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鑊烹(鑊烹)  拼音:huò pēng
一種古代酷刑。將罪人放在鑊中烹煮。見《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也作「鑊亨」。
《國語辭典》:僇人  拼音:lù rén
罪人?!俄n非子。制分》:「故其法不用,而刑罰不加乎僇人?!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578' target='_blank'>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div>
《漢語大詞典》:流御(流禦)
古代一種刑罰。把罪人流放到邊地守御。《隋書·高祖紀(jì)上》:“ 帝唐 崇山 之罰,僅可方此, 大漢 流御之刑,是亦相匹?!?/div>
《漢語大詞典》:秘獄(祕(mì)獄)
也稱掖庭獄。 漢 代專指幽囚罪人于皇宮掖庭而不作公開審理的監(jiān)獄。據(jù)漢書·劉輔傳載: 成帝 欲立 趙倢伃 為皇后,先下詔封倢伃父 臨 為列侯。 輔 上書諫止?!皶?,上使侍御史收縛 輔 ,繫掖庭祕(mì)獄,羣臣莫知其故?!惫獾搫?師丹 、太中大夫 谷永 俱上書保 輔 ,極言“旬日之之間,收下祕(mì)獄”之不當(dāng),“其於治親養(yǎng)忠之義,誠不宜幽囚于掖庭獄”。于是“上乃徙繫 輔 共工獄,減死罪一等,論為鬼薪,終於家”。
《漢語大詞典》:配沒
把罪人的家屬發(fā)配為奴隸。北齊書·廢帝紀(jì):“詔諸 元 良口配沒宮內(nèi)及賜人者,并放免?!?span id="atq2n7z"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四年》:“癸酉,置錢監(jiān)於 洛 、 并 、 幽 、 益 等諸州, 秦王 世民 , 齊王 元吉 賜三鑪, 裴寂 賜一鑪,聽鑄錢。自餘敢盜鑄者,身死,家口配沒。”
《漢語大詞典》:轉(zhuǎn)營(轉(zhuǎn)營)
(1).轉(zhuǎn)移軍營。后漢書·吳漢傳:“若不敢來,公轉(zhuǎn)營迫之,須其力疲,乃可擊也?!?br />(2). 明 代責(zé)令罪人的妻女挨次到各個(gè)兵營去受凌辱,稱“轉(zhuǎn)營”。 魯迅 《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四》:“罪人的妻女在那里是并非靜候嫖客的,據(jù) 永樂 定法,還要她們‘轉(zhuǎn)營’,這就是每座兵營里都去幾天,目的是在使她們?yōu)槎鄶?shù)男性所凌辱?!?/div>
《漢語大詞典》:逋罪
逃亡的罪人。 漢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乃神靈之逋罪,下民所同讎?!?/div>
分類:逃亡罪人
《國語辭典》:累紲(纍紲)  拼音:léi xiè
原指拘系犯人的繩索。后比喻監(jiān)獄?!稘h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于是論次其文。十年而遭李陵之禍,幽于累紲?!挂沧鳌缚w紲」。
《國語辭典》:累紲(累紲)  拼音:léi xiè
古代用來拘系犯人的黑繩。后比喻監(jiān)獄?!段倪x。司馬遷。報(bào)任少卿書》:「仆雖怯耎欲茍活,亦頗識(shí)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紲之辱哉!」也作「縲紲」。
《漢語大詞典》:鐵鷹(鐵鷹)
(1).鐵鑄的鷹。傳說地獄中啄罪人之目的猛禽。
(2).比喻飛機(jī)。 李瑛 《綠色信號(hào)起》詩:“戰(zhàn)場的花,天上的花,牽動(dòng)鐵鷹騰云起。”《人民文學(xué)》1978年第9期:“要在保衛(wèi) 延安 時(shí)候,有這么一群鐵鷹,該怎么樣?”
《漢語大詞典》:部索
部署搜索罪人。漢書·外戚傳上·孝宣許皇后:“ 上官桀 謀反時(shí), 廣漢 部索?!?顏師古 注:“﹝部索﹞部分搜索罪人也?!?/div>
《漢語大詞典》:徽繩(徽繩)
徽索。指捆綁罪人的繩索。亦比喻囚禁。 南朝 梁 王僧孺 《辭府箋》:“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貽疵辱,方致徽繩,解籙收簪,且歸初服。”參見“ 徽纆 ”。
《國語辭典》:徽纆  拼音:huī mò
捆綁犯人的繩索。唐。駱賓王〈在獄詠蟬詩。序〉:「仆失路艱虞,遭時(shí)徽纆。」
《漢語大詞典》:髡刑
亦作“髠刑”。 古代一種剃去罪人須發(fā)的刑罰。 漢 焦贛 《易林·復(fù)之坎》:“髠刑受法,終不得釋?!?span id="kiubu70"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王凌傳》“ 凌 舉孝廉,為 發(fā)干 長”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凌 為長,遇事,髡刑五歲,當(dāng)?shù)罀叱?。?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上:“ 司馬遷 《答任少卿書》云:‘其次鬄毛髮,嬰金鐵受辱?!招?,則剃毛髮?!?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五章第二節(jié):“ 戰(zhàn)國 以來有一種髡刑,把罪人須發(fā)剃光。”
《漢語大詞典》:畫服(畫服)
古指罪人之服。 隋 薛道衡 《老氏碑》:“祝網(wǎng)泣辜,深存寬簡,草纓知恥,畫服興慙?!眳⒁姟?畫衣 ”。
分類:罪人
《漢語大詞典》:畫衣(畫衣)
(1).彩繡的衣服。周禮·天官·內(nèi)司服“褘衣”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nóng) 曰:“褘衣,畫衣也。” 唐 曹唐 《漢武帝思李夫人》詩:“迎風(fēng)細(xì)荇傳香粉,隔水殘霞見畫衣。”宋史·禮志十八:“銷金繡畫衣十襲,真珠翠毛玉釵朵各三副?!?br />(2).謂著彩繡衣服。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這時(shí) 眉間尺 正看見一輛黃蓋的大車馳來,正中坐著一個(gè)畫衣的胖子,花白胡子,小腦袋?!?br />(3).古時(shí)罪犯的衣服畫有五刑之象,以示警戒。藝文類聚卷五四引 南朝 梁 任昉 《為梁公請(qǐng)刊改律令表》:“畫衣象服,以致刑厝?!?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畫衣不犯,載酒無冤?!?宋 羅泌 路史·后紀(jì)十一·有虞氏:“是故畫衣異服,而姦不犯其醇。”
《漢語大詞典》:配防
發(fā)配罪人守邊。隋書·刑法志:“﹝ 開皇 ﹞十三年,改徒及流,并為配防。”
《漢語大詞典》:青鬼
佛教語。青色的鬼。在地獄呵責(zé)罪人者。 唐 劉禹錫 《南中書來》詩:“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頭?!?唐 施肩吾 《宿南一上人山房》詩:“青鬼來試人,夜深弄燈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