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八王日
擱稻
秋孛轆
熱審
芟秋
《國語辭典》:八王日  拼音:bā wáng rì
廿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合稱「八王日」。《法苑珠林。卷一○五。受戒篇。八戒部。功能》:「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謂八王日。天地諸神陰陽交代,故名八王日?!?/div>
《國語辭典》:擱稻(擱稻)  拼音:gē dào
立秋之后,稻田不添水,曝曬十幾天,稱為「擱稻」。
《漢語大詞典》:秋孛轆(秋孛轆)
宋 時 吳 方言,謂立秋日鳴雷。 宋 范成大 《秋雷嘆》“立秋之雷損萬斛, 吳 儂記此占年穀”自注:“ 吳 諺云:秋孛轆,損萬斛。謂立秋日雷也。”
分類:立秋
《漢語大詞典》:熱審(熱審)
明 清 時規(guī)定每年小滿后十日起,至立秋前一日止(立秋在六月內者以七月一日止)以天氣炎熱,凡流徙、笞杖,例從減等處理,稱為“熱審”。其制始于 明 永樂 二年,初止決遣輕罪,命出獄聽候。至 成化 時始有重罪矜疑,輕罪減等,枷號疏放諸例。 清 代沿襲。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小人因他熱審時節(jié),哭訴其冤。”明史·舒化傳:“四年熱審,請釋纍臣 鄭履淳 、 李芳 ;及朝審,又請釋 李已 ,皆得宥。”清史稿·世祖紀二:“﹝十年五月﹞庚辰,定熱審例?!?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即比以九幽十八獄,恐亦有過之無不及,而賊 滿 人方行其農忙停訟、熱審減刑之假仁假義以自飾?!眳㈤?span id="mumphjm" class="book">《明史·刑法志二》。
《國語辭典》:芟秋  拼音:shān qiū
立秋以后,在農地上鋤草、松土,使作物早熟,防止雜草生長,稱為「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