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巧衛(wèi)(巧衛(wèi))
巧詐虛偽。呂氏春秋·士容:“富貴弗就而貧賤弗朅,德行尊理而羞用巧衛(wèi)。” 俞樾 諸子平議·呂氏春秋三“而羞用巧衛(wèi)”:“衛(wèi)當(dāng)作躗。乃叚借字或壞字也。 哀 二十四年左傳‘是躗言也’,正義引 服虔 曰:‘躗,偽。不信也?!粍t巧躗猶云巧偽。”
分類:巧詐虛偽
《國語辭典》:肉麻  拼音:ròu má
1.肌肉感覺麻木。如:「他遭群毆后趴在地上,全身骨痛肉麻,半天爬不起來?!?br />2.一種不舒服的感覺,為他人輕浮或虛偽的言行所引起?!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六:「坐間眉來眼去,與智圓甚是肉麻?!埂都t樓夢》第六二回:「這又叫做什么?怪道人人說你慣會鬼鬼祟祟使人肉麻的事。」
《漢語大詞典》:驕假(驕假)
驕傲虛偽。 王闿運(yùn) 《莫姬哀詞》:“忠以接人,簡能容下。事嫡恭勤,宜家融冶。常自潔清,曾無驕假?!?/div>
分類:驕傲虛偽
《國語辭典》:真心實(shí)意(真心實(shí)意)  拼音:zhēn xīn shí yì
心意真實(shí)誠懇,毫無虛偽。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須見底,各辦著真心實(shí)意,這的是有情誰怕隔年期?!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妇腿缒闾嫒嗽釅?,真心實(shí)意。」也作「真心真意」、「真心誠意」。
《漢語大詞典》:玩弄詞藻
以經(jīng)常虛偽地使用華麗詞語為標(biāo)志的言語行為。例如:這只是一個喜歡玩弄詞藻的作者。
《國語辭典》:天真爛漫(天真爛漫)  拼音:tiān zhēn làn màn
性情率真,毫不假飾?!读凝S志異。卷一二。李八缸》:「月生又天真爛漫,不較錙銖?!?/div>
《漢語大詞典》:虛文縟節(jié)(虛文縟節(jié))
虛偽的禮數(shù),繁瑣的儀節(jié)。 梁啟超 《過渡時代論》五:“社會既厭三綱壓抑、虛文縟節(jié)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風(fēng)俗上之過渡時代也?!?/div>
《國語辭典》:心不應(yīng)口(心不應(yīng)口)  拼音:xīn bù yìng kǒu
心里想的與嘴里說的不一致,形容人虛偽作假?!度阂纛愡x。清腔類。卷五。步步嬌。簟展湘紋新涼透曲》:「恨他心不應(yīng)口,把歡娛翻成僝僽。情兒泛泛,渾如江水流?!?/div>
《國語辭典》:巧言利口  拼音:qiǎo yán lì kǒu
虛偽的言辭,鋒利的口才。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三人皆詐偽,巧言利口以進(jìn)其身?!鼓铣R。東昏侯〈誅謝朓詔〉:「妄惑朱紫,詆貶朝政,疑間親賢,巧言利口。」
《國語辭典》:矯飾偽行(矯飾偽行)  拼音:jiǎo shì wèi xìng
假裝掩飾,言行虛偽。宋。陳師道《后山詩話》:「某公用事,排斥端士,矯飾偽行。」
《國語辭典》:矯言偽行(矯言偽行)  拼音:jiǎo yán wèi xìng
矯飾虛偽的言論行為。《莊子。盜蹠》:「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宋。秦觀〈論議下〉:「矯言偽行之人,弊車羸馬,竄伏巖穴,以幸上之爵祿?!?/div>
《國語辭典》:心口兩樣(心口兩樣)  拼音:xīn kǒu liǎng yàng
心中所想的和口里所說的不一樣。形容為人虛偽?!?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六回:「你放心,我們不是那心口兩樣的人,說什么是什么?!?/div>
《國語辭典》:吊譽(yù)沽名(吊譽(yù)沽名)  拼音:diào yù gū míng
用虛偽的手段獵取名譽(yù)。《群音類選。諸腔類。卷三。十義記。毀容不辱》:「非是奴吊譽(yù)沽名也,只圖一死完全節(jié)義名?!挂沧鳌腹撩炞u(yù)」。
《國語辭典》:風(fēng)花雪月(風(fēng)花雪月)  拼音:fēng huā xuě yuè
1.四時景色?!豆卤驹麟s劇。魚籃記。第一折》:「春夏秋冬四季天,風(fēng)花雪月緊相連?!?br />2.比喻風(fēng)流場所中男女歡愛的行為。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本是些風(fēng)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五:「光陰如隙駒,陳秀才風(fēng)花雪月了七八年,將家私弄得乾凈快了?!?/div>
《漢語大詞典》:詭漏(詭漏)
以虛偽、詭詐手段逃避應(yīng)負(fù)擔(dān)的賦稅,謂之“詭漏”。 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唐代宗五:“ 第五琦 、 元載 之箕斂愈酷,疲民之詭漏愈滋,官胥之欺誣愈劇,此二百九十餘萬者,猶弗能盡隱而聊以塞上之搜求者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