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分類詞匯 7其它 5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03—368 【介紹】: 東晉太原晉陽人,字懷祖。王承子。少孤,事母至孝,不求聞達。襲父爵。年十三,未知名,人謂之癡。司徒王導(dǎo)以門第辟為中兵屬,成帝咸和九年,司馬岳為驃騎將軍,召補功曹,出為宛陵令,遷會稽內(nèi)史。蒞政清肅,終日無事。累典州郡,祿賜皆散諸親故。官至尚書令。卒謚簡。
全晉文·卷二十九
述字懷祖,渾弟湛之孫。襲父承爵藍田縣侯。司徒王導(dǎo)辟為中兵屬。歷康帝驃騎功曹,除宛陵令。庾冰請為征虜長史,補臨海太守。遷建威將軍、會稽內(nèi)史,代殷浩為揚州刺史,加征虜將軍,尋遷散騎常侍尚書令。卒、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謚曰穆,以避穆帝改謚曰簡,有集八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78—554 【介紹】: 北齊河?xùn)|汾陰人,字公讓。世為北魏大官。少輕財重氣。魏北海王元顥鎮(zhèn)徐州,引為墨曹參軍。北魏孝明帝正光末,義兵四起,遂還河?xùn)|,聚得七千余人,又招降同鄉(xiāng)陳雙熾所部,拜龍門鎮(zhèn)將。旋與宗人鳳賢等聚眾起兵,自號黃鉞大將軍。后降,封汾陰縣侯。高歡起兵,從至?xí)x陽,隨平爾朱兆,招降薛崇禮,破樊子鵠。東魏孝靜帝天平中除衛(wèi)將軍,帶汲郡太守,頓丘等五郡都督。沙苑之敗,高歡欲棄晉州,力諫止之。歡以為晉州刺史。北齊文宣帝天保初,以功封藍田縣公,拜太子太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93—568 【介紹】: 北周河南洛陽人,字思敬,小名巨彌。有識略,好《孫子》,解諸國語言。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廣陽王元深引為長流參軍。隨深鎮(zhèn)壓破六汗拔陵、鮮于脩禮等。孝莊帝時,又隨元天穆、爾朱天光鎮(zhèn)壓葛榮、萬俟丑奴。宇文泰赴平?jīng)?,獻謀移都關(guān)右,為魏孝武帝西遷,泰專政作準備。西魏時,從泰征戰(zhàn),多有智謀。歷遷柱國大將軍、后軍大都督、雍州刺史。泰死,孝閔帝尚幼,宇文護雖受顧命,名位素下,不能服眾。謹久當權(quán)勢,出為護言,群公始服。封燕國公,遷太傅。武帝保定三年,以為三老。
全后周文·卷五
謹字思敬,小名巨彌,河南洛陽人。魏仆射元纂辟為鎧曹參軍,正光中,廣陽王元深引為長流參軍,除積射將軍。孝昌中,進都督、宣威將軍、冗從仆射。孝莊帝即位,除鎮(zhèn)遠將軍,轉(zhuǎn)直寢,拜征虜將軍,封石城縣伯。普泰初除征北大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授大都督,太昌中入關(guān),賀拔岳表為衛(wèi)將軍、咸陽郡守,尋遷夏州防城大都督兼長史,征為關(guān)內(nèi)大都督。從孝武西遷,授使持節(jié)、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北雍州刺史,進封藍田縣公,大統(tǒng)初拜驃騎大將軍、開府,以沙苑功進封常山郡公,尋拜大丞相府長史兼大行臺尚書,除大都督、大將軍、恒州刺史,入為太子太師,拜尚書左仆射,領(lǐng)司農(nóng)卿,尋鎮(zhèn)潼關(guān),加華州刺史,拜司空,進柱國大將軍。恭帝即位,除雍州刺史,以平江陵功別封新野郡公,拜大司徒。孝閔受禪,進封燕國公,遷太傅、大宗伯,保定中為三老,天和二年授雍州牧,明年卒,贈雍州刺史,謚曰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40 【介紹】: 北魏末河?xùn)|汾陰人,字士達。薛聰子。博學(xué)有俊才,蕭寶夤引為參驃騎大將軍府事。后托故歸。元顥引兵入洛,率親近與河?xùn)|太守嬰城固守。助爾朱天光定關(guān)中,有功,賜爵汾陰侯。孝莊帝卒,參議立節(jié)閔帝,內(nèi)典機密,外參朝政,為帝信重。高歡起兵河朔,欲據(jù)關(guān)中以拒,未果。孝武帝太昌元年入朝被留,任中書侍郎,永熙三年出為常山太守。北魏分裂,被高歡所拘,歡重其才,赦之。
