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3詞典 3分類詞匯 160
《漢語大詞典》:陳詞(陳詞)
(1).謂著述辭賦。《楚辭·九章·抽思》:“結(jié)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王逸 注:“結(jié)續(xù)妙思,作辭賦也?!?br />(2).陳述意見。 漢 嚴(yán)忌 《哀時命》:“為鳳凰作鶉籠兮,雖翕翅其不容。靈皇其不寤知兮,焉陳詞而効忠?” 漢 東方朔 《七諫·謬諫》:“念三年之積思兮,愿壹見而陳詞?!?毛澤東 《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倘蒙采納施行,抗戰(zhàn)幸甚,中華民族解放事業(yè)幸甚。迫切陳詞,愿聞明教。”
(3).陳述申訴。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 葉相 夢錫 ,嘗守 常州 ,民有比屋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蓋鄰家。鄰家訟之,謂他日且占地。 葉 判曰:‘東家屋被西家蓋,仔細(xì)思量無利害。他時折屋別陳詞,如今且以壁為界?!?span id="hpli576" class="book">《元典章·吏部六·吏制》:“各處狀鋪之設(shè),本欲書寫有理詞訟,使知應(yīng)告不應(yīng)告之例,庶革泛濫陳詞之弊。”
(4).陳舊的言詞。 秦牧 《漫記端木蕻良》:“情節(jié)進展的節(jié)奏較慢,有時描繪事物比較枝蔓,運用語言陳詞稍多,卻感到是美中不足之處。”
《國語辭典》:引用  拼音:yǐn yòng
1.任用?!逗鬂h書。卷六七。黨錮傳。李膺傳》:「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為長樂少府?!埂洞笏涡瓦z事。元集》:「話說宋朝失政,國喪家亡,禍根起于王安石引用婿蔡卞及姻黨蔡京在朝,陷害忠良?!?br />2.言論及文章中援用古書典故、名人格言以及俗語等等,稱為「引用」。是一種訴之于權(quán)威或訴之于大眾的修辭法。
《國語辭典》:質(zhì)直(質(zhì)直)  拼音:zhí zhí
樸實正直?!墩撜Z。顏淵》:「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埂妒酚?。卷九六。張丞相傳》:「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堅忍質(zhì)直,且自呂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憚之?!?/div>
《國語辭典》:苦言  拼音:kǔ yán
苦口相勸,逆耳之言?!逗鬂h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東平憲王蒼傳》:「苦言至戒,望之如渴。」
分類:凄切言詞
《漢語大詞典》:舌端
(1).舌尖,舌頭。《韓詩外傳》卷七:“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筆端,避武士之鋒端,避辯士之舌端?!?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辭者,舌端之文,通己於人。”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即有時偶涉詩書,亦係耳根聽熟之語,舌端調(diào)慣之文?!?br />(2).舌所以言,因引申為言詞。北齊書·盧文偉傳:“ 詢祖 詞情艷發(fā),早著聲名,負(fù)其才地,肆情矜驕,京華人士,莫不畏其舌端?!?唐 元稹 《和樂天贈樊著作》:“是時 游 夏 輩,不敢措舌端?!?/div>
《國語辭典》:鋒芒(鋒芒)  拼音:fēng máng
1.刀劍的尖利部分。比喻人的銳氣與才華。如:「鋒芒太露」?!度龂萘x》第二二回:「操因其未破,陰交書命,外助王師,內(nèi)相掩襲。會其行人發(fā)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挫縮,厥圖不果?!?br />2.細(xì)微的事情。漢。王充《論衡。超奇》:「鋒芒毛發(fā)之事,莫不紀(jì)載?!?/div>
《國語辭典》:芒刺  拼音:máng cì
草葉上的細(xì)小尖刺?!度龂萘x》第二○回:「朕每見之,背若芒刺?!埂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腹媚锎藭r心慌意亂,如生芒刺,如坐針氈?!?/div>
