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7詞典 2分類詞匯 285
共287,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束物
約要
申束
禁檢
拴縛
鉗籋
捆兒
驕敬
矜制
節(jié)度
蕩蕩
自已
顛狂
束縛
拘束
《漢語大詞典》:束物
約束。《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仁義所以全身,亦所以亡身。然而先賢玉摧於前,來哲攘袂於后,豈非天懷發(fā)中,而名教束物者乎?” 李周翰 注:“豈非自出天性之懷,發(fā)於中心,而名教拘束使至於此也。”物,一本作“ 拘 ”。
分類:約束
《漢語大詞典》:約要(約要)
約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於是自謂 陶朱公 。復(fù)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shí)轉(zhuǎn)物,逐什一之利?!?漢 劉向 新序·善謀下:“天下黔首約要之民無不憂者?!?/div>
分類:約束
《漢語大詞典》:申束
約束。《詩·衛(wèi)風(fēng)·有孤》“之子無帶” 漢 鄭玄 箋:“帶所以申束衣?!?span id="lyaroqw"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董昭傳》:“ 奉 少黨援,將獨(dú)委質(zhì)。鎮(zhèn)東、 費(fèi)亭 之事,皆 奉 所定。又聞書命申束,足以見信?!?/div>
分類:約束
《漢語大詞典》:禁檢(禁檢)
禁止;約束。三國志·魏志·鍾會(huì)傳:“ 會(huì) 于是禁檢士眾不得鈔略?!?span id="ltq1bmj" class="book">《晉書·愍懷太子遹傳》:“太子至 許 ,遺妃書曰……自為太子以來,敕見禁檢,不得見母。”宋書·劉粹傳:“宜結(jié)要誓,共相禁檢?!?/div>
分類:禁止約束
《國語辭典》:拴縛(拴縛)  拼音:shuān fú
1.裍束?!端疂G傳》第六一回:「討了十輛太平車子,喚了十個(gè)車夫,四五十拽車頭口,把行李裝上車子,行貨拴縛完備?!埂度龂萘x》第一三回:「楊奉曰:『可解馬韁繩接連,拴縛帝腰,放下船去。』」
2.用話欺壓人?!缎咽酪鼍墏鳌返谄呔呕兀骸肝液纤猩趺雌だp紙裹的帳么?你開口只拴縛著人?!?/div>
《漢語大詞典》:鉗籋
控制;約束。漢書·異姓諸侯王表“箝語燒書” 唐 顏師古 注:“ 晉灼 曰:‘ 許慎 云:箝,籋也?!?晉 説是也。謂箝籋其口,不聽妄言也,即所謂禁耦語者也。箝音其占反,籋音躡?!?/div>
分類:控制約束
《國語辭典》:裍兒(綑兒)  拼音:kǔn ér
一束稱為「一裍兒」。如:「他把甘蔗一裍兒一裍兒的往車上搬?!挂卜Q為「捆子」。
分類:約束
《漢語大詞典》:驕敬(驕敬)
約束。驕,通“ 矯 ”。 馬王堆 漢 墓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蘇秦謂齊王章(四)》:“是故臣以王令甘 薛公 ,驕敬三 晉 ,勸之為一,以疾功 秦 ,必破之?!闭硇〗M注:“驕敬當(dāng)讀為矯檠……‘矯檠三 晉 ’是約束三 晉 的意思?!?/div>
《漢語大詞典》:矜制
猶約束。新唐書·李憲傳:“長喜儒,以禮法自矜制?!?/div>
分類:約束
《國語辭典》:節(jié)度(節(jié)度)  拼音:jié dù
1.節(jié)氣。《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分陰陽,建四時(shí),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諸紀(jì),皆系于斗?!?br />2.法度。《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心解分劑,不復(fù)稱量,煮熱便飲,語其節(jié)度,舍去輒愈?!?br />3.指揮、調(diào)度?!逗鬂h書。卷四七。班超傳》:「帝知超忠,……令邑詣超受節(jié)度?!?br />4.職官名。三國吳所設(shè),掌管軍糧。
5.節(jié)度使的簡稱。參見「節(jié)度使」條。
《國語辭典》:節(jié)度使(節(jié)度使)  拼音:jié dù shǐ
