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7
詞典
6
分類詞匯
11
共17,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詞典
立異
求新立異
矯情立異
標奇立異
標新立異
矜奇立異
分類詞匯
樹異
同異
同塵
矯情
矯俗
瓦合
巧遲
矯異
工遲
《國語辭典》:
立異(立異)
拼音:
lì yì
1.抱持相異的意見或態(tài)度。《南史。卷四五。崔慧景傳》:「崔護軍威名既重,乃誠可見,既已唇齒,忽中道立異。」
2.故意表示和人不同。如:「標新立異」。
分類:
立異
背離
態(tài)度
看法
《國語辭典》:
求新立異(求新立異)
拼音:
qiú xīn lì yì
力求新穎奇異,以與他人不同?!端逄蒲萘x》第三四回:「眾美人亦因煬帝留心裙帶,便個個求新立異蠱惑他,博片刻之歡?!?/div>
分類:
力求
新穎
奇異
他人
《國語辭典》:
矯情立異(矯情立異)
拼音:
jiǎo qíng lì yì
故意違反常情,以表示自己的超凡脫俗。如:「他的矯情立異,使得他在人群中顯得特別突兀?!?/div>
分類:
故意
違反
反常
常情
自己
超凡
脫俗
《國語辭典》:
標奇立異(標奇立異)
拼音:
biāo qí lì yì
獨創(chuàng)新意,與眾不同。如:「每個人都這么說,這么做,偏你一個人標奇立異,難怪人家要說你的不是了!」
分類:
獨創(chuàng)
創(chuàng)新
新意
與眾不同
《國語辭典》:
標新立異(標新立異)
拼音:
biāo xīn lì yì
創(chuàng)立新奇的名目或主張,以表示與眾不同。《隋唐演義》第三一回:「但今作者,止取體艷句嬌,標新立異而已,原沒甚骨力規(guī)則?!挂沧鳌笜诵骂I(lǐng)異」、「標新取異」。
分類:
標新立異
獨到
見解
《國語辭典》:
矜奇立異(矜奇立異)
拼音:
jīn qí lì yì
誇耀奇特,標榜新異。如:「對一個標榜與眾不同的人而言,言行矜奇立異,實不足為怪?!?/div>
分類:
標新立異
《漢語大詞典》:
樹異(樹異)
立異。 清
鈕琇
《
觚賸·石言
》
:“端方是尚,樸雅為經(jīng),間標新而樹異,有象物以賦形?!?/div>
分類:
立異
《國語辭典》:
同異(同異)
拼音:
tóng yì
1.同與不同。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史傳》:「然紀傳為式,編年綴事,文非泛論,按實而書,歲遠則同異難密,事積則起訖易疏,斯固總會之為難也?!固?。
韓愈
〈
寄盧仝
〉詩:「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br />2.戰(zhàn)國時惠施提出的學(xué)說。認為事物中存在著小同異和大同異兩種。每類事物都有共同的性質(zhì),此即大同;但每類事物中不同的種屬又各有自己共同的性質(zhì),是為小同。從類上推,萬物皆同歸屬于一大類,而自種屬下求,以至于物體本身,又都其特點,是以事物之間的差別是相對而非絕對的。
分類:
異議
差異
時名
異志
名家
立異
觀點
叛亂
見解
惠施
提出
名辯
辯論
論題
為事
存在
和大
大同
《國語辭典》:
同塵(同塵)
拼音:
tóng chén
如灰塵一般的混雜在一起。語本《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贡扔骰焱诹魉?,不標新立異?!段倪x。左思。吳都賦》:「載漢女于后舟,追晉賈而同塵?!?/div>
分類:
同路
謂如
混同
灰塵
萬物
同行
混雜
一體
塵俗
異物
不立
立異
混一
統(tǒng)一
《國語辭典》:
矯情(矯情)
拼音:
jiǎo qíng
1.違反常情,表示高異的風(fēng)格?!逗鬂h書。卷八三。逸民傳。高鳳傳。論曰》:「或高棲以違行,或疾物以矯情。」《老殘游記》第八回:「他臨走到底將這袍子留下,未免太矯情了?!?br />2.掩飾真情?!端螘>硪?。武帝本紀上》:「今方是玄矯情任算之日,必將用我輩也?!?/div>
《國語辭典》:
矯情(矯情)
拼音:
jiǎo qing
人的性情倔強、任性。如:「這個人真矯情,動不動就耍小性子?!?/div>
分類:
矯情
掩飾
方言
真情
常情
立異
找麻煩
《國語辭典》:
矯俗(矯俗)
拼音:
jiǎo sú
1.矯正世俗?!逗鬂h書。卷二○。祭遵傳》:「矯俗厲化,卓如日月?!?br />2.故意立異違俗?!独蠚堄斡洝返诹兀骸改隳谴彵究梢圆粨u,何必矯俗到這個田地呢!」
分類:
矯正
故意
正世
世俗
立異
《國語辭典》:
瓦合
拼音:
wǎ hé
破瓦相合,雖聚而不齊。比喻烏合之眾。《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序》:「陳涉起匹夫,驅(qū)瓦合謫戍,旬月以王楚?!?/div>
分類:
臨時
卓然
盒子
湊合
立異
眾人
人相
相合
《漢語大詞典》:
巧遲(巧遲)
語本
《孫子·作戰(zhàn)》
。指用兵弄巧立異,反而造成行動遲緩。
《文選·張協(xié)〈雜詩〉之七》
:“巧遲不足稱,拙速乃垂名。” 李周翰 注:“兵權(quán)不尚巧遲,尚拙速也。”
分類:
用兵
弄巧
立異
反而
造成
成行
行動
遲緩
《漢語大詞典》:
矯異(矯異)
(1).抑制差別。 北周
劉璠
《雪賦》
:“既奪朱而成素,實矯異而為同。”
(2).故意與眾不同;有意立異。 明
李東陽
《成國莊簡公挽詩》
序:“﹝ 莊成國 ﹞為文溫言和氣,誠心直道,不為矯異詭激之行?!?清
李漁
《閑情偶寄·居室·房舍》
:“性又不喜雷同,好為矯異。” 清
章學(xué)誠
《
文史通義·說林
》
:“人心不同,如其面也。 張甲 述 李乙 之言,而聲容笑貌,不能盡為 李乙 ,豈矯異哉?”
分類:
故意
抑制
與眾不同
有意
立異
《漢語大詞典》:
工遲(工遲)
語本
《
孫子·作戰(zhàn)
》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痹赣帽从信闪愊萦诔志枚靡嬲摺:笠浴肮みt”指用兵因持重謹慎而造成的緩慢。
《
三國志·魏志·王基傳
》
:“兵聞拙速,未覩工遲之久?!?span id="ymz5aik" class="book">《
晉書·閔王承傳
》:“兵聞拙速,不覩工遲?!?span id="pnprygx" class="book">《
新唐書·韋挺傳
》:“帝不悅曰:‘兵寧拙速,無工遲。我明年師出, 挺 乃度它歲運,何哉?’”
分類:
用兵
未有
弄巧
立異
陷于
持久
得益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