比而先犯之?!箷x。杜預。注:「皋比,虎皮?!?br />2.虎皮的座席。后指教師的講席。唐。
戴叔倫
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
:「猊坐翻蕭瑟,皋比喜接連。」
3.武將的座席。明。劉基〈賣柑者言〉:「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
分類:
傳誦
虎皮
武將
講習
座席
講學
坐具
講席
強大
聲勢
《國語辭典》:
講貫(講貫)
拼音:
jiǎng guàn
1.講習、研習。唐。柳宗元〈國子司業(yè)陽城遺愛碣〉:「則又講貫經籍,俾達奧義?!?br />2.研求貫通?!锻ㄋ拙?。文學》引《國老談苑》:「講貫世務,以觀器識。」
分類:
講習
《漢語大詞典》:
講修(講修,講脩)
亦作“ 講脩 ”。
(1).猶講習。
《
三國志·吳志·孫和傳
》
:“常言當世士人,宜講脩術學,校習射御,以周世務?!?br />(2).謀議修治。 宋
張載
《始定時薦告廟文》
:“然而四時正祀,尚未講修?!?宋
汪應辰
《答程運干啟》
:“講修先世之好,曲示過情之襃?!?/div>
分類:
謀議
講習
修治
《漢語大詞典》:
課講(課講)
講習。
《元典章·圣政一·興學?!?/span>:“其在學儒人課講不廢者,與免雜泛差役?!?span id="mkcfm6y" class="book">《元典章·禮部五·醫(yī)學》
:“各處學校,若大小生員在學,而訓誨無法,課講鹵莽,茍應故事者,初次教授罰俸半月?!?/div>
分類:
講習
《國語辭典》:
講道(講道)
拼音:
jiǎng dào
講解經義或宗教教義?!稘h書。卷二一。律歷志上》:「今廣延群儒,博謀講道?!埂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肝壹?guī)煾福畔麻?,登壇講道。」
分類:
講道
講說
儒家
宗教
講習
經典
著作
意義
《國語辭典》:
講讀(講讀)
拼音:
jiǎng dú
講說誦讀。《北史。卷一七。魏景穆十二王傳上。陽平王新成傳》:「乃置學館于私第,集群從子弟,晝夜講讀?!固?。
白居易
與濟法師書
:「此六經皆上人常所講讀者,今故引以為問,必有甚深之旨焉?!?/div>
分類:
講讀
講習
習誦
誦讀
《國語辭典》:
講武(講武)
拼音:
jiǎng wǔ
講習武術、戰(zhàn)事。《禮記。月令》:「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射御、角力?!埂度龂萘x》第二○回:「今四海擾攘之時,正當借田獵以講武?!?/div>
分類:
講武
講習
習武
武事
《漢語大詞典》:
閱武(閲武)
講習武事。
《
晉書·虞溥傳
》
:“ 溥 從父之官,專心墳籍。時疆埸閲武,人爭視之, 溥 未嘗寓目。”
《
宋史·禮志二四
》
:“閲武,仍前代制。 太祖 、 太宗 征伐四方,親講武事,故不盡用定儀,亦不常其處。鑿講武池 朱明門 外以習水戰(zhàn)。復筑講武臺城西 楊村 ,秋九月大閲,與從臣登臺觀焉?!?元
鄭光祖
《三戰(zhàn)呂布》
第一折:“某乃 冀王 袁紹 是也,動而能文,長而閲武,自為官以來,累立戰(zhàn)功?!?span id="ljgngn1" class="book">《
明史·太祖紀三
》:“二月壬午,閲武?!?/div>
分類:
講習
習武
武事
《漢語大詞典》:
講磨(講磨)
講習磨礪。 宋
文同
《謝就差知興元府表》
:“是正譌謬,學問淺而未精;講磨本元,才識短而多泥。” 明
章懋
《兵部員外郎鶴山陸君墓志銘》
:“適予亦被命承乏南雍,而 汝亨 復來卒業(yè),講磨精至,遂以戊辰登第?!?/div>
分類:
講習
磨礪
《國語辭典》:
講師(講師)
拼音:
jiǎng shī
1.泛指傳授學識或技藝的人?!独m(xù)漢書志。第四。禮儀志上》:「養(yǎng)三老、五更之儀,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講師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為老,次一人為更也?!埂段墨I通考。自序》:「然其義則非儒宗講師不能明也。」
2.講授武術、軍事知識。晉。
張協
〈
七命
〉:「將因氣以效殺,臨金郊而講師?!固?。玄宗
放散圍兵制
:「昔周有岐陽之蒐,漢有扶風之命?;蛑v師習武,夸胡曜威。」
3.今《大學法》規(guī)定大學教師分級之第四級,在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之下。
分類:
高等學校
講習
講道
師旅
傳經
中職
儒師
職別
別次
高僧
助教
教師
《漢語大詞典》:
講切(講切)
講習切磋。 宋
彭龜年
《恭書潛邸賜所題梁燾奏語后跋》
:“臣仰惟陛下天縱高明,孜孜務學,凡所講切,必極體要。” 明
胡居仁
《奉張廷祥書》
:“聞知去冬與 陳公甫 相處,所以講切者如何?” 清
梁章鉅
《
退庵隨筆·勸學
》
:“如此議論,實為精透,然非再四講切,不聞此義矣。”
分類:
講習
切磋
《漢語大詞典》:
素講(素講)
素常講習。 宋
蘇軾
《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
之一:“然居安慮危,有國之常備,事不素講,難以應猝?!?宋
葉適
《朝請大夫陳公墓志銘》
:“初,用事者專國久,規(guī)釣奇功,威服內外,術不素講,而先事挑敵,在廷不獲聞, 思誠 聞而未察也。”
分類:
素常
講習
《漢語大詞典》:
訓武(訓武)
講習武事。
《舊唐書·文苑傳中·許景先》
:“此則訓武習戎,時習不闕,待寇寧歲稔,率由舊章?!?宋
晁補之
《上吳相公書》
:“夫 太宗 修文訓武,以培其基; 真宗 隆政講事,以潤其色; 仁宗 陶之以仁,表之以孝,四十二年,天下乂安,無狗吠之警。” 明
高啟
《長洲苑》
詩:“講蒐開別苑,訓武出離宮?!?/div>
分類:
講習
習武
武事
《漢語大詞典》:
武校
講習軍事武藝的場所。
《
南齊書·崔祖思傳
》
:“宜大廟之南,弘脩文序;司農以北,廣開武校?!?/div>
分類:
講習
軍事
武藝
場所
《漢語大詞典》:
治禮(治禮)
(1).講習禮儀。
《禮記·哀公問》
:“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漢
劉向
《
說苑·雜言
》
:“ 孔子 困于 陳 蔡 之間,居環(huán)堵之內,席三經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糝,弟子皆有饑色,讀
《
詩
》
《
書
》
,治禮不休?!?br />(2).司禮。
《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
:“先平明,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div>
分類:
講習
司禮
習禮
禮儀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