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7詞典 2分類詞匯 285
共287,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限約
家約
常檢
闌出
誡約
脩整
約敕
束水
羈制
檢制
貶退
遁逸
禁住
委制
尺繩
《漢語大詞典》:限約(限約)
限制約束。新唐書·楊瑒傳:“國家啟庠序,廣化導(dǎo),將有以用而勸進之。有司為限約以黜退之,欲望俊乂在朝,難矣?!?宋 王令 《題滿氏申申亭》詩:“丈人疏高喜自適,去不限約來無時。門無賓僚車馬絶,室有幾杖衣冠敧?!?/div>
《漢語大詞典》:家約(家約)
用以約束家人的規(guī)矩。史記·貨殖列傳:“ 任公 家約,非田畜所出弗衣食,公事不畢則身不得飲酒食肉。以此為閭里率,故富而主上重之?!?/div>
《漢語大詞典》:常檢(常檢)
尋常的約束。指小節(jié)。魏書·崔接傳:“容貌魁偉,放邁自高,不拘常檢?!?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劉希夷:“飲酒至數(shù)斗不醉,落魄不拘常檢。”
《漢語大詞典》:闌出(闌出)
(1).無憑證擅自出邊關(guān)。后泛指不受約束,擅自出疆界。史記·汲鄭列傳:“愚民安知市買 長安 中物而文吏繩以為闌出財物于邊關(guān)乎?” 裴駰 集解:“ 應(yīng)劭 曰:‘闌,妄也。律, 胡 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出關(guān)。雖於京師市買,其法一也?!?瓚 曰:‘無符傳出入為闌?!?span id="daab1om" class="book">《漢書·匈奴傳上》:“ 漢 使 馬邑 人 聶翁壹 間闌出物與 匈奴 交易。”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私出塞交易?!?span id="ukrrpzf" class="book">《宋史·太宗紀(jì)一》:“詔: 河 南吏民不得闌出邊關(guān)侵撓略奪,違者論罪。” 清 戴名世 《〈辦苗紀(jì)略〉序》:“ 苗 故嗜殺好劫掠,至是忿怒,遂闌出為邊患,往往執(zhí)兵民,要金帛贖取。”
(2).謂任意刪除應(yīng)有的內(nèi)容。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王茂傳〉有潘妃事:“ 東昏侯 潘玉兒 自縊事……但當(dāng)入 潘 傳中,乃 潘 則無傳,而反敘於《王茂傳》,闌入闌出,全非史法?!?/div>
《漢語大詞典》:誡約(誡約)
告誡約束。舊唐書·岑文本傳:“唯召見 文昭 ,嚴(yán)加誡約,亦卒無愆過?!?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卷十五:“ 老子 大悲,憫其愚昧,為説權(quán)教,隨機誡約?!?/div>
分類:告誡約束
《漢語大詞典》:脩整
(1).檢點,約束。 漢 劉向 列女傳·齊女傅母:“傅母見其婦道不正,諭之云……子之質(zhì)聰達于事,當(dāng)為人表式,儀貌壯麗,不可不自脩整。”
(2).嚴(yán)謹(jǐn)。三國志·吳志·孫權(quán)步夫人傳:“內(nèi)教脩整,禮義不愆?!?span id="ivwa7g6" class="book">《新唐書·韋陟傳》:“然家法脩整,敕子 允 就學(xué),夜分視之,見其勤,旦日問安,色必怡;稍怠則立堂下不與語?!?br />(3).猶整齊。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五:“西南側(cè)城有 神馬寺 ,樹木脩整?!?/div>
《漢語大詞典》:約敕(約敕)
亦作“約勅”。亦作“ 約飭 ”。 約束誡飭。漢書·游俠傳·原涉:“子獨不見家人寡婦邪?始自約敕之時,意乃慕 宋伯姬 及 陳孝婦 ?!?span id="kbadinp" class="book">《后漢書·徐穉傳》:“ 漢 末寇賊從橫,皆敬 胤 禮行,轉(zhuǎn)相約勑,不犯其閭?!?宋 蘇軾 《杭州召還乞郡狀》:“到獄即欲不食求死,而先帝遣使就獄有所約敕,故獄吏不敢別加非橫?!?span id="rgq8q4m" class="book">《明史·朱英傳》:“約飭將士,毋得張賊聲勢?!?/div>
分類:約束
《漢語大詞典》:束水
(1).帶狀的水流。 唐 駱賓王 《過故宋》詩:“池文斂束水,竹影漏寒叢?!?顏文選 注:“束水,束帶之水也?!?br />(2).控制水勢;約束水勢。 明 潘季馴 《河議辯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兩岸,則必直刷乎河底?!?明 袁宏道 《由水溪至水心崖記》:“乃就船,又十餘里,至 新湘溪 。眾山束水,如不欲去?!?/div>