《國語辭典》:芒刺在背  拼音:máng cì zài bèi
比喻因畏忌而極度不安。《漢書。卷六八?;艄鈧鳌罚骸感凼剂?,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nèi)嚴(yán)憚之,若有芒刺在背?!埂缎绿茣>硪欢?。崔日用傳》:「然每一反思,若芒刺在背?!挂沧鳌副成⒋獭埂ⅰ副橙裘⒋獭?。
分類:不安
《漢語大詞典》:費辭(費辭)
亦作“ 費詞 ”。
(1).多費言詞;饒舌。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言未畢,先生攝衣而起曰:‘子前所説,似玉巵之無當(dāng),徒費辭而難領(lǐng)?!?唐 張?zhí)?《觀生束修判對》:“各宜知理,奚至費詞?!?明 吳承恩 《慰友人》詩:“碧空瞥見雁排字,緑樹已無鸎費詞。” 梁啟超 《祭蔡鍔文》:“嗚呼!自吾 松坡 之死,國中有井水飲處皆哭,寧更待吾之費詞。”
(2).多馀的言詞;廢話。 宋 尹洙 《故龍圖閣直學(xué)士朝散大夫尚書刑部郎中劉公墓表》:“無溢言費辭以累其實,后之人欲見公德業(yè),當(dāng)視於斯文為不誣矣?!?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保辜》:“況保辜一狀,早已定其供招,夫后來之檢審,又可以無費詞矣。” 劉師培 文說·和聲:“又如‘遑暇’重言,‘庸何’并列,‘期期’象口吃之聲,‘耳耳’表不然之意,雖施諸縑墨,係屬費詞,然傳其聲貌,非此莫由?!?/div>
《漢語大詞典》:色辭(色辭)
神態(tài)和言詞。 唐 韓愈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詩:“我昔實愚惷,不能降色辭?!?宋 葉適 《〈沈子壽文集〉序》:“今 子壽 專自降抑,未嘗以色辭忤物?!?/div>
《漢語大詞典》:言象
指在言詞上留下的跡象。 南朝 梁 沈約 《均圣論》:“豈唯言象莫窺,良以心慮事絶?!?span id="fias1t6" class="book">《宣和畫譜·陸探微》:“人謂畫有六法,自古罕能足之, 探微 得法為備,窮理盡性,事絶言象?!?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jié):“不立佛殿,只立法堂,表示法超言象。”參見“ 言筌 ”。
《國語辭典》:言筌  拼音:yán quán
言語的跡象。唐。許康佐宣尼宅聞金石絲竹之聲賦〉:「事寧同于想像,理實閟于言筌?!顾?。嚴(yán)羽《滄浪詩話。詩辯》:「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挂沧鳌秆栽彙埂?/div>
《漢語大詞典》:心盟
未表現(xiàn)于言詞的內(nèi)心誓約。 明 李東陽 《祭尼山廟文》:“尚冀圣靈其幸鑒之,庶幾無負(fù)於心盟也?!?清 黃景仁 《蔣心馀先生齋頭觀范巨卿碑額拓本》詩:“乃今見此墓碑額,似索心盟話疇昔。” 袁鷹 《悲歡·不滅的詩魂》:“即使是愛情詩里,也一樣能聽到金戈鐵馬的鼓聲和革命戰(zhàn)土的心盟。”
《國語辭典》:淫辭(淫辭)  拼音:yín cí
不合乎正道的放蕩言辭。《孟子。公孫丑上》:「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張中丞傳后敘:「不追議此,而責(zé)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shè)淫辭而助之攻也?!?/div>
《國語辭典》:詞義(詞義)  拼音:cí yì
語詞表達的意義。
《國語辭典》:鄙言  拼音:bǐ yán
1.淺俗、粗鄙的言詞。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太真終日無鄙言?!埂度龂萘x》第九三回:「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
2.謙稱自己說的話。《后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凡人為貴,當(dāng)使可賤,如卿等欲不可復(fù)賤,居高堅自持,勉思鄙言?!?/div>
《國語辭典》:美言  拼音:měi yán
1.代人說好話。如:「您若見著我們經(jīng)理,還請美言兩句?!?br />2.善言?!秶Z。周語下》:「夫耳內(nèi)和聲,而口出美言,以為憲令,而布諸民?!?br />3.浮華的言詞?!独献印返诹苏拢骸感叛圆幻溃姥圆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