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詩周端臣,字彥良,號葵窗(《詩家鼎臠》卷上),建業(yè)(今江蘇南京)人。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寓臨安(《仆以紹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躋風篁……》)。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釋斯植《采芝集·挽周彥良》“白首功成未十年”)。有《葵窗稿》,已佚?!?a target='_blank'>江湖后集》卷三輯有其詩一卷。 周端臣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江湖后集》為底本,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62—1226
【介紹】:
即李遵頊。西夏皇帝。桓宗天慶十年進士第。襲封齊王。襄宗皇建二年,廢襄宗自立。在位時求為蒙古附庸不可得。遣使赴宋,欲與共圖金人,亦無所獲。光定十三年,傳位于子李德旺。在位十三年。卒謚英文皇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63—1224
【介紹】:
即金宣宗。金朝皇帝,女真完顏部人,本名吾睹補,改名珣。世宗孫。本封升王,至寧元年,為紇石烈執(zhí)中所立,改元貞祐,后改興定、元光。在位時蒙古軍深入,貞祐二年,自中都南遷于汴。河北郡縣,相繼淪陷。遣使向蒙古求和,不允。又南開宋釁,西啟夏侮,均無所得。轄境之內,各族起義頻繁,豪強割據(jù)自保,已成瓦解之局。在位十二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4
【介紹】:
金上京女真人,本名阇母,字正臣。沉雄有謀畫。從軍為謀克,常以少擊眾。初為常山主簿。累官西北路副招討,鎮(zhèn)壓臨潢、泰州屬部反抗,以功遷本路招討使。官至樞密副使,封道國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4
【介紹】:
金世宗子,本名鶴野,又名婁室,號樂善居士。博學,善屬文。始封沈王。累官沁南軍節(jié)度使,判平陽府事,進封豫王。喜讀書,暇日輒引文士相與切磋。卒謚忠獻。有《樂善老人集》。
人物簡介
中州集廷玉,字獻臣,恩州人,大定末進士。章宗衛(wèi)王朝甚有時名。為人豪爽尚氣節(jié),一時名士多歸之。貞祐初,自左右司郎官出為河南府治中,與知府復興屢以公事相可否。時都城受圍,使驛阻絕。復興為安撫副使,懼獻臣謀已,乃以造逆訊之。獻臣就逮,龐才卿、雷希顏、王士衡、辛敬之皆被羅織,幾有一網之禍。比赦至,獻臣瘐死矣。獻臣多作詩賦海中牛頭云:鑿開混沌竅,闖出神農首。人多稱道之。猶子廣之,今在河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四○趙秉(?—一二○六),孝宗孫,魏王愷子。淳熙中生于明州。性早慧,孝宗愛之,將內禪,封嘉國公。光宗立,進封許國公。寧宗慶元間封徐國公,領昭慶軍節(jié)度使,又進封吳興郡王。開禧二年卒,追封沂王,謚靖惠。見《宋史》卷二四六本傳及孝宗、光宗、寧宗《本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慶元府鄞縣人,字正君。為太學生,嘗從輔廣學。后以經學教授鄉(xiāng)里,從之者數(shù)百人,學者稱訥庵先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世宗子,本名訛出。世宗大定末,封薛王,除秘書監(jiān)。章宗即位,授山東東路把魯古必剌猛安,遷勸農使。承安中,進封潞王。宣宗興定末,遷判大睦親府事。
人物簡介
簡介慶元二年(1196)任衡州知州。慶元四年(1198)8月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8
【介紹】:
金宗室,本名吾里不。世宗孫,完顏允恭子。世宗賜名琦。章宗時封瀛王,賜名從憲,授秘書監(jiān)。卒謚敦懿。
人物簡介
全宋詩徐楠,字晉臣(《天臺續(xù)集別編》卷五)。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仙居縣(《嘉定赤城志》卷一一)。十六年,改太常寺主簿(《宋會要輯稿》禮五三之一○)。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由廣東運判任放罷(同上書職官七三之六四)。五年,又于知復州任放罷(同上書職官七四之七)。開禧元年(一二○五)除監(jiān)察御史(同上書選舉二二之二二)。二年,遷殿中侍御史兼侍講(同上書職官六之七二)。
全宋文·卷六四四一徐楠,字晉臣,淳熙九年為仙居令,歷遷太常寺主簿。慶元初為廣東運判,二年放罷,五年起知復州,嘉泰初奉祠居里。召為監(jiān)察御史,嘉泰二年除殿中侍御史兼侍講。見《宋會要輯稿》禮五三之九、職官六之七三、職官七三之六三、職官七四之七、職官七四之九、選舉二二之二二、刑法六之四五,《宋詩紀事補遺》卷五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68—1221
【介紹】:
宋邛州臨邛人,字中父。光宗紹熙四年進士。因祖父母及父相繼謝世,哀泣失明,以授徒為業(yè)。曾任普州州學教授。精于《易》,深于《三禮》,曾與魏了翁相研討。
全宋詩李坤臣(一一六八~一二二一),字中父,臨邛(今四川邛崍)人。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進士,調普州教授。因祖父母及父相繼卒,悲泣喪明,遂授徒自給。寧宗嘉定十四年卒,年五十四。事見《鶴山集》卷七七《李中父墓志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68—1224
【介紹】:
即宋寧宗。光宗次子。淳熙十六年封嘉王。紹熙五年,孝宗死,光宗稱疾不出執(zhí)喪,趙汝愚、韓侂胄等因定策立其為帝。次年,罷趙汝愚,禁道學,專任韓侂胄。嘉泰中弛禁,復諸貶者官。開禧二年,下詔攻金。因戰(zhàn)局不利,向金求和,殺韓侂胄,增歲幣絹銀,與金約為伯侄之國。后史彌遠專國,一反前期之政。在位三十一年。
全宋詩宋寧宗(一一六八~一二二四)趙擴,光宗次子。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授右千牛衛(wèi)大將軍。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封英國公。十二年,封平陽郡王。十六年,進封嘉王。光宗紹熙五年(一一九四),受禪即皇帝位。嘉定十七年卒,年五十七,謚法天備道純德茂功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廟號寧宗。在位三十年,建元慶元、嘉泰、開禧、嘉定。事見《宋史》卷三七至四○《寧宗紀》。今錄詩十一首。
全宋文·卷六八八九宋寧宗趙擴(一一六八——一二二四),光宗第二子。乾道五年,授右千牛衛(wèi)大將軍。淳熙五年,遷明州觀察使、封英國公;十年,始預朝參;十二年,遷安慶軍節(jié)度使,封平陽郡王;十六年,封嘉王。紹熙五年,孝宗死,光宗稱疾不出執(zhí)喪,宰相留正以疾辭去,趙汝愚、韓侂胄遂定策立為帝,逼光宗退位。初任趙汝愚為相,未幾,韓侂胄專政,罷趙汝愚等,禁道學。嘉泰中弛禁,復諸貶者。時議北伐,追封岳飛為鄂王,追奪秦檜王爵。開禧二年下詔北伐。然東、中戰(zhàn)場宋軍受挫,西帥吳曦叛,遂向金求和。金人邀以誅首謀,楊皇后遂與史彌遠等謀殺韓侂胄。嘉定元年與金訂立和議:與金世為伯侄之國,增歲幣,函韓侂胄、蘇師旦首畀金,易淮陜侵地,國體以虧。自后史彌遠專政,朝綱日壞,國勢日衰。嘉定十七年閏八月卒,年五十七。在位三十年,年號四:慶元、嘉泰、開禧、嘉定。見《宋史》卷三七至四○《寧宗紀》,《兩朝綱目備要》卷三至一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