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1詞典 2分類詞匯 89
《國語辭典》:揄袂  拼音:yú mèi
垂手衣內(nèi)而行。《莊子。漁父》:「須眉交白,被發(fā)揄袂。」
《漢語大詞典》:捐袂
捐棄衣袖。喻出會相愛者未遇,因失望而捐棄信物。語本楚辭·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 江 中,遺余褋兮 醴 浦?!?南朝 梁 江淹 《去故鄉(xiāng)賦》:“出汀洲而解冠,入 溆 浦而捐袂?!?/div>
《漢語大詞典》:帣鞲(帣韝)
卷束衣袖并加臂套。 宋 蘇軾 《送宋朝散知彭州迎侍二親》詩:“帣韝上壽白玉壺,公堂登歌鳳將雛?!?/div>
分類:卷束衣袖
《漢語大詞典》:返袂
用衣袖拭淚。形容哭泣。太平廣記卷二○三引 五代 劉□ 《耳目記·王中散》:“ 敬傲 即應(yīng)命而奏之,聲清韻古,感動神人,曲終, 敬傲 潸然返袂云:‘憶在 咸通 ,王庭秋夜,供奉至尊之際,不意流離於此也?!眳⒁姟?反袂 ”。
分類:衣袖哭泣
《漢語大詞典》:反袂
用衣袖拭淚。形容哭泣。《公羊傳·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span id="czc0iec" class="book">《孔子家語·辯物》:“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唐 鄭浣 《唐故同州司兵參軍杜行方墓志銘》:“有子五人, 碩 、 顥 、 顗 、 頎 ,其幼小字曰 老老 ;女子子二人,皆柴立致毀,弔賓為之反袂。”
分類:衣袖哭泣
《漢語大詞典》:霧袖(霧袖)
輕柔飄拂的衣袖。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疾趨巧步,霧袖芬披。舒娥眉之窈窕,委弱骨之逶迤?!?唐 李益 《避暑女冠》詩:“霧袖煙裾云母冠,碧琉璃簟井冰寒?!?/div>
《漢語大詞典》:柘袖
柘枝舞者的衣袖。借指舞女。 明朱鼎《玉鏡臺記·石勒稱王》:“承恩居 未央 ,羅衣染,惹天香,攜柘袖,諳宮商。綸音方召幸,忙整金釵雙鳳凰,趨殿陛,侍君王?!?/div>
《漢語大詞典》:襟襼
衣襟和衣袖相連,因用以比喻友誼。 清 趙翼 《新春小集》詩:“里中有皓首,數(shù)葉 商 芝四,年皆開八秩,惟我齒猶未,方當(dāng)捧幾杖,敢便聯(lián)襟襼?!?/div>
《漢語大詞典》:貉袖
(1).貉皮做的衣袖。 唐 劉商 《胡笳十八拍》第五拍:“狐襟貉袖腥復(fù)膻,晝披行兮夜披臥。”
(2). 宋 代一種前后襟和兩袖都較短的衣服。說郛卷十九引 宋 曾三異 因話錄:“近歲衣制有一種如旋襖,長不過腰,兩袖僅掩肘,以最厚之帛為之,仍用夾里,或其中用緜者,以紫皂緣之,名曰貉袖。聞之起于御馬院圉人。短前后襟者,坐鞍上不妨脫著;短袖者,以其便于控馭耳?!?/div>
《漢語大詞典》:檀袖
紅袖。指婦女的紅色衣袖。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魂游》:“好哩!你半垂檀袖學(xué)通參。小姑姑,從何而至?”
《國語辭典》:袂聳(袂聳)  拼音:mèi sǒng
舉臂、高舉衣袖。表示喜悅?!段倪x。孔稚圭。北山移文》:「爾乃眉軒席次,袂聳筵上?!?/div>
《國語辭典》:袖套  拼音:xiù tào
以較粗的布帛制成,套在衣袖外面,用以保護肘部的袖子筒狀套。
《漢語大詞典》:手袂
以手執(zhí)人衣袖。表示離別依戀不舍之情。 明 文徵明 《送陸舉之》詩:“匆匆手袂何須戀, 剡曲 吳淞 一水間。”
《漢語大詞典》:締袂(締袂)
衣袖相連。宋書·袁淑傳:“肩摩倍於 長安 ,締袂百於 臨淄 。”
分類:衣袖相連
《漢語大詞典》:帣鞴
卷束衣袖并加臂套。
分類:卷束衣袖
《漢語大詞典》:雨袂
衣袖被淚水沾濕。北齊書·王琳傳:“是用霑巾雨袂,痛可識之顏;回腸疾首,切猶生之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