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49
詞典
8
分類詞匯
241
共241,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宦籍
別紀(jì)
籍錄
招狀
賞錄
備忘
役要
記纂
記下
記牒
脈書
議敘
代籍
醫(yī)案
經(jīng)折
《漢語大詞典》:
宦籍
記錄官員名位的簿冊文書。
《
史記·蒙恬列傳
》
:“ 高 有大罪, 秦王 令 蒙毅 法治之。 毅 不敢阿法,當(dāng)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 高 之敦於事也,赦之,復(fù)其官爵?!?郭沫若
《波斯詩人莪默伽亞謨》
:“后來 尼讓牟 入了宦籍,竟做到當(dāng)時(shí)的教王 阿爾士朗 (AlpArslan)的宰相?!苯柚溉温殲楣?。 清 昭槤
《
嘯亭雜錄·寵待大臣
》
:“ 陳中丞 時(shí)夏 宦籍 滇南 ,上因其母老,特命 云 貴 有司置傳,送其母至其任所。”
分類:
記錄
官員
名位
簿冊
冊文
文書
指任
任職
《漢語大詞典》:
別紀(jì)(別紀(jì))
正史外記錄遺聞佚事所成之書。 姚華
《論文后編》
:“紀(jì)始於
《
呂氏春秋
》
,而帝紀(jì)興於
《
史記
》
, 呂 書紀(jì)言, 遷 書紀(jì)事……餘若外紀(jì)、別紀(jì)之屬,都成著書?!眳⒁姟?別傳 ”。
分類:
正史
記錄
錄遺
《國語辭典》:
別傳(別傳)
拼音:
bié zhuàn
本傳以外,另舉些遺聞逸事以補(bǔ)充本傳的傳記文,稱為「別傳」。如《后漢書。董卓傳》注引《董卓別傳》。
分類:
史部
分類
記載
一人
《漢語大詞典》:
籍錄
登記錄用。 明
唐順之
《常熟縣二烈祠記》
:“自古奸人篡竊,而其故臣不幸以才見籍録。于斯之時(shí),彼有棄瑕用讐之圖,而我有佯合觀釁之便?!?/div>
分類:
登記
記錄
錄用
《國語辭典》:
招狀(招狀)
拼音:
zhāo zhuàng
承認(rèn)罪狀的供詞。元。戴善甫《風(fēng)光好》第四折:「這是他誑君的招狀,親筆的情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高宗見了招狀,大罵:『欺君賊婢!』」也稱為「伏狀」、「招伏」。
分類:
罪犯
招供
文字
記錄
《漢語大詞典》:
賞錄(賞録)
(1).賞賜財(cái)物和把功勞記錄在案。
《后漢書·郎顗傳》
:“立春以來,未見朝廷賞録有功,表顯有德,存問孤寡,賑恤貧弱?!?span id="lowtfdk" class="book">《
三國志·魏志·荀彧傳
》“復(fù)增邑千戶,合二千戶” 裴松之 注引
《荀彧?jiǎng)e傳》
:“是以先帝貴指縱之功,薄搏獲之賞;古人尚帷幄之規(guī),下攻拔之捷。前所賞録,未副 彧 巍巍之勛,乞重平議,疇其戶邑?!?清
張庚
《畫徵續(xù)錄·張宗蒼張述渠》
:“ 乾隆 十六年,恭遇圣駕南巡, 宗蒼 以畫冊進(jìn)呈,蒙恩賞録,即命入都祗候清廷?!?br />(2).欣賞錄用。 南朝 宋 鮑照
《紹古辭》
之三:“絃絶空咨嗟,形音誰賞録?!?/div>
分類:
賞賜
欣賞
財(cái)物
錄用
物和
功勞
記錄
在案
《漢語大詞典》:
備忘(備忘)
謂記錄下以備遺忘時(shí)查閱。 明 海瑞 撰有
《
備忘集
》
。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二)》
:“所記更為簡略,系備忘性質(zhì)?!?/div>
分類:
備忘
記錄
遺忘
查閱
《漢語大詞典》:
役要
記錄工役姓名人數(shù)的簿冊。
《
周禮·地官·鄉(xiāng)師
》
:“既役,受州里之役要,以攷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賈公彥 疏:“役要,則役人簿要?!?孫詒讓 正義:“
《大司馬》
云:‘大役屬其植,受其要?!⒃疲骸?,簿書也?!创怂^役要?!?/div>
分類:
記錄
工役
姓名
名人
人數(shù)
簿冊
《漢語大詞典》:
記纂(記纂)
記錄編輯。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
:“符號雜陳,記纂特備?!?/div>