全后魏文·卷三十六
孝通字士達,真度族曾孫。正光中,蕭寶夤引為驃騎府參軍,后去職。永安中,除員外散騎侍郎,氽朱天光表為行臺郎中,賜爵汾陰侯。普泰初,拜銀青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兼中書舍人,封藍田縣子。遷中書郎,出為賀拔岳行臺右丞。太昌初入朝,除中書侍郎。永熙末,為常山太守。興和二年,卒于鄴。武平初,贈鄭州刺史。西魏贈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青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61 【介紹】: 北周京兆藍田人,字眾喜。初為爾朱天光騎兵參軍。宇文泰定關(guān)、隴,悅募鄉(xiāng)里從軍。西魏文帝大統(tǒng)初,除平東將軍、相府刑獄參軍。累戰(zhàn)功歷遷大行臺左丞。侯景附周,悅言其必不忠誠,未幾而景叛。北周孝閔帝即位,官至司憲中大夫,賜姓宇文氏,進爵河北縣公。
全后周文·卷五
悅字眾喜,京兆藍田人,永安中為爾朱天光騎兵參軍,大統(tǒng)中歷平東將軍相、府刑獄參軍,封藍田縣伯,加通直散騎常侍,遷大行臺右丞,轉(zhuǎn)左丞,授雍州大中正,加衛(wèi)將軍、右光祿大夫,拜京兆郡守,加使持節(jié)、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遷大行臺尚書,行梁州刺史。廢帝時征還,尋坐事除名。孝閔受禪,依例復(fù)官,授郢州;尋拜使持節(jié)、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司水中大夫,進爵藍田縣侯,遷司憲中大夫,賜姓宇文氏,又進爵河北縣公,保定元年卒。
《國語辭典》:藍田(藍田)  拼音:lán tián
1.縣名。位于陜西省長安縣東南,秦嶺之北。
2.山名。位于陜西省藍田縣東南,相傳此山出美玉。
3.河川名。位于湖南省安化縣東南,源于大步嶺,在湘潭縣城西南注入湘江。也稱為「湄江」。
《國語辭典》:藍橋(藍橋)  拼音:lán qiáo
位于今陜西省藍田縣東南溪上的一座橋。相傳唐代裴航落第,經(jīng)藍橋驛,在此遇仙女云英,求得玉杵臼搗藥,后來兩人結(jié)為仙侶。見《太平廣記。卷五○。裴航》。后以藍橋比喻為戀人結(jié)為美好姻緣的途徑。清。桂念祖〈臨江仙。落盡紅英千點〉詞:「愁攀綠樹千條,云英消息隔藍橋?!挂卜Q為「藍橋路」、「藍橋驛」。
《國語辭典》:??  拼音:guó guó
擬聲詞。形容水聲。唐。韓愈〈藍田縣丞廳壁記〉:「水??循除鳴,斯立痛掃溉?!?/div>
《國語辭典》:峣關(guān)(峣關(guān))  拼音:yáo guān
位于陜西省藍田縣東南方的關(guān)隘,漢高祖破秦兵于此。也稱為「藍田關(guān)」。
《漢語大詞典》:白鹿原
古地名。即 霸上 。在今 陜西省 藍田縣 西。后漢書·郡國志一“ 新豐 有 驪山 ” 劉昭 注引《三秦記》:“縣西有 白鹿原 , 周平王 時白鹿出?!?宋 程大昌 雍錄卷七:“ 霸水 行乎 白鹿原 上?!?/div>
《國語辭典》:藍田遺址(藍田遺址)  拼音:lán tián yí zhǐ
地名。位于陜西省藍田縣。因發(fā)現(xiàn)藍田猿人而著名,屬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約與周口店猿人同時或稍早。
《漢語大詞典》:青泥城
古地名。在今 陜西 藍田縣 南。 東晉 劉裕 遣將入 武關(guān) ,進屯于此,大敗 后秦 之兵。元和郡縣志·京兆府上:“縣理城,即 嶢柳城 也,俗亦謂之 青泥城 。 桓溫 伐 苻健 ,使將軍 薛珍 擊 青泥城 ,破之,即其處也?!?張駒賢 考證:“‘泥’作‘埿’,與 嶢柳 非一地…… 顧祖禹 曰:‘ 嶢柳城 ,今 藍田縣 治。 青泥城 ,在縣南七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