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2詞典 7分類詞匯 55
《國語辭典》:副末  拼音:fù mò
一種宋元時戲劇的角色。常與副凈出現(xiàn),專司開場或制造效果?!度辶滞馐贰返谝弧鸹兀骸赋耆鲱^,副末執(zhí)著戲單上來點戲?!?/div>
《漢語大詞典》:副旦
元 雜劇腳色名。僅見于元曲選《貨郎旦》一劇,由副旦扮 張三姑 ,自第二折以下主唱全折。此劇另有 明 脈望館 抄本,腳色安排是:正旦在第一折扮 李彥和 妻 劉氏 ,第二折以下均扮 張三姑 。一般認(rèn)為,副旦名目可能為元曲選編者 臧懋循 杜撰。
分類:雜劇腳色
《國語辭典》:踢弄  拼音:tī nòng
一種雜耍技藝。以腳踢或用手撥弄,使物體轉(zhuǎn)動,不墜于地的雜技。如踢瓶、弄碗、踢缸等。元。李好古《張生煮?!返谝徽郏骸感悴牛c你這一間幽靜的房兒,隨你自去打筋斗,學(xué)踢弄?!乖?。汪元亨〈折桂令。韜光晦跡〉曲:「會踢弄徒勞手足,使機(jī)關(guān)枉費心術(shù)?!?/div>
《國語辭典》:暗場(暗場)  拼音:àn cháng
戲劇中或有一節(jié)故事,不必在舞臺前演出,僅由劇中人用言語代過,觀眾便可會意,稱為「暗場」。
《國語辭典》:副凈(副淨(jìng))  拼音:fù jìng
1.宋雜劇、金院本中作調(diào)笑滑稽表演的角色。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妓樂》:「末泥色主張,引戲色分付,副凈色發(fā)喬,副末色打諢。」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五。院本名目》:「院本則五人,一曰副凈,古謂之參軍。一曰副末,古謂之蒼鶻?!挂沧鳌父本浮?。
2.元代雜劇中次要的凈角。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孛老同副凈張驢兒沖上,賽盧醫(yī)慌走下?!姑鳌8呙鳌杜糜?。五娘請糧被搶》:「猜你是誰?我是搬戲的副凈?!?/div>
《國語辭典》:注色  拼音:zhù sè
色,角色,即履歷。注色指填寫履歷表。《北史。卷三○。盧柔傳》:「吏部預(yù)選者甚多,愷不即授官,皆注色而遣?!?/div>
《漢語大詞典》:雜腳(雜腳)
古代戲曲中扮演配角的一種腳色。也稱雜當(dāng)。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本末》:“選優(yōu)兩部,秀者以充正色,蠢者以供雜腳?!?王季思 等注:“雜腳指演劇中次要人物的雜色?!眳⒁姟?雜當(dāng) ”。
《國語辭典》:武丑  拼音:wǔ chǒu
戲劇丑角中表演武技的角色。也稱為「開口跳」。
《國語辭典》:武旦  拼音:wǔ dàn
國劇中旦角的一類。飾演有武藝的婦女。
《漢語大詞典》:貼凈(貼浄)
戲劇腳色名。副凈。《水滸傳》第八二回:“第五箇貼浄的,忙中九伯,眼目張狂,隊額角涂一道明戧,劈面門抹兩色蛤粉?!?/div>
《國語辭典》:貼旦(貼旦)  拼音:tiē dàn
傳統(tǒng)戲劇的角色名,為次要旦角。元。關(guān)漢卿《魯齋郎。楔子》:「(貼旦引二徠上云)妾身姓李,夫主姓張?!埂督鹌棵贰返谄咚幕兀骸赴怖芍袉緫蜃樱骸耗忝砍獋€宜春令奉酒?!挥谑琴N旦唱道:『第一來為壓驚,第二來因謝誠。殺羊茶飯,來時早已安排定?!弧?/div>
《國語辭典》:戲提調(diào)(戲提調(diào))  拼音:xì tí diào
舊時在喜慶堂會中,負(fù)責(zé)規(guī)定戲碼及分派角色的人。《負(fù)曝閑談》第二五回:「十二月初一,是他母舅華尚書壽旦,他在華尚書宅子里充當(dāng)戲提調(diào)。這天定的是玉成班,一早掌班的戲箱發(fā)來了?!?/div>
《國語辭典》:卡司  拼音:kǎ sī
一出戲的演員陣容或演員的腳色分配。為英語cast的音譯。如:「這部電影的主角都由大牌明星擔(dān)綱,卡司十分堅強(qiáng)?!?/div>
《國語辭典》:二路腳兒(二路腳兒)  拼音:èr lù jiǎo ér
戲劇中戲分較次要的腳色。
《國語辭典》:小腳色(小腳色)  拼音:xiǎo jiǎo sè
戲分極輕的腳色。亦指無足輕重的人。如:「雖然只是個小腳色,他還是很認(rèn)真的演出。」「他不過是個小腳色罷了,你又何必為難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