分類:
記錄
編輯
《漢語大詞典》:
記下
用書面形式記錄下來。例如:記下他的錯(cuò)誤。
分類:
記下
書面
面形
記錄
《漢語大詞典》:
記牒(記牒)
亦作“ 記諜 ”。 史冊;文字記錄。
《
三國志·蜀志·宗預(yù)傳
》
“我六十何為不受邪”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臣 松之 以為 芝 以年啁 預(yù) ,是不自顧。然 預(yù) 之此答,觸人所忌,載之記牒,近為煩文?!?南朝 梁
沈約
《〈佛記〉序》
:“含靈萬品,既非記諜所窮;物物稟生,豈伊積塵能計(jì)?!?唐
岑文本
《擬〈劇秦美新〉》
:“摛記牒於無窮,播歌誦而盈耳?!?明
湯顯祖
《太學(xué)同游記敘》
:“維時(shí)人士波涌,然無記牒,久而遺忘,固人情也。”
分類:
史冊
文字
記錄
《漢語大詞典》:
脈書(脈書)
即醫(yī)書。記錄診脈方法的圖書。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 慶 有古先道遺傳 黃帝 、 扁鵲 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生死,決嫌疑,定可治?!?/div>
分類:
醫(yī)書
記錄
診脈
圖書
《國語辭典》:
議敘(議敘)
拼音:
yì xù
清代官吏有功而交吏部核議獎(jiǎng)勵(lì),稱為「議敘」。
分類:
考績
績優(yōu)
優(yōu)異
官員
奏請
給予
記錄
獎(jiǎng)勵(lì)
《漢語大詞典》:
代籍
漢 呂太后 賜 代王 宮人的名冊。典出
《
漢書·外戚傳上·孝文竇皇后
》
:“ 孝文竇皇后 , 景帝 母也, 呂太后 時(shí)以良家子選入宮。太后出宮人以賜諸王各五人, 竇 姬與在行中。家在 清河 ,愿如 趙 ,近家,請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 趙 之伍中’?;抡咄?,誤置籍 代 伍中。籍奏,詔可。當(dāng)行, 竇姬 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彊乃肯行。至 代 , 代王 獨(dú)幸 竇姬 ,生女 嫖 。 孝惠 七年,生 景帝 ?!焙笠蚪柚富实坼噙x宮女時(shí)記錄入選者的名冊。 清
吳偉業(yè)
《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歌》
:“聞道君王走玉驄,犢車不用聘昭容。幸遲身入 陳 宮里,卻早名填 代 籍中?!?/div>
分類:
太后
宮人
名冊
遴選
宮女
記錄
入選
帝王
《漢語大詞典》:
醫(yī)案(醫(yī)案)
中醫(yī)臨床實(shí)踐的記錄。
《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
載 淳于意 所云診籍,當(dāng)為醫(yī)案的起源。后世醫(yī)家的處方,前面書寫癥狀、病機(jī)、脈象、舌苔和治法,后列藥名、劑量、炮制法及服用法等,稱為醫(yī)案,體現(xiàn)了理、法、方、藥的具體運(yùn)用。 明 江瓘
《
名醫(yī)類案
》
、 清 呂留良
《東莊醫(yī)案》
、今人 袁焯
《叢桂草堂醫(yī)案》
,皆此類。 清 周中孚
《
鄭堂札記
》
卷三:“
《
史記·扁鵲傳
》
所載 趙簡子 、 虢太守 、 齊桓侯 三則,及
《倉公傳》
齊 侍御史 成 以下二十二則,乃后世醫(yī)案之祖。” 徐特立
《衛(wèi)生展覽會的重要意義》
:“我認(rèn)為西醫(yī)有讀中醫(yī)的醫(yī)案的必要?!?/div>
分類:
中醫(yī)
臨床
實(shí)踐
記錄
淳于意
《國語辭典》:
經(jīng)?。ń?jīng)?。 ?span id="cq6hz6r" class='label'>拼音:jīng zhé
記事用的小手摺。《水滸傳》第一八回:「只見何清去身邊招文袋內(nèi),摸出一個(gè)經(jīng)摺兒來?!埂度辶滞馐贰返诙鸹兀骸钢灰娨粋€(gè)十七八歲的小廝,右手拿著一本經(jīng)摺,左手拿著一本書?!?/div>
分類:
記帳
狹長
折子
簿本
記錄
備忘
事宜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