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洪家滋(1862年—1941年),字務臣,號蒔圃,浙江鄞縣人。進士出身。光緒九年(1883年),登癸未科第二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五年四月,散館,俱著以部屬用,改戶部主事。善書法。
人物簡介
維基田智枚(1862年—1921年),字介臣,號簡軒,山東濰縣人,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秦敦世(1862—1944),字湘臣(湘丞),曾名寶璐,榜名寶珉,晚號大浮老人,無錫人。光緒十一年舉人,梁溪七子之一,會試被選為謄錄,國史館校對,后任吏部考功司郎中等,系秦觀31世孫。著有《辟邪香室詩文集》4集,《大浮老人詩文鈔》2卷。
人物簡介
全臺詩鄭鵬云(1862~1915),字毓丞,一作毓臣、毓宸、育臣,號烏虖子、北園后人、鷺江市隱、稻香村人、鯤海逸民。原籍福建永春,同治四年(1865)因其父鄭祥和任淡水廳儒學訓導,遂卜居于竹塹。曾師事潛園名儒林奕圖,光緒九年(1883)取進新竹縣附學生,受知于臺灣巡撫兼提督學政唐景崧。后與丘逢甲、汪春源、葉鄭蘭等,入海東書院,從臺南進士施士潔學。乙未(1895)割臺,避亂內渡。明治三十年(1897)四月返臺,授佩紳章,十一月?lián)涡轮駨d囑托,十二月東渡日本旅游。后往廈門,經營阜源錢莊。1901年往北京謁肅親王,上書條陳興革意見,未果。明治四十二年(1909)返臺參加詩社活動,與臺地文士多所唱和。大正元年(1912)西渡廈門,轉至福州主事「瀛僑會館」,1915年病歿于榕城(今福建福州)。
鄭鵬云為新竹「竹梅吟社」重要成員,亦屢受邀為「櫟社」上賓,可惜無個人詩集傳世。明治三十年(1897)與曾逢辰合纂《新竹縣志》,對保存文獻頗具貢獻。曾編撰《師友風義錄》,網羅閩臺一百馀位詩家,五百七十馀首作品,分成內、外、附篇,為晚清閩臺詩壇之重要資料,明治三十六年(1903)由上海日本絳雪齋書局出版。阮圣謨認為此書:「內編與附編多鄉(xiāng)賢之作,吟閩臺時事,詠閭里佳話;外編則感時興作及東游紀實,均存府志別集未收之罕見史料?!雇鯂[則推崇云:「藉吉光片羽之珍,存知己一言之契?!雇暧峙c王人驥、鄭以庠等合編《送米溪先生詩文》,收錄乙未割臺后西渡廈門臺籍士人之詩作。〖參考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許雪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5月。
〗今鄭氏作品據《臺灣新報》、《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師友風義錄》、《臺陽詩話》、《臺海擊缽吟集》、《東寧擊缽吟前后集》、《廣臺灣詩乘》、《臺灣詩鈔》、《臺灣詩錄拾遺》等編校輯錄。(楊永智撰)
人物簡介
維基陳乃賡,字虞臣,浙江省杭州府海寧州人,同進士出身。光緒十八年(1892年),參加光緒壬辰科殿試,登進士三甲35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官刑部貴州司主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華世奎(1863~1941), 書法家, 字啟臣,號璧臣。漢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蘇無錫,后遷避于天津。其書法走筆取顏字之骨,氣魄雄偉,骨力開張,功力甚厚。有《思闇詩集》。
人物簡介
維基周云,字世臣,號折鹿,山東省泰安府東阿縣人,進士出身。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進士,殿試二甲第九十六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年四月,散館,著以部屬用,又改河南永城縣知縣。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二徐樹昌,字壽臣,平湖人。光緒甲午進士。官戶部主事。有《對竹居士詩草》。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二李祖年,字搢臣,武進人。光緒甲午進士,改庶吉士,授文登知縣,歷官汾州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楊增新(1864年3月4日—1928年7月7日),字鼎臣,又字子周,云南蒙自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光緒進士。民國新疆軍閥,曾主政新疆達十七年,歷任新疆都督、新疆督軍、新疆省長、首任新疆省政府主席等職銜。
人物簡介
維基譚文鴻,字少山,號儀臣,貴州省鎮(zhèn)遠府人,進士出身。光緒二十年(1894年)太后六旬甲午恩科進士,二甲八十一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一年四月,散館,以主事著以部屬用,改工部主事。
人物簡介
全臺詩邱緝臣(1864~1928),清末明經,為嘉義文士。自幼習史吟經,輕名物,惡媚骨,內渡居漳州海澄。緝臣作品原五冊,由樸子黃鴻翔點定,其中如《越南吟草》者等四冊(其他三冊書名不詳)于文革中亡失,僅馀丙寅(1926)年本輯馀稿,實即其絕筆之作。緝臣女,閨名韻香,也善寫詩,有《?英閣詩鈔》,續(xù)《丙寅留稿》之音。王作人蒐集后,將《丙寅留稿》與《?英閣詩鈔》合刊,由東山圖書館陳漢波發(fā)行(1989)。書前有葉國慶、黃鴻翔序,以及緝臣〈自題墓志銘〉一篇?! ∫椅矗?895)割臺,緝臣舉家內渡,誓終身不履斯土,雖顛沛流離,絕無顧藉。多年間,轉徙于東南亞,僑居越南、爪哇、緬甸,其后,乃寓滬藉硯田謀生。惟其鐘情于故國山河,固未嘗稍改。王作人謂其詩:「抒其豪邁之氣,吐朗朗之音,綴之而為詩,使人讀之驚異。」黃鴻翔謂其詩「詩宗劍南,直抒胸臆,于世道人心,深寄感喟,而樂天安命之懷,輒流露于其間,則又與香山之旨相近。雖不拘格律,不加雕飾,與夫刻意求工者有別,其真意自不可沒也?!梗ń瓕氣O撰)
人物簡介
全臺詩邱錫熙(1864~1928),字緝臣,嘉義縣人,晚清明經。自幼習經史,輕名物,惡媚骨,有詩自云:「少年文字早驚人」,可見其文章性情。光緒十六年(1890),以臺灣府學教授身分監(jiān)督重刊余文儀編《續(xù)修臺灣府志》。乙未內渡后,居漳州海澄,后轉徙于越南、爪哇、緬甸,晚年寓居滬上。生平著作有詩稿五冊,由樸子黃鴻翔點校,惜《越南吟草》等四冊于文革中亡失,僅馀《丙寅留稿》。王作人謂其詩:「抒其豪邁之氣,吐朗朗之音,綴之而為詩,使人讀之驚異?!裹S鴻翔則謂其:「詩宗劍南,直抒胸臆,于世道人心,深寄感喟;而樂天安命之懷,輒流露于其間,則又與香山之旨相近。雖不拘格律,不加雕飾,與夫刻意求工者有別,其真意自不可沒也?!菇袂袷献髌窊侗舾濉肪幮??!即嗽姼迥送踝魅藢⒅c其女公子邱韻香《繡英閣詩鈔》合刊,1989年由東山圖書館發(fā)行。書前有葉國慶、黃鴻翔序,及邱氏〈自題墓志銘〉?!健季幷甙矗簱杜_灣日日新報》,1928年9月16日,黃服五〈哭岳叔邱錫熙先生〉詩,確認其卒年;《漳州市志》謂邱氏生于1863年,卒于1927年,誤。〗(江寶釵撰)
人物簡介
維基馬汝驥,字良臣,貴州省貴陽府人,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進士,二甲九十九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后授中書,官至東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