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0
詞典
4
分類詞匯
36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祇 → 只祇祗衹秪秖”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40,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詞典
神祇
神祗
一路神祇
先神祇
分類詞匯
神道
玄祇
四海
白簡
懷柔
誠感
上訴
交神
祖配
桂旗
郊祠
《國語辭典》:
神祇
拼音:
shén qí
天神與地祇。泛指神明。唐。李朝威《柳毅傳》:「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祇豈宰殺乎?」《西游記》第七回:「將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祇,會同五方揭諦,居住此山監(jiān)押?!?/div>
分類:
神祇
天神
司中
神靈
與地
地神
司命
雨師
裴骃
馬融
《高級漢語詞典》:
神祗
神指天神,祗指地神。泛指神明
《漢語大詞典》:
一路神祇
謂同伙的人。意含譏諷。
《金瓶梅詞話》
第十五回:“﹝ 祝日念 ﹞因指著 應(yīng)伯爵 、 謝希大 説道:‘這兩個天殺的,和他都是一路神祇?!?/div>
分類:
同伙
譏諷
《漢語大詞典》:
先神祇
祖宗的神靈。
《
墨子·天志中
》
:“ 紂 越厥夷居,不肯事上帝,棄厥先神祇不祀?!?/div>
分類:
祖宗
神靈
《國語辭典》:
神道
拼音:
shén dào
1.墓前的道路?!稘h書。卷六八?;艄鈧鳌罚骸柑蛉孙@改光時所自造塋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闕,筑神道,北臨昭靈,南出承恩?!?br />2.自然造化的道理。泛指天理、天道?!抖鲙肪砥撸骸高@畜生腸肚惡,全不合神道。著言廝間諜、忒奸狡。」
3.神祇。元。馬致遠(yuǎn)《岳陽樓》第一折:「小二哥,你供養(yǎng)的是一尊甚么神道。」《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正月十八日,鐵溪里的神道出現(xiàn)。滿城人家,家家都要關(guān)門躲避?!?/div>
分類:
神道
神祇
神明
墓道
俗語
神術(shù)
神靈
了不起
神行
鬼神
賜福
本領(lǐng)
降災(zāi)
精神
神妙
莫測
強(qiáng)悍
《漢語大詞典》:
玄祇
猶神祇。指天神、地祇。
《
梁書·武帝紀(jì)上
》
:“德格玄祇,功均造物。”
《
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九·陳太廟舞辭
》
:“道周經(jīng)緯,功格玄祇?!?/div>
分類:
神祇
天神
地祇
《國語辭典》:
四海
拼音:
sì hǎi
1.古代認(rèn)為中國四周環(huán)海,因而稱四方為「四?!埂7褐柑煜赂魈??!稌?jīng)。禹貢》:「四海會同,六府孔修?!埂段宕菲皆?。晉史。卷上》:「皇帝傾國來救敬瑭之急,四海之人,皆服皇帝信義。」
2.中醫(yī)上指髓海、血海、氣海、水谷之海的總稱。
《國語辭典》:
四海
拼音:
sì hai
稱人的性情豪爽慷慨?!督鹌棵贰返谄呋兀骸改憷先思也恢缃裰?、知縣相公來往,好不四海,結(jié)識人寬廣?!埂段拿餍∈贰返谝话嘶兀骸高@位四海兄是浦東絲廠里的總帳房,最愛朋友,為人極其四海?!?/div>
分類:
四海
中醫(yī)
神祇
醫(yī)學(xué)
全世界
四鄰
天下
人氣
中國
氣派
各處
族居
為人
居住
全國
四境
性情
有海
地域
豪爽
環(huán)繞
交游
氣海
方位
廣泛
《國語辭典》:
白簡(白簡)
拼音:
bái jiǎn
