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68
詞典
1
分類詞匯
67
共68,分5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5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刺譏
野狐禪
諷刺
鉆刺
譏貶
謗譏
論刺
譏斥
譏詆
點鬼簿
帶刺
譏侮
冷話
評譏
頗譏
《漢語大詞典》:
刺譏(刺譏)
亦作“ 刺幾 ”。 猶言譏刺。
《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
:“不得意,乃著書,上採
《
春秋
》
,下觀近世,曰
《節(jié)義》
、
《稱號》
、
《揣摩》
、
《政謀》
,凡八篇。以刺譏國家得失,世傳之曰
《虞氏春秋》
?!?span id="dbbm7t6" class="book">《淮南子·泰族訓》:“刺幾辯義者,
《
春秋
》
之靡也?!?宋
蘇軾
《參寥子真贊》
:“外尩柔而中健武,與人無競,而好刺譏朋友之過?!?朱自清
《〈古詩十九首〉釋》
:“他們的來往,無非是趨勢利、逐酒食而已。這就帶些刺譏了。”
分類:
譏刺
《國語辭典》:
野狐禪(野狐禪)
拼音:
yě hú chán
佛教用語。指錯解的佛法。由錯解佛法將墮「野狐身」的典故演變而來,見《五燈會元。卷三。百丈懷海禪師》。宋。蘇軾〈常州太平寺法華院薝卜亭醉題〉詩:「何似東坡鐵柱杖,一時驚起野狐禪?!购蠓褐负f八道,邪道異端?!度辶滞馐贰返谝灰换兀骸溉羰前斯晌恼虑分v究,任你做出甚么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
分類:
禪宗
外道
異端
妄稱
開悟
邪僻
譏刺
刺語
《國語辭典》:
諷刺(諷刺)
拼音:
fèng cì
1.以婉言隱語相譏刺。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刺者,達也。詩人諷刺,周禮三刺,事敘相達,若針之通結矣?!?br />2.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用譏刺或嘲諷的方式,呈現(xiàn)社會生活面貌。如:「這是一部諷刺社會亂象的電影。」
分類:
諷刺
文藝
婉言
創(chuàng)作
相譏
譏刺
手法
嘲諷
筆法
《國語辭典》:
鉆刺(鑽刺)
拼音:
zuān cì
鉆營、刺探。《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肯用力鉆刺,少不得做個府佐縣正,昧著心田做去,盡可榮身肥家?!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韓子文是個窮儒,那有銀子鉆刺?」
分類:
鉆營
譏刺
指摘
謀求
《漢語大詞典》:
譏貶(譏貶)
譏刺貶責。 晉
葛洪
《
抱樸子·良規(guī)
》
:“或諫余以此言為傷圣人,必見譏貶?!?宋
周密
《
齊東野語·胡明仲本末
》
:“嘗於謫所著
《讀史管見》
數(shù)千萬言,極意譏貶 秦氏 ?!?胡適
《我們對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態(tài)度》
:“今日最沒有根據(jù)而又最有毒害的妖言是譏貶西洋文明為唯物的,而尊崇東方文明為精神的?!?/div>
分類:
譏刺
貶責
《漢語大詞典》:
謗譏(謗譏)
非議、譏刺。
《
漢書·師丹傳
》
:“謗譏匈匈,流於四方?!?元
孛術魯翀
《范墳詩》
:“舊德陳苦辭,往往阨謗譏?!?清
朱之瑜
《與本多重昭書》
:“是故羹藜衣敝,不敢以古制自豐,而下愚無知,謂為吝嗇,騰之謗譏。”
分類:
謗譏
非議
譏刺
《漢語大詞典》:
論刺(論刺)
議論和譏刺;議論和指責。
《
莊子·田子方
》
:“ 仲尼 曰:‘默,汝無言!夫 文王 盡之也,而又何論刺焉!彼直以循斯須也?!?成玄英 疏:“夫 文王 圣人,盡於妙理,汝宜寢默,不勞譏刺?!?唐
柳宗元
《答元饒州論政理書》
:“ 饒 之理,小也,不足費其慮。無所論刺,故獨舉均賦之事,以求往復而除其惑焉?!?明
劉基
《〈王原章詩集〉序》
:“詩貴自適,而好為論刺,無乃不可乎?!?/div>
分類:
議論
譏刺
指責
《漢語大詞典》:
譏斥(譏斥)
譏刺斥責。
《
南史·劉穆之傳
》
:“ 永明 初,撰
《
宋書
》
,譏斥禪代?!?span id="4qpnlkk" class="book">《
金史·張萬公傳
》:“譏斥先朝,固當治罪,然舊無此法?!?范文瀾 蔡美彪 等
《中國通史》
第三編第二章第八節(jié):“ 唐 朝廷向 江 淮 以及 嶺 南搜括大量財物,民眾已極困苦,官員為謀求大利,也爭著到這些地方去做官。名士 薛保遜 作文譏斥當時的州縣官。”
分類:
譏刺
斥責
八節(jié)
《漢語大詞典》:
譏詆(譏詆)
譏刺詆毀。
《
新唐書·韋昭度傳
》
:“ 行瑜 乃與 李茂貞 數(shù)上書,譏詆朝政?!?明
沈德符
《
野獲編·兵部·暹羅
》
:“ 程鵬起 泛海求援,固屬説夢,即 于公 譏詆,亦未得肯綮?!?/div>
分類:
譏刺
詆毀
《國語辭典》:
點鬼簿(點鬼簿)
拼音:
diǎn guǐ bù
唐代詩人楊烱寫文章喜歡連用古人的姓名,當時人稱他為「點鬼簿」。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六:「時楊之為文,好以古人姓名連用,如『張平子之談略,陸士衡之所記。』『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長統(tǒng)何足知之。』號為點鬼簿?!?/div>
分類:
姓名
譏刺
詩文
濫用
堆砌
故實
《國語辭典》:
帶刺(帶刺)
拼音:
dài cì
本指帶著刺。后形容人說話含有諷刺意味。如:「做人要心存仁慈,不要說話帶刺傷害別人。」
分類:
帶刺
含有
譏刺
意味
《漢語大詞典》:
譏侮(譏侮)
譏刺侮慢。 唐 孟棨
《
本事詩·徵異
》
:“有微吟者,其聲凄苦, 彌明 詠中譏侮之。” 元
袁桷
《先君子蚤承師友晚固艱貞習益之訓傳于庭述師友淵源錄·舒缶祥》
:“ 正則 以師道自任,好譏侮?!?/div>
分類:
譏刺
侮慢
《國語辭典》:
冷話(冷話)
拼音:
lěng huà
譏笑、責備的話。元。汪元亨〈醉太平。辭龍樓鳳闕〉曲:「聽人著冷話來調(diào)弄,由人著死句相譏諷?!挂沧鳌咐渚洹?、「冷語」。
分類:
譏刺
《漢語大詞典》:
評譏(評譏)
評議譏刺。 明 尹直
《蹇齋瑣綴錄》
:“其疏中謂‘上言大臣德政,雖律有禁,然薦賢為國,終無私意’。時人評譏:若爾,則強姦人命,皆可自首?!?/div>
分類:
評議
譏刺
《漢語大詞典》:
頗譏(頗譏)
謂微有譏刺。
《
后漢書·賈逵傳
》
:“﹝ 賈逵 ﹞不修小節(jié),當世以此頗譏焉,故不至大官?!?/div>
分類:
譏刺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