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翼手目  拼音:yì shǒu mù
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中的一目。前肢延長而后肢縮小,前后肢和尾巴以皮膜相連成翼,飛翔面由特別伸長之前肢第二至五指支持之,向后包括后面。多數(shù)夜間活動,如蝙蝠等。
《漢語大詞典》:鸅鶝
蝙蝠。
分類:蝙蝠
《漢語大詞典》:鹽鱉戶(鹽鱉戶)
蝙蝠的俗稱。《醒世姻緣傳》第八回:“就如那鹽鱉戶一般,見了麒麟,説我是飛鳥;見了鳳凰,説我是走獸?!?/div>
分類:蝙蝠
《國語辭典》:蝙蝠  拼音:biān fú
動物名。哺乳動物翼手目。外形似鼠,四肢與身體之間有膜相連,故能飛翔。眼睛小,視力弱,靠體內聲納系統(tǒng)發(fā)出的高頻率音波所得回來的回聲來引導飛行,所以善于夜間活動。也稱為「飛鼠」、「伏翼」、「服翼」、「仙鼠」、「夜燕」。
《國語辭典》:石燕  拼音:shí yàn
1.形狀似燕的石塊。北周。庾信 喜晴詩:「已歡無石燕,彌欲棄泥龍。」唐。盧照鄰失群雁〉詩:「欲隨石燕沉湘水,試逐銅烏繞帝臺?!?br />2.動物名。腕足綱,蠕形無脊椎動物。呈橫方形,殼為純石灰質,兩殼間有鉸合部,殼中有圓錐螺旋形的大腕骨一對,殼面凸而有幅狀褶襞。產于海中。
3.一種鳥,形似蝙蝠,產于石窟樹穴中。
《國語辭典》:肉芝  拼音:ròu zhī
1.傳說中的仙草,舊時迷信吃了可以成仙。
2.道家指千歲蟾蜍、蝙蝠、靈龜、燕子等吃了可以長壽的仙藥。
《漢語大詞典》:石肝
(1).一種礦石,可作美容藥服用。 唐 呂巖 《七言》之十五:“為討石肝逢蜃海,因尋甜雪過 瀛洲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五·石肝:“味酸無毒,令人色美。生 常山 。色如肝?!?br />(2).蝙蝠糞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二·天鼠屎。
《漢語大詞典》:伏老
(1).自認年老精力衰退。《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只因不伏老,兀自貪色,蕩散了一個家計?!?br />(2).舊傳蝙蝠老后化為魁蛤,名伏老。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二·魁蛤﹝釋名﹞引 蘇頌 曰:“説文云:‘老伏翼(蝙蝠)化為魁蛤,故名伏老?!?/div>
《國語辭典》:寒號蟲(寒號蟲)  拼音:hán háo chóng
動物名。哺乳綱翼手目。一種最大的蝙蝠,體長尺馀,展翅可達二尺以上。
《漢語大詞典》:玉鼠
喻白色蝙蝠。 明 高啟 《空明道人》詩:“煙霞閉深洞,絶壁飛玉鼠。” 金檀 注:“ 李白 詩序:‘ 荊州 玉泉寺 山洞,白蝙蝠大如鴉,名仙鼠。千歲體白如雪。’” 清 吳偉業(yè) 《宿沈文長山館》詩之一:“玉鼠仙人洞,銀鱸釣客船?!?/div>
分類:白色蝙蝠
《漢語大詞典》:紅蝙蝠(紅蝙蝠)
一種形似蝙蝠的動物。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支動:“ 劉君 云,南中紅蕉花,時有紅蝙蝠集花中,南人呼為紅蝙蝠。” 唐 段公路 北戶錄·紅蝙蝠:“紅蝙蝠出 隴州 ,皆深紅色。唯翼脈淺黑。多雙伏紅蕉花間,採者若獲其一,則一不去。南人收為媚藥?!?/div>
分類:蝙蝠動物
《漢語大詞典》:血蝠
英語vampire的意譯。吸血的蝙蝠,后也譯作吸血鬼。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惟吾靈神,已嗅血腥,一噭而起,有如血蝠(Vampire),欲人血也?!?/div>
《國語辭典》:福壽餅(福壽餅)  拼音:fú shòu bǐng
一種食品。禮筵中特制的糕點,作成蝙蝠銜桃的樣子。
《國語辭典》:雨傘節(jié)(雨傘節(jié))  拼音:yǔ sǎn jié
動物名。爬蟲綱有鱗目蝙蝠蛇科。身體為黑色,帶白色斑環(huán),卵生,為毒蛇類,屬神經性毒,分布于臺灣、海南島及東南亞各地。也稱為「百節(jié)蛇」。
《國語辭典》:獸媒花(獸媒花)  拼音:shòu méi huā
藉助蝙蝠進行授粉工作的植物。熱帶地方的植物,因蝙蝠的媒助而受精的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