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980,分199頁顯示  上一頁  181  182  183  184  185  187  188  189  190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陶紹緒(贊臣 )
張朝爵( 力王、齊王 )
林啟容( 啟榮 貞天侯、勤王 )
秦日綱( 日昌、改名 頂天侯、燕王 )
端華( 愛新覺羅 端友 鄭親王 )
劉維楨(干臣 )
林維丞(星垣 維丞、薇臣 亦圖、召籌組詩社 )
洪仁玕(益謙、謙益 吉甫 干福王 )
王炳燮(絅齋 樸臣 )
倪文蔚(豹臣、豹岑 茂甫 )
周文佳( 文嘉 寧王 )
張國梁( 嘉祥、國梁 殿臣 軍中悍將 忠武 )
徐賡臣(良卿、乃皋 韻初 世稱 東沙先生 )
李秀成( 以文 忠王 )
汪安鈞( 康王 )
陶紹緒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陶紹緒字贊臣,四川省安岳縣人,清朝進(jìn)士、官員。道光三十年(1850年),陶紹緒考中庚戌科二甲第五十名進(jìn)士。歷任山東省高密縣等縣知縣,后升任臨清直隸州知州、署濟(jì)南府知府。陶家由此轉(zhuǎn)入政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821—? 【介紹】: 清廣西人。初為太平軍兵士。咸豐二年累擢至軍帥。次年升總制,再升指揮,隨石達(dá)開赴安慶安民。后副秦日綱留守安慶,掌民政。升謝天福。安慶失守時(shí),得免于難?;靥炀┖?,封力王(一作齊王)。天京失守時(shí),生死不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821—1858 【介紹】: 名一作啟榮。廣西人,原籍湖南。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部將。清咸豐三年以士官正將軍隨賴漢英西征,克安慶,圍南昌,取九江。次年,升檢點(diǎn),奉命鎮(zhèn)守九江。湘軍屢次來攻。啟容深溝高壘,屢挫強(qiáng)敵,并與小池口羅大綱配合,以輕舟火攻,大破湘軍水師。湘軍大將塔齊布攻城不下,嘔血而死。湘軍被迫撤退。六年,湘軍李續(xù)賓部水陸并進(jìn),再圍九江,守軍苦戰(zhàn)六晝夜,敵軍又告敗退。啟容以功進(jìn)封貞天侯。后因小池口、湖口陸續(xù)失守,九江孤立,城中糧盡,種麥自給。八年,湘軍力攻。東、南門被轟塌,城陷,啟容與所部一萬七千余人皆奮戰(zhàn)犧牲。追封勤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821—1856 【介紹】: 清廣西桂平人,一作貴縣人,原名日昌,避韋昌輝諱改名。在家鄉(xiāng)為雇工,加入拜上帝會。起事后隨軍至永安州,即任天官正丞相。定都天京后,封頂天侯,又進(jìn)封燕王。咸豐五年攻湖北,大破清軍,攻克武漢三鎮(zhèn)。六年,解鎮(zhèn)江之圍。渡江破江北大營。又與石達(dá)開會師,破江南大營。楊韋事變中與韋昌輝殺楊秀清,屠殺楊部,奉韋命追擊石達(dá)開。后與韋昌輝一同被誅,除爵。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61 【介紹】: 清宗室,號端友。肅順兄。道光間襲封鄭親王。咸豐間,頗受重用,曾任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咸豐帝臨終,與載垣、肅順等受命為贊襄政務(wù)八大臣之一。祺祥政變起,被迫自殺。

