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服罪  拼音:fú zuì
承認自己所犯的罪行?!稘h書。卷七八。蕭望之傳》:「幸得不坐,復賜爵邑,與聞政事,不悔過服罪,深懷怨望?!?/div>
《漢語大詞典》:道罪
認錯;賠不是。 倪貽德 《零落》:“她很懊悔剛才那一句不識時務的話,但已來不及收回,她只得低聲的道罪求恕?!?/div>
分類:認錯
《國語辭典》:道歉  拼音:dào qiàn
向人表示歉意。如:「他為自己的莽撞行為,向她道歉,希望得到她的原諒。」
《國語辭典》:謝罪(謝罪)  拼音:xiè zuì
承認過錯,請求諒解?!妒酚洝>戆艘?。廉頗藺相如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三國演義》第三回:「太后曰:『汝等可詣大將軍府謝罪。』」
《漢語大詞典》:謝過(謝過)
承認錯誤,表示歉意。左傳·襄公三十年:“ 趙孟 問其縣大夫,則其屬也。召之而謝過焉?!?span id="kcs4wii" class="book">《史記·魯周公世家》:“ 齊 欲襲 魯君 , 孔子 以禮歷階,誅 齊 淫樂, 齊侯 懼,乃止,歸 魯 侵地而謝過?!?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 太和先生 者,姓 王氏 ……有爭訟,先生出片言,莫不詞窮,唯唯謝過者?!?/div>
《漢語大詞典》:應謝(應謝)
應對認錯。史記·酷吏列傳:“奏事即譴, 湯 應謝?!?/div>
分類:應對認錯
《漢語大詞典》:顧謝(顧謝)
回首道歉、認錯。
《國語辭典》:認錯(認錯)  拼音:rèn cuò
1.承認過失?!度龂萘x》第四五回:「操雖心知中計,卻不肯認錯?!埂段拿餍∈贰返诙呕兀骸肝髑溥@番倒著實服他料得不錯,只自己面子上不肯認錯?!?br />2.誤認。如:「他經(jīng)常認錯人?!?/div>
《國語辭典》:陪禮(陪禮)  拼音:péi lǐ
向人施禮道歉?!都t樓夢》第六八回:「鳳姐見他母子這般,也再難往前施展了,只得又轉過一副形容言談來,與尤氏反陪禮?!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五:「周秀才道:『自家兒子如何好受他金銀陪禮?』」也作「陪持」、「陪釋」、「賠禮」。
分類:施禮認錯
《漢語大詞典》:陪情
認錯,賠不是。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桑沖》:“女子方醒, 沖 再三陪情?!?趙樹理 《“鍛煉鍛煉”》:“ 楊小四 說:‘主任你的話是怎么說著的?人家鬧到咱的會場來了,還要給人家陪情是不是?’” 馬烽 《三年早知道》:“社長提出要補給城關農業(yè)社配了三口母豬的錢,并要 趙滿囤 去太平莊農業(yè)社向人家陪情道歉?!?/div>
分類:認錯
《國語辭典》:伏不是  拼音:fú bù shì
承認錯誤、不對。宋。楊無咎〈雨中花令。惆悵紅塵千里〉詞:「擬待歸來伏不是,更與問、孤眠子細。」《宋元戲文輯佚。風流王煥賀憐憐》:「伏不是權且恕我,有好處單饒折過?!?/div>
《國語辭典》:服軟(服軟)  拼音:fú ruǎn
低頭、認錯?!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回:「只因這事是他兄弟鬧的,太太雖然病不妨事,但他兄弟始終不肯服軟?!?/div>
分類:認輸認錯
《國語辭典》:張冠李戴(張冠李戴)  拼音:zhāng guān lǐ dài
把姓張的人的帽子誤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名實不符或弄錯事情、對象。清。孫承澤《天府廣記。卷三二。錦衣衛(wèi)》:「彼卑官小卒,以衙門為活計,惟知嗜利,鮮有良心……甚至張冠李戴,增少為多,或久禁暗處,或苦打屈服?!?/div>
《國語辭典》:死不認錯(死不認錯)  拼音:sǐ bù rèn cuò
執(zhí)意不肯承認錯誤。如:「人不怕犯錯,怕的就是死不認錯?!?/div>
《國語辭典》:嘴硬  拼音:zuǐ yìng
說話強硬,不肯認輸或認錯?!都t樓夢》第五八回:「你還嘴硬。有據(jù)有證在這里,我只和你廳上講去?!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三三回:「昨天那鴇婦雖然嘴硬,那形色甚是慌張,我們再到他那里問去?!挂沧鳌缸鞆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