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方軌(方軌)  拼音:fāng guǐ
兩車并行。《史記。卷六九。蘇秦傳》:「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比行?!埂段倪x。張衡。西京賦》:「方軌十二,街衢相經(jīng)?!?/div>
《漢語大詞典》:檢正(檢正)
(1).端正的操行。晉書·陳輿傳:“ 輿 雖無檢正,而有力致?!?br />(2).檢驗(yàn)核正。《宋書·律歷志上》:“如 和 所對,直以意造,率短一寸,七孔聲均,不知其皆應(yīng)何律。調(diào)與不調(diào),無以檢正?!?span id="dumjb2t" class="book">《新唐書·高儉傳》:“由是詔 士廉 與 韋挺 、 岑文本 、 令狐德棻 責(zé)天下譜諜,參考史傳,檢正真?zhèn)??!?br />(3). 宋 官名。 宋 葉適 《上殿札子》:“今自檢正、都司、六部列屬以及寺監(jiān),皆綱目之所在也?!?span id="rogi6kh"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年》:“詔檢正,累降指揮,申嚴(yán)行在﹝下﹞,於是遂罷諸路類試?!眳⒁姟?檢正官 ”。
《漢語大詞典》:檢正官(檢正官)
宋 代官名。中書省、門下省皆置,掌糾正省務(wù)。 熙寧 三年始置,旋罷, 建炎 、 紹興 間屢置屢罷。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二:“中書檢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給楷書一人,録凈而已?!?span id="rtgdaik" class="book">《宋史·高宗紀(jì)四》:“丙午,復(fù)置中書門下省檢正官。”參閱宋史·職官志一。
《國語辭典》:端然  拼音:duān rán
1.正直、不傾倚的樣子。《荀子。非十二子》:「其容憨,儉然恀然,輔然端然。」
2.居然。《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將息至一月之后,端然好了,太尉夫人不勝之喜?!?/div>
《漢語大詞典》:端重
(1).端莊穩(wěn)重。 宋 歐陽修 《跋〈李西臺(tái)書〉》:“ 李公 為人端重清方。”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胡四娘:“諸姊妹皆呼之貴人以嘲笑之;而 四娘 端重寡言,若罔聞之?!?曹禺 《日出》第二幕:“一個(gè)十分瘦弱的女人,舉止端重,衣服不甚華麗?!?br />(2).端正凝重。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 弇州 舊藏漢書,得之 吳中 陸太宰 家, 宋 板 宋 楮,字畫端重,是 趙文敏 故物?!?/div>
《國語辭典》:正德  拼音:zhèng dé
1.端正德行?!稌?jīng)。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埂蹲髠?。襄公二十八年》:「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br />2.年號(hào):(1)明朝武宗的年號(hào)(西元1506~1521)。(2)宋朝時(shí)西夏崇宗的年號(hào)(西元1127~1134)。
《漢語大詞典》:脩脩
(1).鳥羽尾疲敝貌。詩·豳風(fēng)·鴟鸮:“予羽譙譙,予尾脩脩?!?br />(2).端正整齊貌。荀子·儒效“脩脩兮其用統(tǒng)類之行也?!?楊倞 注:“脩脩,整齊之貌?!?三國 魏 甄皇后 《塘上行》:“邊地多悲風(fēng),樹木何脩脩?!?唐 盧綸 《太白西峰偶宿》詩:“巖壑樹脩脩,白云如水流?!?明 何景明 《擬古詩》之四:“壘壘 北邙山 ,松柏何脩脩?!?清 黃鷟 《述別敘懷送何黼候之任階州》詩之三:“初冬景物佳,巖菊猶脩脩。”
