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叵羅(叵羅)  拼音:pǒ luó
酒器。《北齊書。卷三九。列傳。祖珽》:「后為神武中外府功曹,神武宴僚屬,于坐失金叵羅,竇泰令飲酒者皆脫帽,于珽髻上得之,神武不能罪也?!埂短綇V記。卷一四四。王涯》:「晝窺之,或見銅叵羅,或見銀熨斗者,水腐不可飲?!?/div>
《漢語大詞典》:南道
(1).指南方。史記·游俠列傳:“至若北道 姚氏 ,西道諸 杜 ,南道 仇景 ,東道 趙他 、 羽公子 , 南陽 趙調(diào) 之徒,此 盜跖 居民間者耳,曷足道哉!” 漢 王充 論衡·言毒:“南道名毒曰短弧。”
(2).南面或南方的道路。《楚辭·劉向〈九嘆·憂苦〉》:“邅彼南道兮,征夫宵行?!?王逸 注:“言己放流轉(zhuǎn)彼 江南 之道?!?br />(3).專指古代中原地區(qū)對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南北二道中的南道。漢書·西域傳上:“自 玉門 、 陽關(guān) 出 西域 有兩道。從 鄯善 傍 南山 北,波河西行至 莎車 ,為南道;南道西踰 蔥嶺 則出 大月氏 、 安息 ?!?/div>
《國語辭典》:胡人  拼音:hú rén
古代對北方異族及西域各民族的稱呼?!段倪x。賈誼。過秦論》:「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固?。王昌齡 胡笳曲:「三奏高樓曉,胡人掩涕歸?!挂卜Q為「胡兒」。
《漢語大詞典》:秦地
(1).指 秦國 所轄的地域。戰(zhàn)國策·秦策一序:“ 蘇 張 説,外自 弘農(nóng) 故關(guān)以西, 京兆 、 扶風 、 馮翊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 安定 、 天水 、 隴西 皆 秦 地?!?span id="hkbogia" class="book">《晉書·地理志上》:“及 平王 東遷 洛邑 ,以 岐 酆 之地賜 秦襄公 ,則為 秦 地,累世都之,至 始皇 ,遂平六國?!?唐 杜甫 《洞房》詩:“ 秦 地應(yīng)新月,龍池滿舊宮?!?梁啟超 《戰(zhàn)國載記·紀列國疆域形勢章》:“其時 秦 地之廣,乃僅與 韓 、 宋 、 燕 比肩。”
(2). 漢 時 西域 諸國對中國的稱呼。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jīng)下·智嚴:“彼諸道俗聞而嘆曰:‘ 秦 地乃有求道沙門矣!’”
《漢語大詞典》:胡僧
古代泛稱西域、北地或外來的僧人。 唐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藥囊親道士,灰刼問胡僧?!?仇兆鰲 注引 曹毗 《志怪》:“ 漢武帝 穿 昆明池 極深,悉是灰墨,無復(fù)土。以問 東方朔 ,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問西域僧。’”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咫:“計僧去五六坊,復(fù)有一少年,美如冠玉,騎白馬,遂扣其門曰:‘適有胡僧到無?’ 布 遽延入,具述胡僧事,其人吁嗟不悅?!?span id="bphewtk" class="book">《宣和遺事》后集:“及入寺門,見有石鐫二金剛,并拱手對立。又見 胡 僧出迎?!?/div>
《國語辭典》:烏孫(烏孫)  拼音:wū sūn
國名。漢時建于西域,其位置相當于今新疆境內(nèi)溫宿縣以北,伊寧市以南之地。
《國語辭典》:僧伽  拼音:sēng qié
梵語sa?gha的音譯。意為大眾或會議。佛教用以指出家團體。《大智度論》卷三:「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div>
《國語辭典》:于闐(于闐)  拼音:yú tián
1.地名。位于新疆南部,瀕克里雅河西岸。為南疆綠洲之一,有漢、回兩城,回城較繁榮。
2.國名。位于今新疆和闐縣一帶,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也作「于寘」。
分類:西域
《國語辭典》:玉門關(guān)(玉門關(guān))  拼音:yù mén guān
兩漢時期通往西域的關(guān)隘。位于敦煌西北七十五公里處,哈拉湖西,由于大量的和闐玉由此運入中土,故稱為「玉門關(guān)」。也稱為「玉門」、「玉關(guān)」。
《國語辭典》:苾芻(苾芻)  拼音:bì chú
佛教用語。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梵語bhik?u的音譯。女性出家受具足戒者稱「苾芻尼」(梵語bhik?u?ī)?!惰べ煹卣摗肪砹骸钙兤c當知于諸法中,假立有我?!挂沧鳌副惹稹埂ⅰ副惹瘛?。
《漢語大詞典》:后成(後成)
古代西域小國名。漢書·匈奴傳下:“ 狐蘭支 與 匈奴 共入寇,擊 車師 ,殺 后成 長?!?顏師古 注:“ 后成 , 車師 小國名也。”
《漢語大詞典》:副尉
(1). 漢 代西域副校尉的簡稱。 南朝 梁 任昉 《丞相長沙宣武王碑》:“都護之威既弛,副尉之策已謝?!?br />(2). 唐 代設(shè)武散官,如旅威、致果、翊麾、宣節(jié)、御侮、仁勇、陪戎等副尉之類,官階在六品以下。 宋 元 沿用此制,但官階最低。參閱通典·職官二二。
(3). 清 代武官名。隸屬于守衛(wèi)京師的提督九門步軍統(tǒng)領(lǐng)。有翼尉、協(xié)尉、副尉、負責守衛(wèi)、巡警、掃除等職。參閱清史稿·職官志四
《漢語大詞典》:折楊柳(折楊柳)
(1).古《橫吹曲》名。傳說 漢 代 張騫 從 西域 傳入《德摩訶兜勒曲》, 李延年 因之作新聲二十八解,以為武樂。 魏 晉 時古辭亡失。 晉 太康 末, 京 洛 有《折楊柳》歌,辭多言兵事勞苦。 南朝 梁 、 陳 和 唐 人多為傷春惜別之辭,而懷念征人之作尤多。曲為五言,唯 唐 有七言者。參閱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二·折楊柳
(2).詞牌名。即《楊柳枝》。
《國語辭典》:龜茲(龜茲)  拼音:qiū cí
國名。漢代西域國之一。
《漢語大詞典》:宛馬(宛馬)
古代西域 大宛 所產(chǎn)的名馬。后亦泛指北地所產(chǎn)好馬。漢書·張騫傳:“得 烏孫 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宛 汗血馬,益壯,更名 烏孫 馬曰‘西極馬’, 宛 馬曰‘天馬’云?!?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八:“牽牛去幾許, 宛 馬至今來?!?清 孔尚任 《桃花扇·賺將》:“ 宛 馬嘶風緩轡來, 黃河 冰上北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