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化化箋
指粗劣不潔只可供雜用的紙。 宋 陶谷 清異錄·文用:“記余未冠時(shí),游 龍門山 寺,欲留詩,求紙。僧以皺紙進(jìn)。余題大字曰‘化化牋’,還之。僧慚懼躬揖,請(qǐng)其故,答曰:‘紙之麄惡,則供溷材,一化也;丐徒取諸圊厠,積之家,匠買別抄麩麪,店肆收苞果藥,遂成此紙,二化也。故曰化化牋。備雜用,可也;載字畫,不可也;舉以與人,不可之甚也?!?/div>
《國語辭典》:火紙(火紙)  拼音:huǒ zhǐ
一種上面涂硝,易于燃燒的紙。可制成點(diǎn)火用的火媒子或祭拜用的紙錢等。
《國語辭典》:火煤子  拼音:huǒ méi zi
以火紙捻制的細(xì)管狀物,可用來點(diǎn)火?!豆賵?chǎng)現(xiàn)形記》第四一回:「取了一根火煤子,就燈上點(diǎn)著了火,兩只手捧著了水煙袋,坐在那里呼嚕呼嚕吃個(gè)不了?!挂卜Q為「火楣子」、「火捻」、「火紙煤兒」、「火紙筒子」、「紙煤子」、「紙楣子」。
《國語辭典》:楮知白  拼音:chǔ zhī bó
用楮樹皮制的紙。唐人喜以物擬人,因以紙擬人稱「楮知白」。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卷四。紙譜》:「楮知白,……中常侍蔡倫搜訪得之于耒陽,貢于天子?!挂卜Q為「楮先生」。
分類:白色
《漢語大詞典》:楮待制
紙的別名。事物異名錄·文具·紙引 宋 洪林 《文房圖贊》:“ 楮待制 ,名 田 ,字 為良 ,號(hào) 剡溪遺老 ?!?span id="5ckgdkx" class="book">《廣群芳譜·木譜八·楮》引 明 閔文振 《楮待制傳》:“ 楮待制 初名 藤 ,及長為世用,更名 知白 , 會(huì)稽 剡溪 人?!?/div>
分類:
《漢語大詞典》:楮國公(楮國公)
紙的別名。 唐 馮贄 云仙雜記·紙封九錫:“ 稷 又為紙封九錫,拜楮國公, 白州 刺史,統(tǒng)領(lǐng)萬字軍界道中郎將?!?/div>
分類:
《分類字錦》:鋪玉(鋪玉)
梅堯臣 答宋學(xué)士次道寄澄心堂紙百幅詩寒溪浸楮春夜月 敲冰舉簾勻割脂,焙乾堅(jiān)滑若鋪玉,一幅百錢曾不疑。
分類:
《國語辭典》:楮先生  拼音:chǔ xiān shēng
用楮樹皮制的紙。因唐代韓愈作〈毛穎傳〉以物擬人,故稱「紙」為「楮先生」。宋。陸游 村居日飲酒對(duì)梅花醉則擁紙衾熟睡甚自適也詩:「孤寂惟尋曲道士,一寒仍賴楮先生?!挂卜Q為「楮知白」。
分類:
《分類字錦》:云樣(云樣)
楊巨源 酬崔駙馬惠箋百張兼貽四韻詩 百張?jiān)茦觼y花開,七字文頭艷錦回。
分類:
《分類字錦》:當(dāng)策(當(dāng)策)
傅咸紙賦既作契以代結(jié)繩兮,又造紙以當(dāng)策。
分類:
《分類字錦》:楮皮
負(fù)暄雜錄:扶桑國出芨皮紙,今中國惟有桑皮紙,蜀中藤紙,越中竹紙,江南楮皮紙。
分類:
《分類字錦》:勻碧
陸游 初夏幽居詩 古紙硬黃臨晉帖,矮箋勻碧錄唐詩。
分類:采色
《分類字錦》:絹紙(絹紙)
蘇軾書鄭君乘絹紙:仆謫居黃州,鄭元輿君乘亦官于黃。一日,以此紙一軸求仆書,云:有故人孟陽,酷好君書,屬予多為求之。仍出孟君書數(shù)紙。其人亦善用筆,落筆灑然,雖仆何以加之。鄭君言其意勤甚,殆不可不許。后數(shù)日,適會(huì)中秋,仆與客飲江亭,醉甚,乃作此數(shù)紙,時(shí)元豐四年也。明日視之,乃絹也。然古者本謂絹紙,近世失之云。
分類:
《漢語大詞典》:褚先生
(1).指 漢 褚少孫 。史記·三代世表:“ 張夫子 問 褚先生 曰:‘言 契 、 后稷 皆無父而生。今案諸傳記咸言有父,父皆 黃帝 子也,得無與謬乎?’” 司馬貞 索隱:“ 褚先生 名 少孫 , 元 成 間為博士。”
(2). 唐 韓愈 《毛穎傳》:“ 穎 與 絳 人 陳玄 、 弘農(nóng) 陶泓 及 會(huì)稽 褚先生 友善,相推致,其出處必偕?!卑?, 韓 文以筆硯紙擬人為說,后遂以“褚先生”為紙的別稱。
分類:筆硯
《分類字錦》:橫簾(橫簾)
洞天清祿集:北紙用橫簾造,紙紋必橫,又其質(zhì)松而厚,謂之側(cè)理紙。桓溫問王右軍求側(cè)理紙是也。南紙用豎簾,紋必豎,若二王真跡,多是會(huì)稽豎紋竹紙。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