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0詞典 4分類詞匯 66
《漢語大詞典》:邊候(邊候)
(1).邊吏;邊守。韓非子·說林上:“ 子胥 出走,邊候得之, 子胥 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蛞蜥屩??!?王先慎 集解:“候,吏也。《吳越春秋》作‘關(guān)吏欲執(zhí)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陳書·高祖紀(jì)上》:“三山 獠 洞,八角 蠻 陬,逖矣水寓之鄉(xiāng),悠哉火山之國, 馬援 之所不屆, 陶璜 之所未開,莫不懼我王靈,爭朝邊候。”
(2).古代邊境上伺望偵察的土堡,哨所。《南齊書·孔稚珪傳》:“ 建元 之初,胡塵犯塞, 永明 之始,復(fù)結(jié)通和,十餘年間,邊候且息?!?唐 長孫佐輔 《隴西行》:“早晚邊候空,歸來養(yǎng)羸卒?!?宋 張方平 《河北都轉(zhuǎn)運使工部郎中張昷之可兵部郎中充天章閣待制三司戶部副使》:“今邊候多警,戎車未脫,凡物才之充屈,生齒之耗登?!?br />(3).邊境的偵察人員。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時 吠舍釐王 聞 頻毘娑羅王 野處 寒林 ,整集戎旅,欲襲不虞。邊候以聞,乃建城邑?!?br />(4).邊地的時令節(jié)氣。 唐 岑參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詩:“孟夏邊候遲,胡國草木長?!?/div>
《國語辭典》:歷書(曆書)  拼音:lì shū
1.記載年、月、日、時、節(jié)氣等可供查考的書。也稱為「歷本」。
2.《史記》八書之一,專談律歷?!妒酚?。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律居陰而治陽,歷居陽而治陰,律歷更相治,閒不容翲忽,五家之文怫異,維太初之元論。作歷書第四?!?/div>
《漢語大詞典》:四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jié)氣的合稱。周髀算經(jīng)卷下:“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蔡邕傳》:“一事:明堂月令,天子以四立及季夏之節(jié),迎五帝于郊,所以導(dǎo)致神氣,祈福豐年?!?李賢 注:“四立,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宋史·律歷志一:“求五行用事:各因四立大、小餘秒命之,即春木、夏火、秋金、冬水首用事日?!?/div>
《國語辭典》:星氣(星氣)  拼音:xīng qì
1.占星與望氣的方法?!妒酚?。卷二七。天官書》:「爭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數(shù)屠,因以饑饉疾疫焦苦,臣主共憂患,其察禨祥候星氣尤急?!?br />2.星宿與節(jié)氣。用以比喻時光。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一九:「冉冉星氣流,亭亭復(fù)一紀(jì)。」宋。秦觀春日雜興〉詩一○首之一:「飄忽星氣徂,青陽迫遲暮?!?/div>
《漢語大詞典》:順氣(順氣)
(1).和順正直之氣。禮記·樂記:“正聲感人而順氣應(yīng)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唐 王勃 《九成宮頌序》:“然則高棟深宇,威神之大節(jié)也;順氣發(fā)生,巡游之大功也?!?br />(2).謂使氣性和順。 漢 班固 《白虎通·禮樂》:“亦猶樂所以順氣,變化萬民,成其性命也?!?br />(3).指使體氣順暢。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防風(fēng):“消風(fēng)順氣,老人大腸秘澀。防風(fēng)、枳殼麩炒一兩,甘草半兩,為末,每食前白湯服二錢?!?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肉豆蔻花油……能補脾胃、順氣、保心、化痰。”
(4).順應(yīng)節(jié)氣。后漢書·輿服志下:“皁衣羣吏春服青幘,立夏乃止,助微順氣,尊其方也。”
(5).隨順和氣。《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虧得 天祥 兄弟和睦, 張氏 也自順氣,不致生隙?!?br />(6).猶順?biāo)欤Q心遂意。 趙樹理 《三里灣·菊英的苦處》:“在那樣的家里活一輩子多么順氣呀!” 王汶石 《新結(jié)識的伙伴》:“ 淑蘭大姐 ,你掄走了我們的紅旗,給我們換來那么個爛黃貨,我們大伙都覺得不順氣。”
《國語辭典》:星次  拼音:xīng cì
星星運行的位次。相傳為黃帝所定,分為十二等次。
《漢語大詞典》:變氣(變氣)
(1).變化的節(jié)氣。韓非子·解老:“四時得之以御其變氣。”
