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53
詞典
3
分類詞匯
50
共50,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3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菌子
蟬花
木芝
林產
玉菌子
毒菌
菌類培養(yǎng)液
活性污泥菌
藻菌植物
孢囊柄
孢子體
寄生菌
黑黴菌
擔子菌
白黴
《國語辭典》:
菌子
拼音:
jùn zi
香菇等的蕈類。
分類:
菌子
高等
菌類
供食
食用
香菇
《漢語大詞典》:
蟬花(蟬花)
(1).一種菌類植物,寄生于蟬的幼蟲體上。幼蟲死后,菌抽莖成長,頂端有花茸生,故又稱蟬茸。 宋
姚寬
《
西溪叢語
》
卷下:“ 成都 有草名蟬花。今有乾者,視之,乃蟬額裂面抽莖,上有花。善治目,未知如何用也?!?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蟲三·蟬花
》
﹝集解﹞引 唐慎微 曰:“蟬花所在有之,生苦竹林者良?;ǔ鲱^上,七月采?!?br />(2).蟬的一種。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蟲三·蟬花
》
:“花冠以像名也……古俗謂之胡蟬, 江 南謂之螗, 蜀 人謂之蟬花?!?/div>
分類:
蟬的一種
菌類
植物
寄生
幼蟲
《漢語大詞典》:
木芝
生于木上的真菌類植物。一說為紫芝的別名。 晉
葛洪
《
抱樸子·仙藥
》
:“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有菌芝,各有百許種也?!?span id="0d3cpqy" class="book">《
文選·江淹〈雜體詩·效郭璞‘游仙’〉
》:“傲睨摘木芝,凌波采水碧。” 李善 注:“
《本草經》
曰:紫芝,一名木芝?!?清 陳淏子
《花鏡·靈芝》
:“五色芝,五品。木芝,十一品。草芝,十三品。石芝,七品。肉芝,五品。”參閱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菜五·芝
》
。
分類:
木上
真菌
菌類
植物
《國語辭典》:
林產(林產)
拼音:
lín chǎn
森林中的林業(yè)產物。包括木材,林木的根、莖、葉、果實、樹脂等及草類、菌類。如:「大雪山是臺灣知名的高山,風光優(yōu)美,林產豐富,吸引很多登山客的造訪?!?/div>
分類:
林業(yè)
業(yè)產
產物
木材
森林
植物
果實
種子
樹脂
菌類
動物
《漢語大詞典》:
玉菌子
菌類植物名。以其柄白色,傘灰色,晶瑩如玉,故名。 宋
楊萬里
《送藥者陳國器》
詩:“ 陳生 贈我玉菌子,乃是 華陽 洞中乖龍耳。 陳生 贈我紺葉紗,乃是金鴉腳底扶?;??!?/div>
分類:
菌類
植物
白色
灰色
晶瑩
如玉
《漢語大詞典》:
毒菌
有毒的菌類植物。
《
太平廣記
》
卷四一三引 宋 孫光憲
《
北夢瑣言
》
:“ 江夏 漢陽縣 出毒菌,號茹閭,非茅蒐也,每歲供進?!?/div>
分類:
菌類
植物
《國語辭典》:
菌類培養(yǎng)液(菌類培養(yǎng)液)
拼音:
jùn lèi péi yǎng yè
一種能使菌類生長與繁殖的溶液。主要由糖、硝酸與維生素等成分組成,因各種菌類的生長習性不同,故其配方也有某些程度的不同。
分類:
菌類
生長
繁殖
溶液
硝酸
酸與
維生素
分組
《國語辭典》:
活性污泥菌(活性污泥菌)
拼音:
huó xìng wū ní jùn
能夠用來處理污水的微生物,包括細菌類和真菌類等。由于此類微生物經常附著于污泥上,遇適當環(huán)境則增加其活動力,并有降低污水生物需氧量的功能。通稱為「活性污泥菌」。
分類:
能夠
來處
污水
微生物
細菌
菌類
真菌
為
《國語辭典》:
藻菌植物
拼音:
zǎo jùn zhí wù
最原始真菌類的一群,菌體由細長菌絲所組成。有多數細胞核而不具隔膜,無性孢子數目不定,常具游動能力,因與某些藻類形態(tài)上有些相似,稱為「藻菌植物」。營寄生生活。有些亦與藻類共生,而成地衣。
分類:
原始
真菌
菌類
一群
細長
菌絲
《國語辭典》:
孢囊柄
拼音:
bāo náng bǐng
真菌類特化之直立菌絲柄,用來支撐孢子囊者。
分類:
真菌
菌類
直立
菌絲
支撐
孢子囊
《國語辭典》:
孢子體(孢子體)
拼音:
bāo zǐ tǐ
植物、許多藻類及少數菌類世代交替中,具二倍體之世代,即有二套染色體而能經減數分裂產生孢子的植物體。也作「胞子體」。
分類:
孢子體
植物
許多
藻類
少數
菌類
《國語辭典》:
寄生菌
拼音:
jì shēng jùn
專門寄生于活的生物體的菌類。
分類:
專門
寄生
生物
菌類
《國語辭典》:
黑黴菌
拼音:
hēi méi jùn
真菌結合菌類「黑黴」、「白黴」的別稱。參見「白黴」條。
分類:
真菌
結合
菌類
《國語辭典》:
擔子菌(擔子菌)
拼音:
dàn zǐ jùn
為真菌類中最高等的一種,有寄生的,也有腐生的。有性生殖產生擔孢子,擔孢子著生于擔子柄上,稱為「擔子菌」。如香菇、洋菇等食用菌類,以及木材朽腐菌類等皆是。
分類:
擔子菌
為真
真菌
菌類
高等
寄生
《國語辭典》:
白黴
拼音:
bái méi
屬真菌之結合菌類,白黴科白黴屬。菌絲色白而長,呈一片白絨毛狀,故稱「白黴」,成熟時由假根絲部位叢生直立之孢子囊柄,柄端擴大成孢子囊,裂開后散發(fā)出大量黑色孢子,故亦稱「黑黴」。能使附著的食物發(fā)生化學變化而分解。寄生于餅餌、面包等物之中。也稱為「根黴」、「面包黴」。
分類:
真菌
結合
菌類
科白
菌絲
色白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