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驚覺(驚覺)  拼音:jīng jué
受到驚動而覺醒?!度龂萘x》第三回:「莊主是夜夢兩紅日墜于莊后,驚覺,披衣出戶,四下觀望。」《儒林外史》第四五回:「睡到四更時分,門外一片聲大喊。兩兄弟一齊驚覺?!?/div>
《漢語大詞典》:警悟
(1).警覺領(lǐng)悟;機(jī)敏領(lǐng)會。 漢 王充 論衡·藝增:“增其語,欲以懼之,冀其警悟也?!?span id="6661jfr"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 鐵生 ﹞心中想著 臥師 所言禍福之報,好生警悟?!?艾蕪 《夜歸》:“ 康少明 忽然警悟出了,原因一定出在他的臉上?!?br />(2).告戒使覺悟;警戒醒悟。舊唐書·郝處俊傳:“且天降災(zāi)異,所以警悟人君。其變茍實,言之者何罪?”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九:“ 張無垢 貶 南安 ,凡十有四年。寓處僧舍,未嘗出戶,其一話一言,舉足為法,警悟后學(xué)宏矣?!?br />(3).機(jī)敏聰慧。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yù):“ 林公 云:‘見 司州 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終日忘疲?!?宋 范仲淹 《忠獻(xiàn)范公墓志銘》:“公警悟過人,挺然國器?!?span id="re11h1d" class="book">《金史·納合椿年傳》:“初置 女直 字,立學(xué)官於 西京 , 椿年 與諸部兒童俱入學(xué),最號警悟?!?/div>
《國語辭典》:猛省  拼音:měng xǐng
1.深自反省?!陡;萑珪>硪晃?。刑名部。自盡》:「本縣言出令隨,爾等試靜思,猛省毋忽?!?br />2.忽然覺悟?!吨熳诱Z類。卷一三。力行》:「人心之公,每為私欲所蔽,所以更放不下。但常常以此兩端體察,若見得時,自須猛省,急擺脫出來?!埂端疂G傳》第四七回:「宋江勒馬看時,莊上不見刀鎗軍馬。心中疑忌。猛省道:『我的不是了。天書上明明戒說:「臨敵休急暴。」』」也作「猛醒」。
3.突然憶起。宋。王炎〈青玉案。深紅數(shù)點(diǎn)〉詞:「正寥茖,無情緒。猛省從前多少事?!?/div>
《國語辭典》:后覺(後覺)  拼音:hòu jué
較晚覺悟事理的人?!睹献?。萬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
分類:覺悟
《漢語大詞典》:悟徹(悟徹)
亦作“ 悟澈 ”。 佛教謂破迷妄、開真智。亦指覺悟得透徹、徹底。紅樓夢第二二回:“ 黛玉 又道:‘……我還續(xù)兩句云:無立足境,方是乾凈?!?寳釵 道:‘實在這方悟徹。’”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 何玉鳳 立地回心,一點(diǎn)靈犀悟澈,那 安龍媒 良緣有定。” 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昔者屢受此苦,今已悟澈而決不作此事矣?!?/div>
《漢語大詞典》:悟主
使主上覺悟。 晉 陸機(jī) 《漢高祖功臣頌》:“宣力王室,匪惟厥武。揔干 鴻門 ,披闥帝宇;聳顏誚 項 ,掩淚悟主?!?span id="b1x2ovg" class="book">《新唐書·房琯傳贊》:“ 琯 以忠誼自奮,片言悟主而取宰相,必有以過人者?!?/div>
《國語辭典》:覺海(覺海)  拼音:jué hǎi
佛教用語:(1)證悟的境界。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卷六:「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梗?)佛法。隋。盧思道遼陽山寺愿文〉:「投心覺海,束意玄門?!?/div>
《漢語大詞典》:迷悟
迷惑與覺悟。景德傳燈錄·富那夜奢:“迷悟如隱顯,明闇不相離?!?明 袁宗道 《讀〈論語〉》:“憂樂之機(jī),係一念迷悟間耳?!?朱自清 《毀滅》詩:“在我對著黑毧毧又白漠漠的將來,不知取怎樣的道路,卻盡徘徊于迷悟之糾紛的時候,那時候她和他便隱隱地顯現(xiàn)了。”
分類:迷惑覺悟
《漢語大詞典》:晚悟
謂覺悟太遲;后來醒悟。 宋 蘇軾 《雨中過舒教授》詩:“飛鳶悔前失,黃犬悲晚悟?!?章炳麟 《與孫思昉論時事書》二:“ 張學(xué)良 始則失地,今幸固守 錦州 ,亡羊補(bǔ)牢,可稱晚悟。”
分類:覺悟醒悟
《國語辭典》:酣夢(酣夢)  拼音:hān mèng
熟睡、沉睡。如:「他出門晨跑時,全家都還在酣夢中?!?/div>
《漢語大詞典》:靈知(靈知)
(1).猶靈覺。指眾生本具的靈明覺悟之性。 晉 支遁 《詠八日詩》之一:“交養(yǎng)衛(wèi)恬和,靈知溜性命?!?南朝 齊 王融 《法樂辭》之八:“靈知湛常然,符應(yīng)有盈缺?!?南朝 梁宣帝 《迎舍利》詩:“靈知雖隱顯,妙色豈榮枯。”
(2).猶良知。 清 黃宗羲 《與友人論學(xué)書》:“為 陸 王 之學(xué)者,據(jù)靈知以詆 程 朱 ,是以佛攻 老 ?!?/div>
《漢語大詞典》:廓爾(廓爾)
(1).開悟貌。覺悟貌。《文選·曹植〈七啟〉》:“今予廓爾,身輕若飛。愿反初服,從子而歸?!?張銑 注:“廓爾,開悟貌?!?br />(2).空闊貌。 唐 寒山 《詩》之二二八:“性月澄澄朗,廓爾照無邊?!?/div>
《漢語大詞典》:善權(quán)(善權(quán))
佛教語。謂多方巧說導(dǎo)人覺悟。《維摩詰經(jīng)·佛國品》:“菩薩行善權(quán)方便故,於佛國得道,一切行權(quán)攝人為善生于佛土。”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書》:“尋 釋迦 之教,以善權(quán)救物。” 南朝 梁武帝 《游鐘山大愛敬寺》詩:“才性乏方便,智力非善權(quán)?!?/div>
《漢語大詞典》:覺岸(覺岸)
佛教語。由迷惘而到覺悟的境界。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證果》:“與君永歸三寳,指覺岸以同登?!?span id="rpakaqm" class="book">《花月痕》第三二回:“萬頃情波,都成覺岸。” 清 汪吉人 等《〈軍次實錄〉序》:“前所著之《資政新篇》、《英杰歸真》一切寳制諸書,固已刊刷頒行。足登斯世於覺岸,不致終陷於沉淪矣?!?/div>
《國語辭典》:憬然  拼音:jǐng rán
覺悟的樣子。如:「憬然覺悟」。
分類: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