(3).修長美好貌。 宋 梅堯臣 《蘇子美竹軒和王勝之》詩:“誰憐脩脩影,只畏寒日過?!?宋 楊萬里 《宿楊塘店》詩:“路旁松桂只十年,如今脩脩舊小小?!?br />(4).謹(jǐn)飭貌。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淄水:“林之際則繩坐疏班,錫鉢閒設(shè),所謂脩脩釋子、眇眇禪棲者也?!?br />(5).象聲詞。多形容風(fēng)雨之聲。 唐 姚合 《渚上行》:“微風(fēng)屢此來,決決復(fù)脩脩?!?前蜀 貫休 《送薛侍郎貶峽州司馬》詩:“花落扁舟香冉冉,草侵公署雨脩脩。” 宋 楊萬里 《張丞相詠歸亭》詞之一:“若將游兮物之初,野風(fēng)兮脩脩?!?金 邊元鼎 《村舍》詩之二:“墻外青山半在樓,山村盡晚雨脩脩。” 清 朱彝尊 《同諸君圣安寺餞曹檢討宜溥》詩:“列席亭槐陰,日午風(fēng)脩脩。”
《漢語大詞典》:端靜
端正沉靜。南史·后妃傳下·陳后主沈皇后:“后性端靜,有識(shí)量,寡嗜欲,聰敏強(qiáng)記,涉獵經(jīng)史,工書翰?!?宋 蘇軾 《乞擢用程遵彥狀》:“而端靜之士,雖有過人之行,應(yīng)務(wù)之才,又皆藏器待時(shí),恥於自獻(xiàn),朝廷莫得而知之?!?span id="gt6w6xl" class="book">《清史稿·選舉志二》:“於 上海 添設(shè)外國語言文字學(xué)館,選近郡年十四歲以下、資稟穎悟、根器端靜之文童,聘西人教習(xí)。”
分類:端正沉靜
《國語辭典》:正定  拼音:zhèng dìng
佛教用語。八正道的第八支。謂修習(xí)四禪八定。《雜阿含經(jīng)》卷一八:「復(fù)問舍利弗:『有道有向,修習(xí)多修習(xí)斷此縛耶?』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弧?/div>
《國語辭典》:命道  拼音:mìng dào
命運(yùn)。元。曾瑞〈端正好。一枕夢魂驚套。滾繡毬〉曲:「時(shí)與命道不合,我和他氣不和,皆前定并無差錯(cuò)?!挂沧鳌该帧?、「命限」。
《漢語大詞典》:肅物(肅物)
(1).謂待人接物嚴(yán)肅端正。舊唐書·良吏傳下·薛玨:“ 建中 初,上分命使臣黜陟官吏,使 淮南 李承 以 玨 楚州 之去煩政簡,使 山南 趙贊 以 玨 硤州 之廉清,使 河南 盧翰 以 玨 之肅物,皆以陟狀聞,加中散大夫,賜紫?!?br />(2).猶言摧殘萬物。指深秋肅殺之氣使草木凋謝。 宋 張商英 《護(hù)法論》:“上世雖有三武之君,以徇邪惡下臣之請,鋭意剪除,既廢之后,隨而愈興,猶霜風(fēng)之肅物也,亦暫時(shí)矣?!?/div>
《國語辭典》:正派  拼音:zhèng pài
稱人的品行端正?!独蠚堄斡浂帯返诹兀骸高@兩個(gè)姑子皆是正派不過的人,與我都極投契。」
《漢語大詞典》:正立
端正地站立。禮記·曲禮上:“遭先生於道,趨而進(jìn),正立拱手?!?span id="nqia5hz" class="book">《論語·鄉(xiāng)黨》:“車升,必正立,執(zhí)綏?!?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成帝紀(jì)贊》:“ 成帝 善修容儀,升車正立,不內(nèi)顧,不疾言,不親指?!?/div>
《漢語大詞典》:正志
(1).正確的思想。荀子·解蔽:“壹于道則正,以贊稽物則察;以正志行察論,則萬物官矣?!?br />(2).正當(dāng)?shù)闹鞠颉?span id="sbtbnpx" class="book">《漢武帝內(nèi)傳》:“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師,遂欲毀其正志?!?元 袁裒 《求志賦》:“求正志之所藴兮,庶無忝於祖武?!?br />(3).端正志向。 宋 張載 《正蒙·三十》:“以 孔子 之圣而下學(xué)於困,則其蒙難正志,圣德日躋,必有人所不及知而天獨(dú)知之者矣。”
《漢語大詞典》:端謹(jǐn)(端謹(jǐn))
端正謹(jǐn)飭。北史·恩幸傳·王仲興:“ 仲興 幼而端謹(jǐn),以父任,早給事左右,累遷越騎校尉?!?span id="0v1yq5w" class="book">《舊唐書·孝友傳·裴敬彝》:“ 敬彝 少聰敏,七歲時(shí)能屬文,性又端謹(jǐn),宗族咸重之?!?明 宋濂 《題〈唐太宗哀冊文〉后》:“至其小楷,極端謹(jǐn)有法?!?/div>
《國語辭典》:端肅(端肅)  拼音:duān sù
端正嚴(yán)肅?!段饔斡洝返诙兀骸钙兴_正與捧珠龍女在寶蓮池畔扶欄看花,聞報(bào),即轉(zhuǎn)云巖,開門喚入。大圣端肅皈依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