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8詞典 1分類詞匯 137
《漢語大詞典》:實(shí)信(實(shí)信)
(1).確實(shí)的消息。《水滸傳》第四一回:“俺聽知哥哥在 江州 為事吃官司,我們弟兄商議定了,正要來劫牢,只是不得個實(shí)信。”《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花關(guān)索出身傳》:“爺不須煩惱,交(教)人出去莊前見個實(shí)信?!?趙樹理 《邪不壓正》四:“我說到這年邊了,不得個實(shí)信,過著年也心不安,不如來打聽打聽!”
(2).確實(shí)相信。 姚雪垠 《長夜》二七:“那些半懂事不懂事的孩子們實(shí)信了他的允諾,快活得亂蹦亂跳。”
(3).真實(shí)可靠。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採訪極廣,務(wù)求實(shí)信?!?/div>
《漢語大詞典》:踐實(shí)(踐實(shí))
(1).踏實(shí),切實(shí)。 宋 朱熹 《齋居感興》詩之十四:“捷徑一以開,靡然世爭趨。號空不踐實(shí),躓彼榛棘途?!?br />(2).確實(shí),實(shí)在。 清 媧石女氏 《吊國民慶祝滿政府之立憲》:“嗚呼!昔也踐實(shí)之專制,今則空名之立憲。”
《國語辭典》:的信  拼音:dí xìn
確實(shí)的消息。《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就在廟里打了中火,遣人四下蹤跡縣尉,并無的信?!?/div>
《漢語大詞典》:按實(shí)(按實(shí))
(1).查考實(shí)情;查驗(yàn)確實(shí)。《楚辭·九章·惜往日》:“弗省察而按實(shí)兮,聽讒人之虛辭?!?span id="fhpht6b"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五》:“若獄空或斷絶,則御史按實(shí)以聞?!?清 章學(xué)誠 文史通義·永清縣志闕訪列傳序例:“或如應(yīng)酬膚語,或如案牘文移,泛填排偶之辭,閒雜帖括之句,循名按實(shí),開卷茫然?!?span id="pnkwo72"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六》:“先是, 康熙 間,巡撫 曹申吉 已入祠,至是以阿附 吳三桂 按實(shí),奪之?!?br />(2).按照事實(sh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然紀(jì)傳為式,編年綴事,文非泛論,按實(shí)而書?!?/div>
《漢語大詞典》:著落(著落)
(1).猶安排;安置。《元典章·刑部十八·孛蘭奚》:“本省去都四千餘里,誠恐沿路瘦損倒死……若不早為著落,歲月既久,死損更多?!?br />(2).確實(shí)的根據(jù);可靠的來源。 清 薛雪 一瓢詩話:“及觀其所作,比近體不過稍增幾句不工不緻不 唐 不 宋 之語,尋繹其所擬何人,究無著落?!?br />(1).猶下落。 元 楊暹 《西游記·導(dǎo)女還裴》:“我道將甚么為信,他便與了我這箇手帕。從頭一都道,恁孩兒便知著落?!?span id="le1qnuw" class="book">《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巡檢一頭行,一頭哭:‘我妻不知著落!’”《孽?;ā?/span>第十五回:“ 彩云 看完,又驚又喜,喜的是寶簪有了著落?!?br />(2).猶安排;安置。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長老﹞就把箱籠東西,叫人著落停當(dāng)?!?許政揚(yáng) 校注:“著落,這里是安頓、置放的意思?!?清 李漁 《慎鸞交·棄歸》:“如今死的便死了,還有一箇活的,留在那邊,不伶不俐,叫我怎生著落他?”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希兄于便中向 蔡先生 一談,或能由商務(wù)館得一較確之消息,非必急于入館,但欲早得著落,可無須向別處奔波覓不可靠之飯啖耳?!?br />(3).猶歸宿。 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凱宴》:“大的女兒,已許了 戚 家,二女尚無著落?!?冰心 《寄小讀者》十三:“母親!縱使你在萬里外,寫到‘母親’兩個字在紙上時,我無主的心,已有了著落。” 丁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四:“她們說到她的年齡,說到她沒父母的可憐,唉,看起來長得很好,也穿得不錯,就沒有人疼,到現(xiàn)在還沒個著落,缺一個婆家?!?br />(4).確實(shí)的根據(jù);可靠的來源。朱子語類卷七:“凡天下之物,須是就實(shí)事上説,方有著落?!?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赤手回鈞旨,空拳繳令旗,錢糧無著落,常例不曾虧。”《老殘游記》第三回:“這 金線泉 相傳水中有條金線…… 老殘 便作揖請教這‘金線’二字有無著落?!?茅盾 《微波》:“那一年的教育經(jīng)費(fèi)沒有著落,縣里發(fā)了教育公債?!?br />(5).猶責(zé)成;歸屬。指定某人或某機(jī)構(gòu)負(fù)責(zé)辦好某件事。《水滸傳》第五七回:“一個是金眼彪 施恩 ,原是 孟州 牢城 施管營 的兒子,為因 武松 殺了 張都監(jiān) 一家人口,官司著落他家追捉兇身,以此連夜挈家逃走在江湖上?!?span id="xzxz2qn" class="book">《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數(shù)日前 邵太尉 庫內(nèi)封記鎖押俱不動,又無地穴得入,平空不見了五十錠大銀。見今著落 臨安府 捉賊人?!?span id="ehzlo0q" class="book">《紅樓夢》第一○一回:“説是大舅太爺?shù)奶澘眨締T已故,應(yīng)著落其弟 王子勝 、侄兒 王仁 賠補(bǔ)?!?span id="ur7h26p" class="book">《老殘游記》第十八回:“前半截的容易差使我已做過了,后半截的難題目,可要著落在 補(bǔ)殘先生 身上了。”