(2).奇異的云氣。漢書·天文志:“迅雷風(fēng)祅,怪云變氣:此皆陰陽之精,其本在地,而上發(fā)于天者也?!?br />(3).異常的氣味。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圖贊·中山經(jīng)·薊柏》:“薊柏白華,厥子如丹。實肥變氣,食之忘寒?!?/div>
《國語辭典》:吹灰  拼音:chuī huī
1.吹揚灰塵?!痘茨献?。齊俗》:「夫吹灰而欲無瞇,涉水而欲無濡,不可得也?!?br />2.節(jié)氣變換。參見「吹葭」條。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上公禮罷元侯回?!?/div>
《國語辭典》:吹葭  拼音:chuī jiā
古代將葭莩灰放置在律管內(nèi),以占知季候。若某節(jié)氣至,和它相應(yīng)的律管里的葭灰便飛動起來,故稱節(jié)氣變換為「吹葭」。見《續(xù)漢書志。第一。律歷志上》。唐。杜甫 小至詩:「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也作「吹灰」。
《國語辭典》:吹灰之力  拼音:chuī huī zhī lì
比喻很微小的力量,多用以形容事情很容易辦成?!段饔斡洝返谒乃幕兀骸肝覂蓚€是他靠胸貼肉的徒弟,我?guī)煾竻s又好道愛賢,只聽見說個『道』字,就也接出大門。若是我兩個引進你,乃吹灰之力?!埂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改菐讉€土匪,若要平他,不費吹灰之力?!?/div>
分類:極小
《國語辭典》:時律(時律)  拼音:shí lǜ
合于月令的音律。《后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jì)》:「吹時律,觀物變?!?/div>
《國語辭典》:調(diào)氣(調(diào)氣)  拼音:tiáo qì
1.調(diào)節(jié)四時氣候。南朝梁。江淹〈為蕭太傅東耕教〉:「今玄司調(diào)氣,青祇佇節(jié)?!?br />2.調(diào)節(jié)呼吸。漢。陸賈《新語。道基》:「調(diào)氣養(yǎng)性,仁者壽長;美才次德,義者行方?!固?。白居易 負春詩:「病來道士教調(diào)氣,老去山僧勸坐禪?!?/div>
《漢語大詞典》:青律
(1).古代為了預(yù)測節(jié)氣,將葦膜燒成灰,放在律管內(nèi)(每一律管代表一個月,共十二律管,以十二律呂命名,如黃鍾、太蔟等),到某一月份,相應(yīng)律管內(nèi)的灰就會自行飛出。青律,則指代表春天的律管。 五代 李建勛 《梅花寄所親》詩:“一氣才新物未知,每慚青律與先吹?!?br />(2).借指春天。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序》:“于時序躔青律,運啟朱明。” 蔣清翊 注:“禮·月令:‘孟春之月,律中大蔟;仲春之月,律中夾鐘;季春之月,律中姑洗?!?閩 徐夤 《牡丹花》詩之一:“開當(dāng)青律二三月,破卻 長安 十萬家?!?宋 柳永 《迎新春》詞:“ 嶰 管變青律,帝里陽和新布?!眳⒁姟?葭灰 ”、“ 起灰 ”。
《漢語大詞典》:廿四風(fēng)(廿四風(fēng))
“二十四番花信風(fēng)”的簡稱。古人把從小寒到谷雨八個節(jié)氣中的每一節(jié)氣分為三個候,共二十四候,每候五日,應(yīng)以一花,始于梅花,終于楝花,共二十四個花期。風(fēng)應(yīng)花期而來,稱“花信風(fēng)”。《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五回:“樓東乙字初三月,亭北丁當(dāng)廿四風(fēng)?!庇郑阂荒晔€月,每月兩番花信,故
《漢語大詞典》:灰管(灰琯)
亦作“ 灰琯 ”。
(1).古代候驗節(jié)氣變化的器具。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故名。晉書·律歷志上:“又葉時日於晷度,效地氣於灰管,故陰陽和則景至,律氣應(yīng)則灰飛。” 宋 梅堯臣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獻小桃花》之二:“丹艷已先灰管動,不由人力與栽培?!?br />(2).指時序;節(jié)候。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隴東郡公侯莫陳君夫人竇氏墓志銘》:“風(fēng)霜所及,灰琯遂侵。”《陳書·宣帝紀(jì)》:“灰琯未周,凱捷相繼,拓地數(shù)千,連城將百。” 唐 劉禹錫 《代謝冬衣表》:“灰琯屢移,塵露無補。”
《漢語大詞典》:杓建
謂以北斗星斗柄所指方向確定四時、節(jié)氣。漢書·律歷志上:“玉衡杓建,天之綱也;日月初纏(躔),星之紀(jì)也。”
《國語辭典》:黃歷(黃曆)  拼音:huáng li
1.黃帝時的歷法。唐。盧照鄰中和樂九章〉之一:「炎圖喪寶,黃歷開璿。」
2.清代所頒行的歷法。后泛指歷書,載有農(nóng)時節(jié)氣和日常生活的宜忌。也作「皇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