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制獄(制獄)
(1).斷案。大戴禮記·保傅:“不中於制獄。” 漢 桓寬 鹽鐵論·詔圣:“春秋原罪,《甫刑》制獄?!?唐 元稹 《琵琶歌》:“今春制獄正撩亂,晝夜推囚心似灰?!?br />(2).皇帝特命監(jiān)禁罪人的獄所。新唐書·狄仁杰傳:“會為 來俊臣 所構(gòu),捕送制獄?!?span id="xcq6dj1" class="book">《宋史·張方平傳》:“﹝ 張方平 ﹞嘗薦 軾 為諫官。 軾 下制獄,又抗章為請?!?明 陸粲 《庚巳編·方學(xué)》:“ 江陰 士人 徐經(jīng) 於主文者有夤緣,為 華給事中 昶 所奏,下制獄驗問?!?/div>
《國語辭典》:配所  拼音:pèi suǒ
古代罪犯被流放的地方。如:「荒涼配所令人黯然?!埂肚迨犯?。卷一四三。刑法志二》:「遣軍照滿流年限計算,限滿釋放,聽其自謀生計,并準(zhǔn)在配所入籍為民。」
《國語辭典》:泣罪  拼音:qì zuì
同情、哀矜罪人。南朝梁。簡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漢后流名,是以遠(yuǎn)鑒前史,垂恩獄犴,仁同泣罪,幽比推溝?!?/div>
《國語辭典》:業(yè)火(業(yè)火)  拼音:yè huǒ
佛教稱地獄中燒煮地獄眾生的火。由于這些火都是地獄眾生的惡業(yè)所招引的,故稱為「業(yè)火」。《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卷八:「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yè)火燒乾,上出為鬼?!?/div>
《漢語大詞典》:戮人
受過刑罰的罪人。《商君書·算地》:“故圣人之為治也,刑人無國位,戮人無官任?!?唐 元稹 《論教本書》:“彼 趙高 者,詐宦之戮人也?!?/div>
《漢語大詞典》:袒右
(1).脫去右袖,露出右臂。古代罪人受刑的標(biāo)志。儀禮·鄉(xiāng)射禮“司射適堂西,袒決遂” 唐 賈公彥 疏:“凡事無問吉兇,皆袒左……惟有受刑袒右?!眳⒁姟?袒左 ”。
(2).脫去右袖,露出右臂。古時表示參加起事的標(biāo)志。戰(zhàn)國策·齊策六:“ 王孫賈 乃入市中曰:‘ 淖齒 亂 齊國 ,殺 閔王 ,欲與我誅者袒右?!腥藦恼咚陌偃耍c之誅 淖齒 ,刺而殺之。”漢書·陳勝傳:“乃詐稱公子 扶蘇 、 項燕 ,從民望也。袒右,稱 大楚 ?!?顏師古 注:“袒右者,脫右肩之衣。當(dāng)時取異於凡眾也?!?br />(3). 漢 呂后 死,太尉 周勃 入北軍,“行令軍中曰:‘為 呂氏 右袒,為 劉氏 左袒?!娊宰筇?。” 周勃 遂率兵盡殺 呂 黨。事見史記·呂太后本紀(jì)。后遂以“袒右”表示對舊勢力的擁護(hù)。 李大釗 《新舊思潮之激戰(zhàn)》:“若是公眾袒右你們,那個能夠推倒你們?!?/div>
《漢語大詞典》:袒左
古行禮時,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禮事皆左袒。儀禮·鄉(xiāng)射禮“司射適堂西,袒決遂” 唐 賈公彥 疏:“凡事無問吉兇,皆袒左,是以《士喪》主人左袒,此及《大射》亦皆袒左,不以兇吉相反,惟有受刑袒右。”
《國語辭典》:滿流(滿流)  拼音:mǎn liú
流放罪人以三千里為限,稱為「滿流」?!读砍烧Z注解。刑部》:「流罪以三千里為限,謂之滿流?!?/div>
《漢語大詞典》:戮民
(1).猶戮人。受過刑罰的罪人。莊子·大宗師:“ 孔子 曰:‘ 丘 ,天之戮民也?!?成玄英 疏:“刑戮之人也?!?span id="z61zlcv" class="book">《管子·立政》:“刑餘戮民,不敢服絻,不敢畜連乘車?!?br />(2).指受壓迫、殘害的人。 章炳麟 《中華民國解》:“念烝民之同柢,豈彼回部當(dāng)為戮民?” 梁啟超 《新民說》第十一節(jié):“嗚呼! 中國 人之為戮民久矣!天戮之,人戮之,暴君戮之,污吏戮之,異族戮之?!?/div>
《漢語大詞典》:慶宥(慶宥)
因有吉慶之事而赦宥罪人。南齊書·高帝紀(jì)下:“宸運(yùn)肇制,寳命惟新,宜弘慶宥,廣敷蠲汰。” 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啟》:“伏蒙遠(yuǎn)示,且曰浮謗漸消,況承慶宥,期以振刷?!?/div>
《漢語大詞典》:劍輪(劍輪)
佛教語。阿鼻地獄之一。其間罪人,不斷受利劍的斬截之苦。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鐘銘》:“赦湯鑊於幽途,息劍輪於苦海?!?王琦 注引法苑珠林:“阿鼻地獄有十八劍輪地獄?!?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馬介甫:“天香夜?fàn)k,全澄湯鑊之波;花雨晨飛,盡滅劍輪之火。”
《漢語大詞典》:責(zé)知(責(zé)知)
(1).責(zé)罰包庇罪人、知情不言者。 漢 王符 潛夫論·斷訟:“春秋之義,責(zé)知誅率?!?汪繼培 箋:“后漢書·孔融傳云:‘ 漢 律,與罪人交關(guān)三日以上,皆應(yīng)知情?!础?zé)知’之意?!?br />(2).貶謫到某處做官。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李儀諫官》:“ 賈易 以諫官責(zé)知 懷州 。”
《漢語大詞典》:配邊(配邊)
把罪人或其家屬流放到邊遠(yuǎn)的地方。北齊書·文宣帝紀(jì):“前黃門侍郎 元世寳 、通直散騎侍郎 彭貴平 謀逆,免死配邊?!?清 程含章 《論洋害》:“不許夾帶鴉片……有屯賣大販,即置於法,沒其財產(chǎn)入官,妻拏配邊?!?/div>
《國語辭典》:徽索  拼音:huī suǒ
拘系犯人的繩索。《文選。揚(yáng)雄。解嘲》:「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脅摺髂,免于徽索?!?/div>
《國語辭典》:碾子  拼音:niǎn zi
去除谷物外殼或碾碎谷物的石制器具,由圓形的碾砣和碾盤所組成。
《漢語大詞典》:不孥
亦作“ 不帑 ”。 不懲罰罪人的妻子兒女。孟子·梁惠王下:“昔者 文王 之治 岐 也……罪人不孥?!?趙岐 注:“惡惡止其身,不及妻子也?!?span id="jt4js1u" class="book">《史記·孝文本紀(jì)》:“罪人不帑,不誅無罪?!?裴骃 集解引 蘇林 曰:“刑不及妻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