《漢語大詞典》:亶時(亶時)
誠善,確實(shí)好。《詩·大雅·生民》:“上帝居歆,胡臭亶時?!?馬瑞辰 通釋:“亶時,猶云誠善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87401' target='_blank'>《儀禮·士冠禮》:“旨酒既清,嘉薦亶時?!?/div>
《國語辭典》:足足  拼音:zú zú
1.非常充足?!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冈捳f蕭云仙奉著將令,監(jiān)督筑城,足足住了三四年,那城方才筑的成功?!埂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敢?yàn)檎埥踢@王太史的事多,足足談了兩個鐘頭,才端茶送客?!?br />2.擬聲詞。形容雌鳳鳴叫的聲音。漢。王充《論衡。講瑞》:「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
《漢語大詞典》:詳覈(詳覈)
亦作“ 詳核 ”。
(1).詳細(xì)考核。后漢書·王符傳:“詳覈厥能,則鮮及中人?!?span id="cphugdf" class="book">《陳書·傅縡傳》:“凡相酬對,隨理詳覈?!?鄭逸梅 《南社叢談·南社社友事略·吳梅》:“乃取古今雜劇傳奇,博覽詳核?!?br />(2).詳細(xì)確實(shí)。《世說新語·方正》“未敢聞命”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注:“按 郭頒 , 西晉 人,時世相近,為《晉魏世語》,事多詳覈。” 元 陳仁子 《〈夢溪筆談〉序》:“辨譌正謬,纂録詳核?!?清 阮元 《〈鄭氏得墓圖〉跋》:“職方事實(shí),見 李清 、 王心湛 、 杭世駿 所撰三傳,而 杭 傳為最詳核?!?/div>
《國語辭典》:劃一(劃一)  拼音:huà yī
1.一致、統(tǒng)一。如:「價格劃一」、「品質(zhì)劃一」。也作「畫一」。
2.吳語。指確實(shí)、果然?!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一回:「劃一!今早奴進(jìn)城格辰光,倒說有兩三起攔輿喊冤格呀!」《海上花列傳》第五二回:「先生小姐要嫁人,容易得勢,陸里一個好末就嫁撥仔陸里一個,自家去揀末哉。故歇聽耐說華老爺,倒劃一為難?!?/div>
《漢語大詞典》:審然(審然)
(1).明白無誤。 漢 王充 論衡·藝增:“聞一增以為十,見百益以為千,使夫純樸之事,十剖百判,審然之語,千反萬畔?!?br />(2).猶果然;確實(shí)是這樣。隋書·天文志上:“ 王生 又云:‘遠(yuǎn)故視之圓?!魧徣徽?,月初生之時及既虧之后,何以視之不圓乎?” 明 陸垹 《簣齋雜著·仁字說》:“仁人者,謂上等人也,愚謂審然,則仁為絶德矣?!?/div>
《漢語大詞典》:的語(的語)
真話;確實(shí)的話。 明 邵璨 《香囊記·尋兄》:“昨日有一個軍士在門首求乞……説你哥哥死在軍中了。[外]他是那里人,定不是的語?!?/div>
《國語辭典》:直直  拼音:zhí zhí
1.筆直不彎曲。如:「沿著這條路直直走,就可以到郵局?!?br />2.坦白、真實(shí)?!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一:「你快說,何道賽兒躲在那里?直直說,不關(guān)你事。」
3.眼神呆滯、失神。如:「他兩眼直直地瞅著那個人,木然地不說一句話?!埂都t樓夢》第五七回:「無耐寶玉發(fā)熱事猶小可,更覺兩個眼珠兒直直的起來,口角邊津液流出,皆不知覺?!?br />4.整整的、連續(xù)不斷的。如:「他趴在書桌上,直直睡了一上午?!?br />5.副詞,真正;確實(shí)。《西游記》第三四回:「當(dāng)時大王將寶貝付與我們,教拿孫行者;今行者既不曾拿得,連寶貝都不見了。我們怎敢去回話,這一頓直直的打死了也!」
《國語辭典》:翔實(shí)(翔實(shí))  拼音:xiáng shí
詳細(xì)且確實(shí)?!赌鲜?。卷五九。王僧孺?zhèn)鳌罚骸负笃鹣毯投暌灾劣谒危鶗⒔韵鑼?shí)。」也作「詳實(shí)」。
《國語辭典》:的耗  拼音:dí hào
確實(shí)可靠的消息?!洞笏涡瓦z事。貞集》:「傳聞聞九弟已遭縶縛,五國已滅,未見的耗;若神有靈,容我一占以見?!?/div>
《漢語大詞典》:良然
猶果然。確實(shí)如此。史記·淮陰侯列傳論:“ 太史公 曰:‘吾如 淮陰 , 淮陰 人為余言, 韓信 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余視其母冢,良然?!?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六·墓樹:“ 張君 又云:‘ 韓城 有 蘇屬國 、 司馬子長 二墓, 蘇 墓樹枝皆南向, 司馬 墓樹枝皆北向?!?yàn)之,良然?!?/div>