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塞責(塞責)  拼音:sè zé
1.抵償過失、抵罪?!俄n詩外傳》卷一○:「前猶與母處,是以戰(zhàn)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歿矣,請塞責?!?jié)h。楊惲 報孫會宗書:「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豈意得全首領,復奉先人之丘墓乎?」
2.盡其責任?!妒酚?。卷一二二??崂袅袀?。張湯》:「湯無尺寸功,起刀筆吏,陛下幸致為三公,無以塞責?!埂稘h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恐先狗馬填溝壑,終無以報德塞責?!?br />3.敷衍了事。《明史。卷二○六。列傳。張逵》:「會疏則刪削忌諱以避禍,獨疏則毛舉纖微以塞責?!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呕兀骸付派髑湫Φ溃骸哼@是一時應酬之作,何足掛齒?況且那日小弟小恙進場,以藥物自隨,草草塞責而已。』」
《國語辭典》:補察(補察)  拼音:bǔ chá
補救過失,明察是非?!秶Z。周語上》:「庶人傳語,近臣盡規(guī),親戚補察,瞽史教誨。」唐。白居易 策林四。六十八議文章:「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雖彫章鏤句,將焉用之?!?/div>
分類:補過得失
《國語辭典》:蓋愆(蓋愆)  拼音:gài qiān
掩飾罪行不使別人知道。語本《書經。蔡仲之命》:「爾尚蓋前人之愆,惟忠惟孝。」
《漢語大詞典》:衲袍
(1).用碎布料縫綴的袍服。 宋 洪邁 《夷堅乙志·俠婦人》:“吾手製衲袍以贈君,君謹服之,惟吾兄長馬首所向?!?br />(2).指縫補過的舊衣。 宋 郭彖 睽車志卷六:“ 劉先生 者, 河 朔人。年六十餘,居 衡岳 紫蓋峰 下,間出 衡山 縣市,從人丐得錢,則市鹽酪徑歸……縣市一富人,嘗贈一衲袍, 劉 欣謝而去?!?/div>
《國語辭典》:以功補過(以功補過)  拼音:yǐ gōng bǔ guò
用功勞來彌補過失?!稌x書。卷六二。劉琨傳》:「馮異垂翅,而奮翼于澠池,皆能因敗為成,以功補過。」也作「以功覆過」。
《國語辭典》:計功補過(計功補過)  拼音:jì gōng bǔ guò
考定功績以彌補過失。漢。荀悅《漢紀。卷二三。孝元皇帝紀下》:「齊桓先有匡周之功,后有滅項之罪,君子計功補過。」
《國語辭典》:退思補過(退思補過)  拼音:tuì sī bǔ guò
退居自思,彌補過錯?!妒酚?。卷六二。管晏傳。太史公曰》:「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
《漢語大詞典》:筆誤作牛(筆誤作牛)
晉書·王獻之傳:“ 桓溫 嘗使﹝ 王獻之 ﹞書扇,筆誤落,因畫作烏駮牸牛,甚妙。”后因以“筆誤作?!庇麟S機應變,化拙成巧或持功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