職官名。唐代所設(shè),掌管一道或數(shù)州的軍民要政,當(dāng)時(shí)事權(quán)甚重。宋以為虛銜,元廢。簡稱為「節(jié)度」、「節(jié)使」。
《國語辭典》:蕩蕩(蕩蕩)  拼音:dàng dàng
1.廣大。《論語。泰伯》:「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2.平坦、平易。《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不偏不黨,王道蕩蕩?!?br />3.法度廢壞的樣子?!对娊?jīng)。大雅。蕩》:「蕩蕩上帝,下民之辟。」
《國語辭典》:蕩蕩(盪盪)  拼音:dàng dàng
1.浮誇不實(shí)的樣子。《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如系風(fēng)捕景,終不可得?!?br />2.法度廢壞的樣子。如:「版版蕩蕩」。
《漢語大詞典》:自已
猶自止。抑制或約束自己。宋書·范泰傳:“厚德無報(bào),授令路絶,此老臣兼不能自已者也。”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后序》:“丞相居政府,親舊或在館閣,多有亡詩逸史、 魯 壁 汲 冢所未見之書,遂盡力傳寫,浸覺有味,不能自已?!?明 張居正 《謝御筆大書疏》:“臣等每侍幃幄,輒欣仰欽服,不能自已。” 清 姚鼐 《方正學(xué)祠重修建記》:“后人每讀其傳,尤為慷慨悲泣而不能自已。”
《漢語大詞典》:顛狂(顛狂)
(1).精神病名。也指精神病人的狂亂表現(xiàn)。《黃帝甲乙經(jīng)·十二經(jīng)脈絡(luò)脈支別下》:“其病氣逆,則喉痺瘁瘖,實(shí)則顛狂,虛則足不收脛枯?!?唐 李冗 獨(dú)異志卷中:“ 后漢 明帝 楊后 ,花面美色,有顛狂病,發(fā)則殺人。唯內(nèi)傅 孟召 為文哀怨,后每讀之,顛狂輒醒。” 清 袁枚 新齊諧·沈姓妻:“安未半刻,又作哭聲曰:‘汝擒我孫去,我在此亦能索汝命?!援咁嵖袢绻省!?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在極度的緊張中,他幾乎像顛狂了一般?!?br />(2).舉止狂亂貌。 唐 杜甫 《江畔獨(dú)步尋花七絕句》之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大平詔書》:“他若自驅(qū)陷阱者,鍊食洋煙最顛狂?!?康濯 《東方紅》第七章五:“放水的日子, 孟虎堂 簡直顛狂瘋傻得戳開兩個(gè)大巴掌,把 李炳臣 左右死死扠住,噴著唾沫,直對他嘶聲喜嚷。”
(3).形容放浪不受約束。 唐 姚合 《寄王度》詩:“顦顇 王居士 ,顛狂不稱時(shí)。” 宋 劉過 《憶鄂渚》詩:“空餘 黃鶴 舊題詩,醉筆顛狂驚 李白 ?!?明 高啟 《謝廬山宋隱君寄惠所制墨》詩:“但學(xué)顛狂如 醉旭 ,頭髮可濡秋未禿?!?br />(4).激烈動(dòng)蕩貌。 唐 張鷟 游仙窟:“當(dāng)時(shí)腹里顛狂,心中沸亂?!?元 無名氏 《衣襖車》第一折:“恰便似顛狂飛柳絮,我則見紛紛的剪鵝毛。”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這陣大風(fēng)不知壞了多少船隻,直顛狂到日落時(shí)方息?!?/div>
《國語辭典》:束縛(束縛)  拼音:shù fú
1.纏繞裍綁?!秶Z。齊語》:「于是莊公使束縛以予齊使,齊使受之而退?!埂度龂萘x》第五一回:「只見女墻邊虛搠旌旗,無人守護(hù),又見軍士腰下各束縛包裹?!?br />2.拘束、限制。如:「他終于打破禮教的束縛,勇敢的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呂氏春秋。季春紀(jì)。論人》:「意氣宣通,無所束縛,不可收也。」
《國語辭典》:拘束  拼音:jū shù
1.不自由、不自在?!都t樓夢》第三二回:「他在上頭拘束慣了,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處去頑頑逛逛?!?br />2.拘謹(jǐn)、不活潑?!稌x書。卷八○。王羲之傳》:「覽其筆蹤拘束,若嚴(yán)家之餓隸。」
3.管束限制。《晉書。卷五三。憫懷太子傳》:「殿下誠可及壯時(shí)極意所欲,何為恒自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