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7詞典 2分類詞匯 285
共287,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自恣
收使
管教
放蕩
束身
約己
禁約
律己
相命
裁制
自檢
約禮
發(fā)舒
放肆
檢束
《國語辭典》:自恣  拼音:zì zì
佛教用語:(1)隨意。《彌沙塞五分戒本》:「是比丘不受,后自恣請,為好故,往至居士、居士婦所,作是言:『為我辦如是衣直?!弧?2)指佛教僧團每年結(jié)夏安居的最后一天。因那一天會舉行懺悔集會,請人隨意揭發(fā)自己的過失?!赌虾<臍w內(nèi)法傳》卷二:「凡夏罷歲終之時,此日應名『隨意』。即是隨他于三事之中,任意舉發(fā)說罪、除愆之義,舊云『自恣』者,是義翻也?!?/div>
《漢語大詞典》:收使
約束使用。管子·任法:“明王之所恒者二,一曰明法而固守之,二曰禁民私而收使之?!?尹知章 注:“謂以法收斂而使之?!?/div>
分類:收使約束
《國語辭典》:管教  拼音:guǎn jiào
保證使得、定得。《董西廂》卷五:「紅娘姊姊且寧耐,是俺當初堅意,這好事終在。一句句唱了,須管教伊喝采。」也作「管交」。
《國語辭典》:管教  拼音:guǎn jiao
約束與教導?!段拿餍∈贰返谝凰幕兀骸缸詮乃烁赣H去世,老太太管教尤嚴?!?/div>
《國語辭典》:放蕩(放蕩)  拼音:fàng dàng
行為不加檢束?!度龂?。卷一。魏書。武帝紀》:「太祖少機警,有權(quán)數(shù),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yè),故世人未之奇也?!挂沧鳌阜爬恕?。
《國語辭典》:束身  拼音:shù shēn
1.裹身。唐。裴铏《昆崙奴》:「請深青絹兩匹,為郎君制束身之衣?!埂肚迤缴教迷挶尽B尻柸钟洝罚骸更S羅抹額,污驂皂羅袍光,袖繡團花,黃金甲束身。」
2.自縛其身,表示順從、歸降?!痘茨献?。人間》:「然衛(wèi)君以為吳可以歸駭骨也,故束身以受命?!埂读簳?。卷三一。列傳。袁昂》:「建康城平,昂束身詣闕,高祖宥之不問也。」
3.約束自身,不使踰越。宋。王禹偁 右衛(wèi)將軍秦公墓志銘:「諸郡守長,于蒼黃中侵取官財,用以封植,后皆自敗,并伏其辜;惟公束身而歸,毫釐無取?!?/div>
《漢語大詞典》:約己(約己)
約束自己。后漢書·應奉傳:“ 和帝 時為 河南 尹、將作大匠,公廉約己,明達政事。”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苦心約己,以行無益之事,鏤冰刻朽,終無必成之功?!?唐 司空圖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夫約己裕人,招懷必信,推誠體國,嫌釁自平。”
《漢語大詞典》:禁約(禁約)
(1).禁止約束;管束。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金雞:“萬人競就金雞柱下取少土,云佩之日利,數(shù)日間遂成坑,所司亦不禁約?!?span id="lybo010" class="book">《水滸傳》第一一○回:“如今倒出榜文,來禁約我等,不許入城?!?span id="a1sv1dz" class="book">《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將兩個兒子禁約在衙中,不許他出外游蕩?!?span id="l2cjhzg" class="book">《紅樓夢》第五八回:“ 薛姨媽 只不過照管他姊妹,禁約的丫鬟輩,一應家中大小事務也不肯多口?!?br />(2).指禁止某些事物的條規(guī)。 明 楊慎 《文字之衰》:“文之古者 左氏 國語, 宋 人以為衰世之文,今之科舉以為禁約。” 清 龍啟瑞 《何雨人家傳》:“與 蔣君 議捐助,設守備,申禁約,違者治以法?!?/div>
《國語辭典》:律己  拼音:lǜ jǐ
約束自己。如:「律己甚嚴」。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寧波宗太守湘文,律己愛民,政聲卓著。」
《國語辭典》:相命  拼音:xiàng mìng
算命,占卜命運。如:「寺廟門口常有許多相命的攤子?!?/div>
《國語辭典》:裁制  拼音:cái zhì
1.規(guī)畫。《新唐書。卷一八五。王徽傳》:「復興殿寢,裁制有宜,即奉表請帝東還?!?br />2.斟酌決定?!盾髯印M踔啤罚骸竿跽咧荣x政事,財萬物,所以養(yǎng)萬民也」句下唐。楊倞。注:「等賦,賦稅有等,所以為等賦及政事裁制萬物,皆為養(yǎng)人,非貪利也?!?br />3.制止、遏抑?!度龂尽>硭乃?。蜀書。姜維傳》:「每欲興兵大舉,費袆常裁制不從?!?/div>
《國語辭典》:裁制(裁製)  拼音:cái zhì
裁剪制作。如:「這件衣服是由母親親自為我裁制的。」
《漢語大詞典》:自檢(自檢)
自我檢點約束。 唐 李翱 《與淮南節(jié)度使書》:“以恤養(yǎng)為心,以戢豪吏為務,以法令自檢,以知足自居。” 明 唐順之 《王思東像贊》:“尊酒竹石者,其所以自放而為逸也,詩書禮法者,其所以自檢而為儒也?!?span id="xfd1u15" class="book">《剪燈新話·令狐生冥夢錄》:“既讀儒書,不知自檢,敢為狂辭,誣我官府。”