1.彈劾的奏章?!稌x書。卷四七。傅玄傳》:「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簡,整簪帶,竦踴不寐,坐而待旦?!埂段倪x。任昉。奏彈曹景宗文》:「謹(jǐn)奉白簡以聞云云。」
2.祭告諸神祇的書札。唐。
陸龜蒙
和襲美傷開元觀顧道士
詩:「多應(yīng)白簡迎將去,即是朱陵鍊更生?!?/div>
分類:
白簡
白色
玉簡
彈劾
道教
官員
祭告
奏章
神祇
文書
《國語辭典》:
懷柔(懷柔)
拼音:
huái róu
以溫和的手段使遠(yuǎn)方的人來歸附。《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quán)傳》:「君宣導(dǎo)休風(fēng),懷柔百越,是用錫君朱戶以居。」
分類:
懷柔
帝王
祭祀
山川
招來
神祇
籠絡(luò)
安撫
外國
少數(shù)民族
等為
《漢語大詞典》:
誠感(誠感)
謂精誠感動神祇,因而出現(xiàn)奇跡。
《
晉書·束晳傳
》
:“ 太康 中,郡界大旱, 晳 為邑人請雨,三日而雨注,眾謂 晳 誠感,為作歌。”
《
南史·劉歊傳
》
:“母每疾病,夢 歊 進(jìn)藥,及翌日轉(zhuǎn)有間効,其誠感如此。” 唐
孫逖
《太子右庶子王公神道碑》
:“公克葬之日,雷雨頓歇於通衢;反虞之際,靈芝或生於靈寢。神明昭格,姻族嗟稱,此又孝妻孝子之誠感也。”
分類:
精誠
感動
神祇
因而
奇跡
《國語辭典》:
上訴(上訴)
拼音:
shàng sù
1.向神明、官府、上級陳述。漢。
班固
東都賦
:「故下人號而上訴,上帝懷而降監(jiān),乃致命乎圣皇。」唐。
杜甫
〈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元氣淋漓障猶濕,真宰上訴天應(yīng)泣?!?br />2.法律上指不服第一審法院的判決,而向上一級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改判。
分類:
上訴
法律
法律名詞
神祇
君王
訴訟
當(dāng)事人
官府
不服
訴說
法院
冤情
第一審
判決
裁定
《漢語大詞典》:
交神
謂與神祇相接。
《漢書·郊祀志下》
:“ 文王 以之,交神于祀,子孫千億。”
《
漢書·韋玄成傳
》
:“議者又以為
《清廟》
之詩言交神之禮無不清靜。”
分類:
神祇
相接
《漢語大詞典》:
祖配
古代祭祀。供饗神祇時,以祖先配祀。
《
晉書·禮志上
》
:“丙寅, 武皇帝 設(shè)壇場于南郊,柴燎告類于上帝,是時尚未有祖配?!?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郊配》
:“自此孟春祈穀,孟冬祀神州,季秋大饗明堂,用宣祖配?!?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817537' target='_blank'>《金史·樂志上》:“赫赫上帝,臨監(jiān)禋祀,居然來歆,昭答祖配?!?/div>
分類:
祖配
祭祀
神祇
祖先
先配
《國語辭典》:
桂旗
拼音:
guì qí
系上桂花的旗子。多系于神祇車上?!冻o。屈原。九歌。山鬼》:「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div>
分類:
神祇
《漢語大詞典》:
郊祠
古帝王在郊外祭天地神祇。
《
史記·封禪書
》
:“﹝天子﹞封 泰山 下東方,如郊祠 太一 之禮?!?span id="bcwngap" class="book">《
后漢書·樊儵傳
》:“﹝ 樊儵 ﹞與公卿雜定郊祠禮儀,以讖記正‘五經(jīng)’異説?!?span id="1oculgy" class="book">《
魏書·崔浩傳
》:“每至郊祠,父子并乗軒軺,時人榮之?!?/div>
分類:
古帝
帝王
在郊
郊外
外祭
祭天
天地
地神
神祇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