《漢語大詞典》:羈制(羈制)
約束,控制。 唐 司空圖 《王縱追述碑》:“羈制權(quán)豪,保安封守?!?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唐書·竇靜傳》:“分其土地,析其部落,使其權(quán)弱勢分,易為羈制?!?宋 葉適 《上孝宗皇帝札子》:“虜知其不可以羈制中原久矣?!?/div>
分類:約束控制
《漢語大詞典》:檢制(檢制)
約束節(jié)制。后漢書·陳俊傳:“﹝ 陳俊 ﹞撫貧弱,表有義,檢制軍吏,不得與郡縣相干,百姓歌之?!?span id="isptsww" class="book">《新唐書·李峴傳》:“﹝ 李峴 ﹞頓首帝前,極言其惡,帝悟,稍加檢制, 輔國 由是讓行軍司馬,然深銜 峴 ?!?清 曾國藩 《葛寅軒先生家傳》:“先生幼而端重,動止異於常兒,長而益自檢制,終日危坐,言笑不妄?!?/div>
《漢語大詞典》:貶退(貶退)
(1).貶降,黜退。漢書·魏相傳:“考案郡國守相,多所貶退?!?span id="wi36sx6" class="book">《隋書·鄭譯傳》:“因謂 譯 曰:‘貶退已久,情相矜愍?!?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一節(jié):“推進忠賢,貶退奸逆。”
(2).約束,退讓。南史·陳顯達傳:“ 顯達 建武 世心懷不安,深自貶退,車乘朽敗,導(dǎo)從鹵簿皆用羸小?!?span id="kw43h41" class="book">《北史·齊紀(jì)中·顯祖文宣帝》:“而帝善自晦跡,言不出口,恒自貶退,言咸順從,故深見輕,雖家人亦以為不及?!?/div>
《漢語大詞典》:遁逸
亦作“遯逸”。
(1).避世隱居。《楚辭·遠(yuǎn)游》:“形穆穆以浸遠(yuǎn)兮,離人羣而遁逸?!?王逸 注:“遁去風(fēng)俗,獨隱存也?!?span id="vhd14kj" class="book">《晉書·李重傳》:“外無希世之容,內(nèi)全遁逸之節(jié)?!?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眇遯逸於人羣,長寄心於云霓?!?宋 蘇舜欽 《投匭疏》:“且遁逸之士,不示見聞,今陛下垂詔而雜舉之,是欲使之自見聞也。”
(2).退走;逃走。梁書·侯景傳:“賊黨大喜,告 景 曰:‘西師懼吾之強,必欲遁逸,不擊,將失之?!?宋 葉適 《故吏部侍郎劉公墓志銘》:“自兵起,鹽商不敢行,傳言虜且犯 通 泰 ,而提舉官相繼遯逸,鹽利大乏?!?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下:“役吏反牌,以遁逸為報?!币嘀赶?。 何其芳 《黃昏》:“我又曾有一些寂寞的光陰,在幽暗的窗子下,在長夜的爐火邊,我緊閉著門而它們?nèi)匀欢菀萘??!?br />(3).散失;遺漏。 宋 葉適 《〈巽巖集〉序》:“凡實録、正史、官文書,無不是正,就一律也;而又家録、野記,旁互參審,毫髮不使遁逸,邪正心跡,隨卷較然?!?br />(4).放縱;不可約束。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於野心矣。”
《漢語大詞典》:禁住
亦作“ 禁駐 ”。 制約;約束;制住。宋書·劉景素傳:“候廢帝出行,因眾作難,事克奉 景素 。 景素 每禁駐之,未欲怱怱舉動?!?span id="yieazaf" class="book">《全元散曲·滿庭芳》:“若是孔方兄到來,便禁住俺娘乖?!?span id="apn9vws" class="book">《紅樓夢》第六五回:“再加方纔一席話,直將二人禁住?!?/div>
分類:制約約束
《漢語大詞典》:委制
(1).歸順并接受約束。國語·越語下:“上天降禍於 越 ,委制於 吳 ?!?韋昭 注:“委,歸也?!?br />(2).委托別人治理。尸子卷下:“ 張子 之背腫,命 竘 治之。謂 竘 曰:‘背非吾背也,任子制焉?!沃煊?。 竘 誠善治疾也, 張子 委制焉。夫身與國亦猶此也,必有所委制然后治矣?!?/div>
《漢語大詞典》:尺繩(尺繩)
本指工匠量長短、較曲直的工具,引申為約束,拘囿。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蓋去古法愈遠(yuǎn),而倜儻跅弛之士,其不諧尺繩於科目,受羈馽於銓曹者,少得以自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