人物簡介

簡介
劉維楨,字干臣,清末黃岡縣楊鷹嶺人。少家貧,隨父就讀,工書法。咸豐三年投奔太平軍,任陳玉成部掌書,后調(diào)賴文光部領(lǐng)兵佐守蘄州。(《黃州赤壁志》編纂委員會《黃州赤壁志》)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林維丞(1822~1895),初名星垣,字維丞、薇臣,號亦圖,福建閩縣人。出身書香門第,性嗜學(xué),窮諸經(jīng)及宋儒諸書。嘗自言:「不讀五經(jīng),便覺心胸窒礙」。咸豐九年(1859)渡臺,受聘新竹林占梅家,掌記室,故寄籍淡水,補(bǔ)弟子員。翌年,受林氏委托赴福州代籌刊刻《潛園琴馀草》,未竟成書。光緒初年在「潛園」號召籌組詩社。光緒五年(1879)編輯《滄海拾遺》。光緒十二年(1886)參加「竹梅吟社」,為竹塹詩壇中堅(jiān)。光緒廿一年(1895)割臺議成,林氏進(jìn)退維谷,是年冬間憂憤而卒?! ×质献婵純纱阌性娂惺溃质弦喙ぴ?,壺溪道人評:「舂容而夷愉,澹雅而深湛,間有香艷綺靡之態(tài),要以溫柔為旨?xì)w,亦是不失為諷諷風(fēng)雅之音矣。」賴子清評:「香奩極佳?!雇懭T老人評:「作詩頗持格律,而以樸實(shí)出之?!雇味辏?863)林氏自訂《潛園寓草》二卷,生前因故未及付梓,輾轉(zhuǎn)托付王松,惜未見行世。壺溪道人曾抄錄并擇優(yōu)于《臺灣日日新報(bào)》披露,計(jì)六十九首。又蔡啟運(yùn)《臺海擊?銀集》收錄林氏詩作十五首。其他佚詩則散見《大屯山房譚薈》、《臺灣詩醇》、《師友風(fēng)義錄》、《臺灣詩乘》、《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新報(bào)》及《臺灣日日新報(bào)》〖參考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qū)傳統(tǒng)文學(xué)研究》,臺北:輔仁大學(xué)中研所博士論文,1999z?!?。(楊永智撰)
全臺詩
林星垣(1822~1895),字薇臣,或維丞,號亦圖,福建閩縣人,生于道光二年(1822年),卒于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先生出身閩縣望族,其先室紫巖以至其考,俱以詩文著稱。性嗜學(xué),好諸經(jīng)及宋儒書。咸豐九年(1859年),渡海來臺,掌林占梅家記室,與林氏交情甚篤,曾為之代籌《潛園琴馀草》出版事宜。先生性爽朗,樂與人交,竹塹文人莫不知其為人,北郭園鄭如蘭亦與之甚善。光緒初年,先生甚至在潛園中號召詩歌同好共組詩社,顯見先生在清代竹塹文壇的地位與影響力不容忽視。光緒十二年(1886年),蔡啟運(yùn)等人倡組「竹梅吟社」,亦加入其中,與眾文人摘艷薰香,擊缽?fù)瑯?,作品見存于《臺海擊缽吟集》中。乙未割臺議成,進(jìn)退維谷,竟憂時(shí)而卒。維丞工于詩作,因來臺主林占梅家,故將所著題為《潛園寓草》,但詩稿因故未能刊印,日據(jù)時(shí)期《臺灣日日新報(bào)》曾擇優(yōu)刊載,時(shí)人以為最擅香奩之作〖參見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qū)傳統(tǒng)文學(xué)研究〉(臺北:輔仁大學(xué)中研所博士論文,1999),頁95?!健#S美娥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22—1864 【介紹】: 清廣東花縣人,字益謙,又作謙益,號吉甫。洪秀全族弟。累試不第。道光二十三年為塾師,參與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咸豐元年去廣西,未及隨太平軍遠(yuǎn)征。八年,由香港經(jīng)江西、湖北等地喬裝潛入天京。封干福王,晉精忠軍師、干王,總理太平天國朝政。進(jìn)《資政新篇》,主張革新政治,學(xué)習(xí)西方科技文化。曾與李秀成、陳玉成等摧毀清軍江南大營。十一年,奉命赴安徽、浙江等地催兵救援安慶,遭失敗。天京陷落,為清軍所俘,被殺于南昌。有詩文輯成《軍次實(shí)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22—1879 【介紹】: 清江蘇元和人,字絅齋,號樸臣。光緒二年進(jìn)士,官直隸知縣。有《毋自欺室文集》。
維基
王炳燮,江蘇省蘇州府元和縣人。進(jìn)士出身。光緒二年(1876年),參加丙子恩科會試,得貢士第127名。殿試登進(jìn)士2甲第66名。同年五月(6月3日),經(jīng)吏部掣簽,授即用知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90 【介紹】: 清安徽望江人,字豹臣。咸豐二年進(jìn)士。改刑部主事。從嚴(yán)樹森、李鴻章鎮(zhèn)壓捻軍。光緒間官至河南巡撫兼署河道總督。有《禹貢說》、《兩疆勉齋詩文集》。
維基
倪文蔚(1823年—1890年),字豹岑,號茂甫,安徽望江縣人。官至河南巡撫。倪文蔚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選拔貢,咸豐元年(1851年)參加順天府鄉(xiāng)試,考中舉人,第二年聯(lián)捷二甲第十名進(jìn)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刑部湖廣司主事。同治十年(1871年),升刑部江蘇司郎中。次年任湖北荊州府知府。光緒七年閏七月十七,由廣東按察使升任廣西布政使。光緒八年正月二十四(1882年3月13日),升任廣西巡撫。后改廣東巡撫,兼理廣東學(xué)政。光緒十三年(1887年)任河南巡撫,加提督銜。到任后治理黃河水患,光緒十六年(1890年)兼署河?xùn)|河道總督。同年病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63 【介紹】: 名一作文嘉。清廣西人。太平天國李秀成部將,任紹天豫。轉(zhuǎn)戰(zhàn)青浦、杭州、紹興等地,以功封寧王。清同治元年十一月,在紹興擊敗“常捷軍”,擊斃該軍統(tǒng)領(lǐng)勒伯勒東。后又擊斃繼任統(tǒng)領(lǐng)買忒勒。后駐守蘇州,與郜永寬等殺譚紹光,獻(xiàn)城降清。為李鴻章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23—1860 【介紹】: 清廣東高要人,原名嘉祥,字殿臣。曾參加廣西天地會起事。道光二十九年降清,改名國梁。咸豐間先后從向榮、和春圍攻太平天國天京,號為軍中悍將。官至江南提督。江南大營潰敗,退至丹陽,傷重溺死。謚忠武。

人物簡介

維基
徐賡臣(1824年—1880年),初字良卿,改字乃皋,號韻初,人稱東沙先生,復(fù)州(今屬遼寧普蘭店市)人。清朝官員。咸豐三年(1853年)癸丑科進(jìn)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肥鄉(xiāng)縣知縣,以辦理彰德鹽綱有年,加四品銜,晉二品。工詩賦、楷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23—1864 【介紹】: 清廣西藤縣人,原名以文。咸豐元年參加太平軍。以驍勇善戰(zhàn),積功升地官正丞相、合天侯。石達(dá)開出走,擢為副掌率、合天義,與陳玉成共主軍政。咸豐八年,三河之戰(zhàn)大敗清軍。次年,封忠王。咸豐十年,用“圍魏救趙”之計(jì),解天京圍,破清江南大營。經(jīng)略蘇、常,東攻上海,西援天京。同治三年,困守天京,城陷被俘。有自述數(shù)萬言,旋被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63 【介紹】: 清湖北人。太平軍將領(lǐng)。咸豐十一年,與攻杭州。后封康王。同治二年,守蘇州。謀刺譚紹光,獻(xiàn)城降清,為江蘇巡撫李鴻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