《漢語大詞典》:約禮(約禮)
(1).用禮約束自己。語本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清 惲敬 《讀〈孟子〉二》:“ 孔子 之教,曰博文,曰約禮,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br />(2).簡化禮制。資治通鑒·漢安帝建光元年:“ 孝文 定約禮之制, 光武皇帝 絶告寧之典,貽則萬世,誠不可改。”
《漢語大詞典》:發(fā)舒(發(fā)舒)
(1).猶放縱;任意妄為。史記·陳涉世家:“客出入愈益發(fā)舒,言 陳王 故情…… 陳王 斬之?!?span id="q011m0u" class="book">《明史·佞倖傳·逯杲》:“ 杲 益發(fā)舒,勢出 達 上。”
(2).擴散;發(fā)散。漢書·梁王劉立傳:“ 永始 中,相 禹 奏 立 對外家怨望,有惡言。有司案驗,因發(fā)淫亂事,奏 立 禽獸行,請誅。太中大夫 谷永 上疏曰:‘……案事者乃驗問惡言,何故猥自發(fā)舒?’” 宋 范成大 《問天醫(yī)賦》:“燥剛以發(fā)舒,酸苦以涌洩,杵臼無停鳴,鐺鼎不暇滌。”《宋史·樂志十一》:“維莫之春,五陽發(fā)舒。日之夕矣,三星在隅?!?br />(3).猶言立功揚名,得志顯達。 明 袁宏道 《壽李母曹太夫人八十序》:“蓋天下唯至翕生至張,山以翕為體,而夭喬以蕃為用。故唯母之凝結(jié),乃 獻夫 之所以發(fā)舒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素秋:“居三年,公子又下第。 恂九 大為扼腕,奮然曰:‘榜上一名,何遂艱難若此……今見大哥不能發(fā)舒,不覺中熱,十九歲老童,當效駒馳也?!?br />(4).抒發(fā);發(fā)泄。 明 方孝孺 《與訥齋先生》:“辱書惠……驚喜交至,若接晤言,而書辭懇惻,上昭國恩,次述先美,穆乎仁義之發(fā)舒,自非積諸中者深且厚,何能至是乎?” 清 劉大櫆 《與左君書》:“謹撰序文以往,聊用發(fā)舒其懷念之情?!?章炳麟 《與劉光漢書》:“今者奉教君子,吾道因以不孤,積年鬱結(jié),始一發(fā)舒,勝得清酒三升也?!?李大釗 《現(xiàn)在與將來》:“他們的現(xiàn)在,不是他們的人生,是他們發(fā)舒獸欲的機會?!?br />(5).指闡發(fā)。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六章:“他從沒有把這常識發(fā)舒出來,引證到事實上,更不必說影響他人了?!?br />(6).猶高昂,亢奮。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督撫·秦中丞:“既訐上官得志,意氣益發(fā)舒,人多畏惡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數(shù)日榜放,生竟領(lǐng)薦, 王 下第……俄, 餘杭 生至,意氣發(fā)舒,曰:‘盲和尚,汝亦啖人水角耶?今竟何如?’”
(7).猶放達。明史·周忱傳:“歷 宣德 、 正統(tǒng) 二十年間,朝廷委任益專。兩遭親喪,皆起復視事。 忱 以此益發(fā)舒,見利害必言,言無不聽?!?span id="1xtgnqs" class="book">《明史·鄭一鵬傳》:“ 一鵬 性伉直,居諫垣中最敢言……時諸臣進言多獲譴,而 一鵬 間得俞旨,益發(fā)舒言事?!?br />(8).猶言無約束。明史·徐階傳:“會問 階 知人之難。 階 對曰:‘大奸似忠,大詐似信。惟廣聽納,則窮兇極惡,人為我攖之……即不實,小者置之,大則薄責而容之,以鼓來者。’帝稱善。言路益發(fā)舒?!?span id="fxfh5of" class="book">《明史·申時行傳》:“及 居正 卒, 張四維 、 時行 相繼柄政,務為寬大……而言路為 居正 所遏,至是方發(fā)舒?!?br />(9).指花展開。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養(yǎng)蘭訣》:“草木經(jīng)夏,焦灼之后,必得此一番濃厚露氣,濡養(yǎng)兩月,方得含膏孕秀,以待來春發(fā)舒。”
(10).猶施展。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二:“ 魏 湯 二尚書敭歷槐棘,多所發(fā)舒?!?br />(11).猶言充分發(fā)展。 孫中山 《〈民報〉發(fā)刊詞》:“十八世紀之末,十九世紀之初,專制仆而立憲政體殖焉。世界開化,人智益蒸,物質(zhì)發(fā)舒,百年鋭于千載。”
《國語辭典》:放肆  拼音:fàng sì
放縱任意、毫無顧忌?!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二:「越加放肆,自謂得意?!埂都t樓夢》第七三回:「近因鳳姐姐身子不好,幾日園內(nèi)的人比先放肆了許多?!?/div>
《國語辭典》:檢束(檢束)  拼音:jiǎn shù
1.檢點約束。唐。韓愈感春〉詩四首之二:「近憐李杜無檢束,爛漫長醉多文辭?!埂段饔斡洝返诙兀骸复蟊娐労簦琶z束,整衣向前。」
2.一種施于軍官的懲罰。除作戰(zhàn)訓練及差勤外,不得外出;其時間為一日以上、三十日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